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方法探索

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方法探索

论文摘要

本文就上海互动电视观众提出的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进行观察,发现目前上海数字电视的确存在图像质量比不上模拟有线电视图像质量的情况,从而对目前运行的数字电视系统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后的客观数据分析,找到了造成目前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互动数字电视播出系统中存在二次编码,且二次编码使用的码率为4.2Mb/s,在该码率下所得到的图像质量较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不改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原有的系统结构、不增加系统运行成本的条件下,尝试通过调整数字电视系统中现有关键设备视频服务器和编码器的参数、改变视频服务器和编码器之间的参数组合、对编码器进行升级,并对调整后的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的图像质量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的方法,试图找到现阶段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相对简单有效的方法。电视发展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上海已经开始有线电视前端数字化改造工程,在当前大力推进电视数字化的形势下,本文依托大量客观真实的数据分析,找到了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现阶段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有效方法是把编码带宽从目前的4.2Mb/s提高到6Mb/s,上海有线网络公司采用了本文的建议,在上海有线电视新网的改造中将采用6Mb/s的编码带宽。本文对数字电视系统的大量客观测量数据可作为广电同仁搭建数字电视系统和选用数字视音频设备时的有力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上海互动电视发展现状
  • 1.2 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MPEG-2 编码原理
  • 2.1 MPEG 的介绍
  • 2.2 MPEG-2 标准
  • 2.3 MPEG-2 帧结构
  • 2.4 MPEG-2 编码的缺陷
  • 第三章 电视视频测量原理
  • 3.1 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原理
  • 3.1.1 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 3.1.2 电视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
  • 3.2 测量设备PQA300
  • 3.2.1 PQA300 的测量原理
  • 3.2.2 PSNR (峰值信噪比)
  • 3.2.3 PQR 值与主观测量的相关性
  • 3.3 PQA300 内部测试序列的选择
  • 第四章 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不佳的原因分析
  • 4.1 互动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 4.1.1 互动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简介
  • 4.1.2 模拟有线电视图像质量测量
  • 4.2 测试信号源选择
  • 4.2.1 测试信号源
  • 4.2.2 信号源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 4.3 互动电视播出系统各环节测量结果
  • 4.3.1 自办节目测量
  • 4.3.2 直播节目测量
  • 4.3.3 传统电视转互动电视节目-录播节目测量
  • 4.3.4 外来节目卫星数字收录平台(VBR-CBR 转换过程)测量
  • 4.3.5 将编码器带宽提高到6Mb/s 后互动电视图像质量的测量
  • 4.4 小结
  • 第五章 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方法探索
  • 5.1 SONY 视频服务器不同参数调整后图像质量测量
  • 5.1.1 调整MAV 内置编码器编码参数后的测量
  • 5.1.2 MAV 不同编码率和TANDBERG 5710 编码器(GOP Size=12, IBBP)不同编码率组合的C 点测量
  • 5.1.3 结论与建议
  • 5.2 编码器不同参数调整后图像质量测量
  • 5.2.1 TANDBERG 5710 编码器不同GOP 结构的C 点测量
  • 5.3 新型编码器图像质量测量
  • 5.3.1 新编码器THOMSON VIBE DP ENC、New Tandberg ENC E5710 直播节目质量的测量
  • 5.3.2 新编码器THOMSON VIBE DP ENC、New Tandberg ENC E5710 传统电视转互动电视节目-录播节目测量
  • 5.3.3. 结论与分析
  • 5.4 新编码器THOMSON VIBE DP ENC 优化编码参数后,低码率,在C 点的数据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议广电互动数字电视业务模式如何得以完善[J]. 神州 2012(05)
    • [2].烽火互动数字电视助力广电三网融合[J]. 广播电视信息 2012(12)
    • [3].打造一步到位的互动数字电视[J]. 中国数字电视 2009(Z1)
    • [4].一步到位的奔流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通信世界 2008(09)
    • [5].一步到位的奔流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 2008(04)
    • [6].一步到位的奔流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有线电视技术 2008(05)
    • [7].互动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04)
    • [8].如何继续我选择——论互动数字电视与多剧情多结局电影电视剧[J]. 现代电视技术 2009(12)
    • [9].广电网络系统互动数字电视接入技术对比研究[J]. 传播力研究 2018(27)
    • [10].浅析广电网络互动数字电视发展现状与对策[J]. 信息通信 2015(05)
    • [11].广电互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探索[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1)
    • [12].UT斯达康推出一步到位的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电信网技术 2008(04)
    • [13].基于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清互动数字电视创新路径研究——以陕西广电e+TV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16(13)
    • [14].互动电视:想说爱你不容易[J]. 中国数字电视 2011(Z1)
    • [15].UT斯达康:推出一步到位的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8(04)
    • [16].UT斯达康:让互动数字电视一步到位[J]. 通讯世界 2008(04)
    • [17].梦想照进现实——UT斯达康推出一步到位的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通信世界 2008(11)
    • [18].UT斯达康推出一步到位的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中国新通信 2008(06)
    • [19].广电互动数字电视业务模式分析[J]. 有线电视技术 2011(07)
    • [20].UT斯达康倾力打造一步到位的互动数字电视[J]. 广播电视信息 2009(03)
    • [21].物联网技术及应用[J]. 中国商贸 2011(33)
    • [22].奔流iDTV成就“互动电视 一步到位” UT斯达康倾力打造广电互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J].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5)
    • [23].互动数字电视回传通道接入方式的选择[J].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6)
    • [24].三种双向模式在连云港互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J]. 有线电视技术 2010(05)
    • [25].江苏推出“云媒体电视”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08)
    • [26].张家港广电高清互动品牌营销策略[J]. 中国有线电视 2014(05)
    • [27].互动数字电视中间件标准解读(3)(GEM篇)[J]. 中国数字电视 2009(10)
    • [28].广电网络系统互动数字电视接入技术对比探讨[J]. 科技资讯 2011(28)
    • [29].适合广电网络互动数字电视应用的接入技术比较[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04)
    • [30].以NGN技术构建新一代交互广播电视网络[J]. 广播电视信息 2011(02)

    标签:;  ;  ;  

    提高上海互动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方法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