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ON的可控组播研究

基于EPON的可控组播研究

论文摘要

EPON(Ethernet-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接入网新技术,接入网是承载宽带业务的关键环节,对于EPON环境下可控组播技术的研究是极具意义的。光网络技术在骨干网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然而在地位同等重要的接入网部分,世界各地ISP采用的传统接入网技术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以支持视频点播、互动游戏或双向视频会议等这样的业务,“最后一公里”依然是大容量骨干网和局域网之间的瓶颈所在,为了提供足够的带宽,要求ISP尽快部署新技术。EPON技术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成本低,应用普遍、技术成熟、易于管理和光网络提供巨大带宽的优点,受到ISP的广泛关注。以上特性为EPON网络承载IPTV这种需要对数据接收方进行限定的组播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结合在XXXX公司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小组实习所做的工作,对EPON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可控主播技术及其应用展开了讨论,以IPTV业务为例,提出了在EPON环境下开展可控组播业务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该方案涉及的应用层模块:首先对接入网以及IP层组播技术的概况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EPON承载可控组播业务的优势和国内外相关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其次对EPON的相关技术和体系结构等背景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紧接着对在IP层来实现可控组播的优点和面临的困难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在EPON环境下实现可控组播业务,内容安全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以IPTV业务为例,阐述XXXX公司提出的通过应用层+MAC层来实现EPON环境下可控组播业务替代在IP层通过对组播数据进行加密和鉴权实现组播数据可控性的方案,并提出了其改进方案;最后对该改进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应用层相关模块的实现。本文提出的EPON环境下的可控组播方案经过XXXX公司产品验证,能够广泛应用到EPON接入网相关的付费组播业务,为新一代接入网承载可控组播业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和贡献
  • 第二章 EPON系统概述
  • 2.1 接入网现状及发展
  • 2.1.1 ADSL
  • 2.1.2 CATV
  • 2.1.3 "第一公里"的演进
  • 2.2 无源光网络(PON)
  • 2.2.1 PON接入网的优势
  • 2.2.2 PON技术比较
  • 2.3 EPON的部署结构
  • 2.4 EPON的数据传输
  • 2.4.1 上行方向数据传输
  • 2.4.2 下行方向数据传输
  • 2.5 EPON仿真兼容IEEE802.3
  • 2.5.1 点到点仿真功能
  • 2.5.2 仿真的最终方案
  • 2.6 多点控制协议
  • 2.6.1 MPCP协议提出
  • 2.6.2 MPCP的帧结构
  • 2.6.3 MPCP帧消息类别
  • 2.7 EPON系统软件架构
  • 2.8 小结
  • 第三章 EPON对可控组播业务的承载
  • 3.1 组播概述
  • 3.1.1 组播简介
  • 3.1.2 阻碍IP组播发展的因素
  • 3.2 组播内容的安全性
  • 3.2.1 网络层组播技术面临的问题
  • 3.2.2 可控组播业务控制点与复制点的选择
  • 3.3 组播协议简介
  • 3.3.1 组播协议的组成
  • 3.3.2 IGMP协议原理分析
  • 3.3.3 IGMP snooping和IGMP proxy
  • 3.4 EPON中组播内容安全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EPON可控组播业务方案设计
  • 4.1 EPON可控组播方案
  • 4.2 MAC层方案(基于ONU UNI端口转发)
  • 4.2.1 方案描述
  • 4.2.2 存在的问题
  • 4.3 MAC层改进方案(基于VLAN转发)
  • 4.3.1 方案描述
  • 4.3.2 VLAN功能的支持
  • 4.3.3 实现流程描述
  • 4.3.4 OLT的组播控制功能
  • 4.3.5 ONU的组播控制功能
  • 4.4 应用层方案
  • 4.4.1 方案描述
  • 4.4.2 存在的问题
  • 4.5 应用层改进方案
  • 4.5.1 方案描述
  • 4.5.2 实现流程描述
  • 4.6 小结
  • 第五章 EPON可控组播业务应用层模块实现
  • 5.1 电子商务平台
  • 5.2 组播权限证书管理工具
  • 5.2.1 密钥方案
  • 5.2.2 证书生成方案设计
  • 5.2.3 证书管理工具设计
  • 5.2.4 证书管理工具文件目录组织结构设计
  • 5.2.5 证书生成方法说明
  • 5.2.5.1 Base64编解码
  • 5.2.5.2 密钥生成
  • 5.2.5.3 证书签名
  • 5.3 组播权限认证服务器
  • 5.3.1 证书验证方案设计
  • 5.3.2 证书验证方法说明
  • 5.4 Ocean EMS网元管理系统
  • 5.4.1 网络管理与SNMP
  • 5.4.2 EMS配置组播权限表方案设计
  • 5.4.3 EMS配置组播权限表方法说明
  • 5.5 结果验证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域网未知组播分析和优化[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11)
    • [2].指定源组播原理分析与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6(23)
    • [3].可重构网络体系下的组播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5(05)
    • [4].指定源组播原理及实现[J]. 通信电源技术 2013(03)
    • [5].组播流量控制技术分析[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0(05)
    • [6].任意源组播下的丢包分析与避免[J]. 计算机与网络 2020(09)
    • [7].组播丢包故障解析[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20(08)
    • [8].一种分层结构与快速切换的可靠移动组播方案[J]. 应用科学学报 2011(05)
    • [9].一种可控组播实现方案[J]. 福建电脑 2010(05)
    • [10].遗传算法在聚合组播问题优化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05)
    • [11].源特定聚集组播的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7)
    • [12].基于双核模式的组播过渡方案[J]. 计算机应用 2009(S1)
    • [13].双核模式的组播过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09(12)
    • [14].硬件组播及其适配协议框架[J]. 计算机工程 2008(04)
    • [15].一种面向高阶胖树源路由网络的组播实现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2(12)
    • [16].基于混合架构的组播优化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 [17].基于动态组播代理的移动组播协议[J]. 计算机工程 2010(01)
    • [18].组播策略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08)
    • [19].证券行情多级组播接收网络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7)
    • [20].二层组播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02)
    • [21].一种快速组播的实现方法[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0(04)
    • [22].一个融合组播流媒体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9(05)
    • [23].组播群组竞争接入技术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4)
    • [24].分层视频组播策略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25].基于分层移动组播代理的可靠移动组播算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29)
    • [26].基于博弈论的域间组播计费模型[J]. 软件学报 2008(01)
    • [27].基于移动漫游组播机制的预注册算法研究[J]. 移动通信 2017(02)
    • [28].基于角色编组的卫星遥感信息组播分发技术[J]. 装备学院学报 2013(06)
    • [29].改进的聚合组播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10)
    • [30].基于分配格理论的大规模线速组播交换系统[J]. 电子技术应用 2012(11)

    标签:;  ;  ;  

    基于EPON的可控组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