水位波动和包埋深度对Myriophyllum oguraense Miki subsp.yangtzense D. Wang芽体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水位波动和包埋深度对Myriophyllum oguraense Miki subsp.yangtzense D. Wang芽体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有关包包埋度对植物影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陆生植物中,相对而言,水生植物中研究较少。包埋可能是影响水生植物幼体萌出和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但是,大部分研究都关注包埋和水位对种子的萌发和幼体萌出影响,却很少研究同样是重要繁殖体的鳞芽。同时,尽管选择水位变化作为影响水生植物分布和生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开展的研究很多,但是有关水位和包埋综合作用对水生植物繁殖体萌出和早期生长影响的研究依然很欠缺。澳古狐尾藻亚种东方狐尾藻(Myriophyllum oguraense Miki subsp.yangtzense D.Wang)一般生长于长江下游流域。它通常在十月下旬到十二月这段时间形成鳞芽。从母体上脱离后,鳞芽保持休眠一直到来年春天的萌发。因此,我们选择长江下游流域优势沉水植物东方狐尾藻在户外水池中种植,检验包埋和水位对其幼体萌出和早期生长的影响。芽体包埋于0,2,4,6厘米深度装有未消毒的塑料盆中,水位设置分别为0,15和60厘米。为了研究包埋深度和水位对东方狐尾藻幼体萌出和早期生长的影响,我们主要针对不同包埋和水位下东方狐尾藻鳞芽的最终命运以及水位和包埋与幼体萌出之间是否相关两个问题开展了研究,结果如下:1.幼体萌出率明显与包埋深度负相关(r=-0.926,p<0.001),但与水位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r=-0.089,p>0.05)。幼体萌出率在泥面(0cm)时最高,但每个水位都随着包埋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在4厘米和6厘米时幼体萌出率较低,特别是6厘米时相当低,仅有1到2株萌出。在0厘米,4厘米,6厘米包埋时,不同水位下的萌出率差异性并不显著;但是在2厘米包埋时,0厘米水位下的萌出率明显高于15厘米和60厘米水位下的萌出率。2.幼体高度明显受包埋深度(F=199.880,p<0.001)和水位的影响(F=311.896,p<0.001,见表1),但是幼体生物量受水位影响(F=81.870,p<0.001,见表1)而不受包埋深度的影响(F=2.669,p>0.05)。幼体生物量和幼体高度都在0厘米水位下最高(最大值分别为(0.0653g和7.95cm)。所有水位下幼体高度均随包埋深度的加深而减小,但是幼体生物量并不呈现出这种趋势。幼体高度在深的包埋下最高而在浅的包埋下最低,同时所有包埋下幼体生物量随水位上升而下降。然而,水位和包埋的交互作用并不影响幼体生物量和幼体高度(F=1.711,p>0.05;F=1.582,p>0.05)。3.地下茎生物量比、地上茎生物量比、根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都明??包埋深度(F=99.565,p<0.001;F=21.631,p<0.001;F=18.890,p<0.001;F=58.166,p<0.001)和水位变化的影响(F=5.594,p<0.01;F=47.979,p<0.001;F=24.870,p<0.001;F=10.139,p<0.001)。在每一水位下,根生物量比、地上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随着包埋增加而下降,但是地下茎生物量比随之增加。在每一包埋中,随着水深增加,地下茎生物量比增加,但根生物量比、地上茎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呈现不规则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水位和包埋综合作用对水生植物繁殖体萌出和早期生长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狐尾藻属植物对环境因子影响下植物芽体的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在进一步研究水生植物芽库动态等方面,该实验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环境因子(水位变化、包埋深度)对植物生长及其萌发的影响
  • 1.1.1 水位变化对水生植物影响的研究
  • 1.1.2 包埋深度对植物影响的研究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方法和材料
  • 2.1 芽体取样和栽培
  • 2.2 幼体萌出和生物量测量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和分析
  • 3.1 幼体萌出
  • 3.2 幼体大小
  • 3.3 生物量分配
  • 4 讨论
  • 4.1 包埋深度对幼体萌出的影响
  • 4.2 包埋深度对幼体大小的影响
  • 4.3 包埋深度对幼体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4.4 水位对幼体萌出、幼体大小和幼体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3例漏斗胸的Wang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4)
    • [2].洪水巨灾债券及其定价的实证研究——基于Wang两因素模型对我国洪水债券定价的分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1(03)
    • [3].基于Wang双因素变换的公私合作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5(03)
    • [4].基于双因素Wang转换方法的长寿风险债券定价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04)
    • [5].基于Wang两因素模型的台风巨灾债券定价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 2013(03)
    • [6].17例孤立纵膈肿大淋巴结Wang氏针盲法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06)
    • [7].考虑检验误差的Kapur & Wang质量损失改进模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8].Study on Pollination Biolog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J]. Medicinal Plant 2012(09)
    • [9].Lee-Carter框架下基于Wang变换的生存债券定价研究[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03)
    • [10].Fmoc保护氨基酸与Wang树脂的缩合反应[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09)

    标签:;  ;  ;  ;  ;  

    水位波动和包埋深度对Myriophyllum oguraense Miki subsp.yangtzense D. Wang芽体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