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SiH4/C2H4/Ar放电产生尘埃等离子体及其诊断研究

射频SiH4/C2H4/Ar放电产生尘埃等离子体及其诊断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基础上,采用实验观测,探针和光谱诊断等研究方法,对尘埃等离子体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第一章介绍了尘埃等离子体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列举了尘埃等离子体研究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介绍了尘埃等离子体的常用实验诊断方法。在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介绍。第二章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装置建立和诊断手段详细介绍。在实验中搭建了一个产生微纳米尘埃颗粒的射频尘埃等离子体装置及实验诊断系统。与其它尘埃等离子体装置相比,本实验装置建立在等离子体中化学气体硅烷和乙烯合成尘埃颗粒的基础上,尘埃颗粒产生过程跟实际生产过程比较接近;观察窗和周围圆筒采用透明石英玻璃设计,有利于从放电室上方和侧面对尘埃颗粒进行拍照研究;利用朗谬尔探针和发射光谱仪对尘埃等离子体基本参数和放电产物进行实验诊断,有助于获得尘埃等离子体放电参数以及了解尘埃等离子体特性。第三章内容包括尘埃颗粒成分、结构的检测和尘埃空洞演化特性的研究两方面内容。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散射谱和X射线衍射谱对所生成的尘埃颗粒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进行了检测,发现尘埃颗粒呈聚集状态,单个尘埃颗粒直径在几百纳米,主要组成为碳、硅和氧元素。尘埃颗粒生成物中有C—Si键的形成,并带有氧原子等的掺杂。二.采用CCD相机从放电室上方和侧面拍照研究的方法,对尘埃空洞随射频功率和气压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约束环(孔)所产生的电场力和离子拖拽力之间的平衡是尘埃空洞形成关键因素,射频功率和气压影响尘埃空洞几何尺寸的演化。第四章中,对尘埃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利用朗谬尔探针和发射光谱仪,重点对尘埃等离子体参数以及放电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诊断。主要内容包括:一.采用朗谬尔探针,对尘埃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在测量基础上,结合尘埃等离子体鞘层模型和轨道限制理论,求解了尘埃颗粒平均带电量和尘埃颗粒密度等参数。发现了尘埃等离子体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例如尘埃颗粒的出现导致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降低和电子温度升高等现象。二.采用发射光谱仪,对尘埃等离子体中的放电产物进行了诊断,给出了一些放电产物的光发射强度随实验条件(射频功率、气压、流量)的变化情况。利用斜率法计算了氩的激发温度,给出了激发温度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激发温度与电子温度的区别和联系。第五章采用尘埃等离子体鞘层模型,对尘埃颗粒与鞘层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等离子体鞘层势、离子密度和电子密度的分布,尘埃颗粒存在情况下的玻姆判据,尘埃颗粒的带电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然界中的尘埃等离子体现象
  • 1.2.1 土星环中的轮辐结构
  • 1.2.2 "黄道光"的发现和解释
  • 1.2.3 地球大气层中的尘埃颗粒
  • 1.2.4 实验室尘埃等离子体
  • 1.3 尘埃等离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 1.3.1 尘埃等离子体晶格
  • 1.3.2 尘埃空洞
  • 1.3.3 尘埃声波
  • 1.4 尘埃等离子体实验研究方法
  • 1.4.1 朗谬尔探针诊断法
  • 1.4.2 发射光谱诊断法
  • 1.4.3 激光散射法
  •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背景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装置及诊断手段
  • 2.1 实验装置
  • 2.2 朗谬尔探针诊断
  • 2.2.1 朗谬尔探针
  • 2.2.2 朗谬尔探针的结构
  • 2.2.3 朗谬尔探针的改造
  • 2.2.4 基于鞘层扩展理论求解尘埃等离子体参数
  • 2.3 发射光谱诊断
  • 2.3.1 发射光谱的光谱分析
  • 2.3.2 等离子体中的光谱辐射
  • 2.3.3 相对强度法确定激发温度
  • 2.3.4 斜率法确定激发温度
  • 4/C2H4/Ar放电中尘埃颗粒的产生及空洞现象'>3 SiH4/C2H4/Ar放电中尘埃颗粒的产生及空洞现象
  • 3.1 尘埃颗粒的产生方法
  • 3.2 尘埃颗粒产生及分析
  • 3.2.1 等离子体中形成尘埃颗粒分析
  • 3.2.2 尘埃颗粒在等离子体中的聚集现象研究
  • 3.3 尘埃云和尘埃空洞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尘埃等离子体参数测量
  • 4.1 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测量
  • 4.1.1 尘埃颗粒对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影响
  • 4.1.2 实验条件变化对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影响
  • 4.1.3 尘埃平均带电量和尘埃密度的计算
  • 4.1.3.1 离子密度的测量和校正
  • 4.1.3.2 尘埃平均带电量的计算
  • 4.1.3.3 结果和讨论
  • 4.2 混合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光谱测量和计算
  • 4.2.1 放电生成的产物光发射强度测量
  • 4.2.2 激发温度计算
  • 4.2.2.1 理论依据
  • 4.2.2.2 斜率法求解激发温度
  • 4.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3.1 激发温度和电子温度关系讨论
  • 4.3 小结
  • 5 尘埃颗粒与鞘层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5.1 尘埃等离子体鞘层模型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无量纲化及参数选取
  • 5.1.3 尘埃颗粒带电量计算及讨论
  • 5.1.4 尘埃等离子体鞘层的玻姆判据
  • 5.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射频SiH4/C2H4/Ar放电产生尘埃等离子体及其诊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