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

《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

论文摘要

《白蛇传》的研究很多,大多都把研究的重点投射在白蛇身上,对青蛇的研究不多,没有加以足够的注意力,青蛇虽在以前的白蛇故事中是个配角,却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青蛇不同与白蛇的价值在于:青蛇这样的人物在古代的婚姻关系中其实是主人的一种陪嫁,是处于下位的,是真正的小人物,她是被遮蔽的,有着比白蛇更为隐秘的文本内涵。传统的青蛇是作为白蛇的附庸而存在的,因此美丽而忠诚的女奴形象是对她潜在的角色期待,她自身的幸福是被漠视和忽略的。当代的青蛇形象更多的体现为一个颠覆与继承相混合的矛盾体,笔者认为青蛇形象中的颠覆和继承的来自于生活本身,来自于社会、时代语境。“情欲”是阐释青蛇一个重要的维度,不少阐释者在此维度中对这个女性小人物的生存进行了探询,而“情欲”这个维度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蛇这个形象的情欲书写既有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积极意义,也有可能在男性话语和消费市场的合谋下,将这个形象置于“被看”的位置,成为满足男性窥视女性冲动的商品。而要获得对这个长期遭到压抑,被贬于社会视域之外的弱势小人物最佳阐释角度,无疑是一个继续探索的艰难过程。本论文首先从文本出发,追寻和探究古代青蛇形象的延续和转变,其次,在包括影像资料和文本资料的分析中,对当代的青蛇形象进行梳理和阐释,论述随着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改变,青蛇形象中出现的新质以及和传统形象的内在延续性,对青蛇形象重组与变形的文本内涵进行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蛇传》研究简介
  • 1.2 主要依托文本
  • 第2章 青蛇形象的传统延续
  • 2.1 青蛇的“圆满”
  • 2.1.1 异类的身份
  • 2.1.2 “圆满”的游移
  • 2.2 青蛇的“欲
  • 2.2.1 蛇-欲的符码
  • 2.2.2 洪水的意味
  • 2.3 青蛇的“悲情”
  • 第3章 青蛇形象的重写与变形
  • 3.1 在革命话语下:田汉京剧本《金钵记》中的青蛇
  • 3.1.1 单纯的脸谱化人物
  • 3.1.2 倒塔的青蛇
  • 3.2 别样的演绎:“白蛇云门”舞剧中的青蛇及田启元《白水》中的青蛇
  • 3.2.1 “先为女性,后为奴婢”
  • 3.2.2 青蛇之同性之恋
  • 3.3 转世轮回的“欲望”文本:李碧华的小说《青蛇》
  • 3.3.1 小青与素贞
  • 3.3.2 小青与许仙
  • 3.3.3 小青与法海
  • 第4章 颠覆与重生
  • 4.1 “众语喧哗”下的迷失
  • 4.1.1 泛滥的情欲
  • 4.1.2 “被看”的青蛇
  • 4.2 穿越古代与现代的青蛇
  • 4.2.1 突破层层枷锁而狂欢的原型
  • 4.2.2 历史的光影与时代的新质
  • 第5章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白蛇传》旦角化妆技术应用[J]. 人文天下 2019(20)
    • [2].京剧“四小名旦”与《白蛇传》(上)[J]. 中国京剧 2020(11)
    • [3].《白蛇传》[J]. 美术研究 2018(05)
    • [4].《白蛇传》在日本的传播及其演变[J]. 戏曲艺术 2011(04)
    • [5].《白蛇传》[J]. 美术 2016(04)
    • [6].传统民间故事当代解读的特点与策略——以《白蛇传》的改编为例[J]. 青年文学家 2020(18)
    • [7].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J]. 戏曲研究 2018(03)
    • [8].大众消费与《白蛇传》的演变[J]. 新文学评论 2016(04)
    • [9].《红楼梦》里有几个世界[J]. 芒种 2017(05)
    • [10].《白蛇传》故事叙事策略的演变[J]. 形象史学研究 2016(01)
    • [11].梨园记事[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 2017(02)
    • [12].我们应当郑重推出新编《白蛇传》杭州版[J]. 杭州(生活品质) 2011(01)
    • [13].《白蛇传》中“白”与“青”的色彩象征分析[J].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1(00)
    • [14].四川地区清代墓葬建筑装饰中《白蛇传》雕刻图像研究[J]. 炎黄地理 2020(01)
    • [15].林晓英谈歌剧《白蛇传》[J]. 歌剧 2019(04)
    • [16].少儿版《白蛇传》争议背后的媒介伦理解析[J]. 东南传播 2019(03)
    • [17].《白蛇传》的故事到底应该怎样讲?——各版本的细节对比研究[J]. 美育学刊 2019(04)
    • [18].浅析《白蛇传》故事演变中的许宣形象[J]. 大众文艺 2017(08)
    • [19].妆成人间一白衣 我演《白蛇传》[J]. 中国戏剧 2015(05)
    • [20].浅析《白蛇传》的变异性[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5(02)
    • [21].新书推荐[J]. 连环画报 2019(10)
    • [22].《白蛇传》故事探源[J]. 形象史学研究 2012(00)
    • [23].蛇年邮话《白蛇传》[J]. 集邮博览 2013(01)
    • [24].《白蛇传》之文化阐释[J]. 芒种 2013(11)
    • [25].池漪作品《白蛇传》[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6].论田汉《白蛇传》的人性关照和忧民情怀[J].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3)
    • [27].我看《白蛇传》[J]. 大舞台 2010(06)
    • [28].《白蛇传》当代阐释中的西方话语[J]. 青年文学家 2020(24)
    • [29].没有白蛇的《白蛇传》[J]. 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2009(05)
    • [30].百看不厌的《白蛇传》[J]. 南国红豆 2014(03)

    标签:;  ;  ;  

    《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