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辨证论治在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对比氟西汀治疗PMS两证研究

经前期综合征辨证论治在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对比氟西汀治疗PMS两证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现代医学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西药一线药物治疗PMS不分亚型、对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多,针对这一问题,依据前期导师将PMS分为肝气逆证、肝气郁证(简称“PMS两证”),本项研究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PMS两证,推测该药对PMS肝气郁证疗效显著,旨在证明这一推测,选用一种西药(盐酸氟西汀)治疗PMS的两种中医证型,这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有优势,而现代医学虽有亚型诊断但无亚型用药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用《PMS现况调查表》和《症状严重程度每日记录表》(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DRSP)筛选出PMS轻、中、重度患者共76例(中度以上患者药物干预),《MS肝气逆证症状患者自评表》筛选出PMS肝气逆证中度以上患者20例,《PMS肝气郁证症状患者自评表》筛选出PMS肝气郁证中度以上患者20例,肝气逆证组、肝气郁证组均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每次20mg,每日1次,各组均于经前14天开始服用到下次月经来潮为止,连续服药2个月经周期,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为两个疗程;患者整个疗程分别填写《DRSP》、《PMS肝气逆证症状患者自评表《DRSP》、《PMS肝气郁证症状患者自评表》;观测指标为:PMS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症状积分),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包采用SPSS 11.5录入数据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患者治疗后的评定进行X2检验,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积分进行t检验。结果:临床疗效判定,氟西汀治疗PMS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后,肝气逆证组:通过DRSP症状积分,肝气逆证组总有效率为41.67%,烦躁易怒症状,肝气逆证组总有效率16.67%,自觉郁闷症状,肝气逆证组总有效率83.33%。通过《PMS肝气逆证症状患者自评表》症状积分,PMS肝气逆证患者症状改善的有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抑郁寡欢(发火后)、疲乏、浮肿、理家热情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治疗后,肝气郁证组:通过DRSP症状积分,肝气郁证组总有效率为85%,烦躁易怒症状,肝气郁证组总有效率10%,自觉郁闷症状,肝气郁证组总有效率95%。通过《PMS肝气郁证症状患者自评表》症状积分,PMS肝气郁证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情绪低落、胸胁不舒、善太息、头痛、乳房胀痛、少腹胀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嗜睡、浮肿、理家热情降低;通过对比治疗前后DRSP总积分,情绪类、躯体类、社会事件类症状积分,盐酸氟西汀治疗PMS肝气郁证组疗效优于肝气逆证组;治疗后比治疗前5—HT含量:肝气逆证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气郁证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治疗PMS—线西药盐酸氟西汀用于治疗PMS肝气逆证疗效欠佳(总有效率低于50%),PMS肝气郁证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于80%),从而论证了我们得推测盐酸氟西汀治疗PMS肝气郁证疗效显著;中医辨证论治治疗PMS优于现代医学应用一线西药不分型治疗PMS,且西药的不良反应对患者影响明显,证明在治疗PMS两证中,中医辨证论治优于现代医学的群体化治疗;通过对PMS两证同时给予西药的研究,证明中医辨证论治有优势,而现代医学虽有亚型诊断但无亚型用药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正文
  • 1 对象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知情同意书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疗效评价方法
  • 1.2.3 不良反应记录
  • 1.2.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均衡性比较
  • 2.1.1 DRSP两组类别症状积分和总积分
  • 2.1.2 DRSP各症状积分
  • 2.2 治疗后症状疗效结果
  • 2.2.1 DRSP疗效评定
  • 2.2.2 烦躁易怒症状积分疗效评定
  • 2.2.3 自觉郁闷症状积分疗效评定
  • 2.2.4 治疗后DRSP症状积分结果
  • 2.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
  • 2.3.1 DRSP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
  • 2.3.2 治疗前后PMS两证患者自评表疗效比较
  • 2.4 实验室指标检测
  • 2.5 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3.1 PMS辨证论治必要性
  • 3.1.1 中医对PMS证候分型研究现状
  • 3.1.2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PMS现状
  • 3.1.3 现代医学对PMS亚型研究现状
  • 3.1.4 现代医学治疗PMS现状
  • 3.2 盐酸氟西汀在PMS辨证分型研究中作用差异
  • 3.3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其意义
  • 3.4 实验室指标的选择及其意义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经前期综合征 如何“躲”过去?[J]. 中医健康养生 2020(04)
    • [2].经前期综合征中西医病因病机的浅析[J]. 中医药学报 2019(04)
    • [3].从肝肾论治经前期综合征偶得[J]. 新疆中医药 2018(02)
    • [4].经前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 2016(12)
    • [5].中、西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研究现状分析[J]. 内江科技 2017(04)
    • [6].经前期综合征有哪些症状?[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9)
    • [7].护理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现状调查分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9(01)
    • [8].女性吃复合维生素E可缓解经前期综合征[J]. 求医问药 2012(03)
    • [9].如何缓解经前期综合征?[J]. 妇女生活 2013(09)
    • [10].维生素B类食物缓解经前期综合征[J]. 药物与人 2011(05)
    • [11].小心经前期综合征[J]. 食品与健康 2008(12)
    • [12].护理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现状调查[J]. 护理研究 2017(35)
    • [13].经前期综合征回顾性诊断标准的多中心研究[J]. 中医学报 2019(02)
    • [14].某高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12)
    • [15].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18)
    • [16].育龄妇女服毒行为与经前期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33)
    • [17].某中医药院校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校医 2015(06)
    • [18].生活习惯对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影响[J]. 中国校医 2012(07)
    • [19].身体经验的医学化——以经前期综合征为例[J]. 医学与哲学 2019(09)
    • [20].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11)
    • [21].维生素B6联合氟西汀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36)
    • [22].中西药结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30)
    • [23].青春期经前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02)
    • [24].研究发现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靶点[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06)
    • [25].带你了解经前期综合征[J]. 中国生殖健康 2019(01)
    • [26].女性经期前饮食六规则[J]. 医药与保健 2011(08)
    • [27].舍曲林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4)
    • [28].舒尔经颗粒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12(04)
    • [29].李京枝教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02)
    • [30].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52例[J]. 中国民间疗法 2009(02)

    标签:;  ;  ;  ;  ;  

    经前期综合征辨证论治在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中的意义 ——对比氟西汀治疗PMS两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