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消费者迫切需要一个食品安全体系框架,使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变得可监督和稽查,使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放心。当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保证食品安全、构建安全体系的力度,引入食品可追溯系统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并在以猪肉食品为例,分析和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使其能够对食品供应链中反映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溯源、跟踪和预警,以改进供应链中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管理,推动安全放心的食品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采用EAN·UCC系统对食品个体进行统一标识,并以猪肉食品追溯为例根据其特点进行了设计。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对食品个体信息化数据进行自动识别、自动采集,和自动输入计算机,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食品个体的“身份”的跟踪与识别提供了信息传递的基础。本文对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从整体上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将其分成六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根据其所在供应链上环节的不同和面向用户的不同进行了功能上的划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建模语言UML以对生猪养殖生产环节追溯系统建模为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对该系统进行了建模开发。针对当前国内缺乏食品预警系统的现状,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预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够较好的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结合起来的食品安全追溯预警系统体系框架,并详细分析了该体系框架下的各个子系统的结构、流程以及相互联系,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统计方法着重研究了各种检测数据异常的分析算法,最后实现了异常信息的反馈和追踪,预警信息的生成和发布。通过对猪肉食品的实例仿真,证明该框架和算法能够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本文最后还对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已经在实验室进行初步组合验证,具有较好的效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来源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及现状综述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自动识别技术在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 1.4.2 使用UML 对安全追溯系统的建模技术
  • 1.4.3 预警系统中关键技术和算法的研究
  • 2 食品个体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 2.1 标识自动识别技术
  • 2.1.1 条形码技术
  • 2.1.2 RFID 技术
  • 2.1.3 其它自动识别技术性能比较与选择
  • 2.2 系统个体标识的研究
  • 2.2.1 EAN·UCC 编码系统的概述
  • 2.2.2 猪肉食品追溯采用的识别标识
  • 2.3 食品个体标识控制方法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的体系结构及 UML 建模
  • 3.1 追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2 UML 建模技术简介
  • 3.2.1 标准建模语言UML 基本概念
  • 3.2.2 标准建模语言UML 的内容
  • 3.3 系统的静态建模
  • 3.3.1 用例模型
  • 3.3.2 静态模型
  • 3.4 系统的动态建模
  • 3.4.1 行为模型
  • 3.4.2 交互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食品安全追溯预警系统体系框架及算法的研究
  • 4.1 信息源系统
  • 4.2 预警分析系统
  • 4.2.1 检测数据的不规范异常
  • 4.2.2 检测数据的超限异常
  • 4.2.3 检测数据的分布异常
  • 4.2.4 检测数据的历史异常
  • 4.3 快速反馈系统与反应系统
  • 4.4 实例和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硬件上的实现
  • 5.2 系统软件上的实现
  • 5.2.1 子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的选择
  • 5.2.2 数据库访问ADO 技术及应用
  • 5.2.3 RFID 读写的实现
  • 5.2.4 CAN 总线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