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实例浅析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

基于工程实例浅析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

广东省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管理质量以及对于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将给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造成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现代工程的施工通常涉及到多种技术,诸多外界因素均可对施工形成制约和影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因此,在对其进行具体的管理时,除了应当对其本身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外,尤其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工程建设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将各种施工风险降至最低,以此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和效益。鉴于此,文章基于工程实例对现阶段我国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在对问题进行总结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实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和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就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具有生产流动性、形式多样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现场开放、机械化程度低的特点,这一方面决定了施工现场必然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使得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内容繁多、管理难度较大。鉴于此,为有效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重大施工事故,加强对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就变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了,只有做到预防为主,才能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韶关市三江紫园住宅小区工程;

建设地点:韶关市浈江区北江中路(原市捻线厂旧址);

建设单位:韶关市信合昌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奥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4栋塔楼28+1F,2栋塔楼18+1F;地上车库一层(裙楼),地下车库一层,总建筑面积约80071平方米。

本工程拟建建筑为裙楼加塔楼形式,框剪结构,裙楼为两层汽车库,其中一层为地下室,共有六栋塔楼,其中A,B,C,D栋为28+1层(不含架空层),E,F栋为18+1层(不含架空层),基坑平面呈“U”字多边型,基坑周长约479.7M,基坑面积约为9662㎡,基坑单边长度分别为75.3M,19.1M,12.1M,73.6M。57.9M,52.6M,20.8M,81.8M.A,B,C,D栋处地下室筏板底标高为-9.2M,E,F栋处地下室筏板底标高为-9.1M裙楼地下室板底标高为-8.1M(工程±0.000=珠江高程62.3),室外地坪自然标高为-5.3M,相对珠江高程56.9M,基坑开挖最深深度为-4.1M。工程采用桩筏基础承载,桩的类型为PHC管桩,AB型,直径400MM,桩长3.5M~29.3M不等,共2267根。

2.工程施工现场主要重大危险源

在对本次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后,笔者发现工程主要的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升降机

施工升降机使用不当将导致工程建设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并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问题,通常情况下,施工升降机导致的施工危险主要为坍塌事故,且一般发生在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和初期使用阶段,主要影响因素如下:第一,部分人员违反规划的规定和底层沉降的要求,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拆卸作业;第二,部分人员消极怠工,导致安装拆卸工作不能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进行;第三,施工升降机安装时存在隐患,如安装拆卸的设计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自由端高度大于设计规则等;第四,在初期使用阶段未做好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导致设备存在零件松动或者装置失灵的问题。

2.2深基坑

深基坑工程施工导致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类型主要为基坑边坡失稳、坍塌,上述安全事故通常发生在土方开挖阶段以及支护完成后的施工阶段,若不能对上述两个阶段的深基坑开挖相关工作进行控制,则将导致基坑边坡失稳、坍塌。从本次选择的工程的深基坑开挖的控制情况来看,其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如下:第一,操作人员技能差,导致边坡开挖坡度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直接导致边坡坍塌;第二,支护结构的原材料不符合要求,边坡支护不合格;第三,材料和设备的堆放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如过于靠近边坡边使得堆垛荷载不稳定而发生坍塌等;第四,深基坑开挖工程未能得到专家论证,项目编制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第五,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施工技术错误,过程控制不符合标准,支护结构损坏;第六,未按计划实施排水措施的,工程部在台风和汛期的应急措施不到位;第七,在工程完成后未能及时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及时的验收,导致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2.3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工程

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工程也是主要的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在进行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工程时,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模板倒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导致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倒塌的原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支撑系统中支柱部件的设置不到位,如支柱框架尺寸超过方案要求,导致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第二,专家组未对工程设计与建设方案进行合理论证,导致其中部分材料的配制方法不合理、比例不恰当,而无法对现场施工进行有效指导;第三,竖杆基础处理不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导致安装后的支护体系难以对整个工程形成有效支撑。

2.4悬挑式外墙脚手架

由于悬挑式外墙脚手架的安装需要一定的技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悬挑式外墙脚手架的稳定性达不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标准,因而悬挑式外墙脚手架的安装工程也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影响框架体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悬臂钢材料的基础模型不符合工程建设的安装规定;第二,U形埋锚环材料之间存在差异、锚固不稳定,钢丝绳松动;第三,框架外壁连接部分安装不充分,各脚手架构件安装不符合方案要求。

3.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措施

3.1加强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与使用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畸形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此同时,要求设备生产单位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工程监督;其次,使用前必须经过专业检验单位的检验,才能投入使用,并要求其组织人员对相关施工人分院进行使用指导;最后,落实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运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

3.2完善深基坑施工管理

完善深基坑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在这过程中,首先,组织专家对基坑土方开挖的边坡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和论证,保证方案的制定与工程建设的要求相符合;其次,对于已完工的边坡支护进行及时的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过程中,除了加强边坡支护的变形监测以外,同时完善原材料的检测验收;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对各类材料进行合理布置、分类堆放,确保边坡支护的完整性与完好性。

3.3加强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工程的现场管理

加强地下室顶板高大模板工程的现场管理是防止坍塌事故发生的关键,对此,项目部的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监理时,必须由具备特种证件的人员对其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模板工程支撑系统的搭建必须严格按照专家组的论证进行;此外,对于相关材料必须完善其进场须验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一律不予使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往往涉及到多个环节、不同内容,因此其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是难以避免的,但这不意味着不可通过相关措施将危险损失降至最低。事实证明,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要能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建设原则,在明确重大风险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施工关于与控制,就能够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实现施工安全管理,保证工程建设效益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景旬祥.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9):123-124.

[2]周念东.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与控制[J].低碳世界,2015(5):73-74.

[3]王育民.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有效控制策略[J].安徽建筑,2017,24(3):285-286.

[4]李斌.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解析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204-205.

[5]裴畅荣.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J].建筑工人,2015,36(1):38-41.

标签:;  ;  ;  

基于工程实例浅析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