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研究 ——以辽宁省阜蒙县X村为例

辽西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研究 ——以辽宁省阜蒙县X村为例

论文摘要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之中,要研究当今中国的社会变革,首先应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变革,这是认识中国社会的基础,其变革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最基本的层面就是乡村社会关系的嬗变。本文以X村为个案对农村“家族”、“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阶段。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进行了新的解读,依据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对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以父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为差等的礼治秩序研究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主要阐述了X村近60年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这个社会关系主要了包括邻里关系、家族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等,这些变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发生的。不同时期新的经济体制的实施,直接改变着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民社会关系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状态。所以本文按照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辽西农村农民主要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和变化的原因。本文将辽西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共和国建立前后,首先从我国解放前的农村社会关系作为研究的起点,对X村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社会关系包括邻里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地主和劳工之间的“雇佣关系”等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第二阶段,主要对农村人民公社化实施以后的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由于新的土地政策的实施,直接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原有的农村社会关系逐渐解体,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和邻里关系取而代之,家族关系开始松动,邻居关系由于公社化时期的特殊生产方式变得紧密。第三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家庭再次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家族关系相对人民公社化时期开始变得紧密,家族之间的生产合作增多,进一步促进了家族之间亲密关系。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出现和大批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开始,刚刚兴起的家族为主的农业合作出现疏离,家族关系的整合受到冲击,家庭各自为政,独立经营开始盛行,又使得农村家族关系发生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着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改变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构建起新的农村社会网络。第四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动摇了农村原有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扩大了农村社会关系的范围,丰富了交往的内容,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情来往新方式。这些变化,构成了今天农村社会关系的新体系和网络特征。本文从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入手,在日常生活的视角下研究乡村社会中所有成员之间实际发生的各种关系往来,探讨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性质。同时探讨用以描述传统社会关系构成的“差序格局”理论是否仍具有解释力,进而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村的社会关系和农民日常生活的行为逻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主要概念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X村简介
  • 2 解放前X村的社会关系状况
  • 2.1 熟人社会
  • 2.1.1 血缘关系
  • 2.1.2 地缘关系
  • 2.2 雇佣关系
  • 2.3 小结
  • 3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村社会关系
  • 3.1 家族的交往
  • 3.1.1 家族的状态
  • 3.1.2 家族的作用
  • 3.2 公社体制下的交往模式
  • 3.2.1 公社体制下的熟人社会
  • 3.2.2 公社体制下的人情来往
  • 3.3 公社的各级领导者
  • 3.3.1 公社各级领导者的产生
  • 3.3.2 公社各级领导者的威信
  • 3.4 小结
  •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社会关系
  • 4.1 对家族关系的影响
  • 4.1.1 家族关系的恢复
  • 4.2 新土地制度对原有社会关系的冲击
  • 4.2.1 公社体制下的社会关系逐渐消失
  • 4.2.2 公社体制下社会关系"残余"作用
  • 4.3 小结
  • 5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社会关系
  • 5.1 血缘亲缘关系
  • 5.1.1 血缘关系
  • 5.1.2 亲缘关系
  • 5.1.3 地缘关系
  • 5.1.4 网络关系
  • 5.2 市场经济体制下凸显出来的新关系
  • 5.2.1 朋友关系
  • 5.2.2 同学关系
  • 5.2.3 合作伙伴关系
  • 5.2.4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情来往
  • 5.3 小结
  • 6 总结和发现
  • 6.1 X村社会关系特点
  • 6.1.1 血缘关系基础下的X村社会关系
  • 6.1.2 地缘关系基础下的X村社会关系
  • 6.1.3 利益因素下的X村社会关系
  • 6.2 社会关系变迁的几个重要表现
  • 6.2.1 家族关系的解体
  • 6.2.2 新型社会关系的出现
  • 6.2.3 利益因素的介入
  • 6.3 新社会关系下的民主选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变迁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再构——以山东省Z村“农民上楼”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7)
    • [2].我市农村社会关系发展新趋势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2)
    •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H村婚嫁变迁为例[J]. 现代交际 2018(06)
    • [4].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农村社会关系分类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5].“六权同确”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冲击及调试——以达州市磐石镇W村为例[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6].论无税农业时代乡镇政府的角色困境及其走向——基于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的思考[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 [7].空间视角下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L村“村改居”为例[J]. 人文地理 2015(04)
    • [8].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社会关系变革研究——以平和县南胜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8(02)
    • [9].解读我国转型期的农村社会关系[J]. 农家顾问 2011(08)
    • [10].财政视角下的基层政府与农村社会关系变迁(1949-2019)[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1].农村社会关系对贫困退出机制的影响——基于湖北贫困村G村的个案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9)
    • [12].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针对性教育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08)
    • [13].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的社会学思考——以湘粤赣边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例[J]. 湘南学院学报 2008(06)
    • [14].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农村实用技术 2008(09)
    • [15].社会网视野下的农村社会关系研究——对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扫描[J]. 生产力研究 2008(05)
    • [16].试论农村宗族关系与法制建设[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7].农村社会交换原因和目的伦理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4)
    • [18].中国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述评:理论传统及其发展[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9].新时期农村党群沟通机制的创新——困境与进路[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 [20].从国家和社会关系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治意义[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21].我国农村人际网络变迁的历史考察[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2].中国语境下执政党与农村社会关系的变迁与转型[J].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8)
    • [23].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现状及管理创新探讨[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4].1950—80年代中国农村分家析户的历史考察[J]. 古今农业 2011(02)
    • [25].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关系[J]. 德州学院学报 2011(01)
    • [26].基于“村庄—农户”关系的新农村建设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07)
    • [27].关于农村社会交换模式和结果的伦理思考[J]. 企业导报 2010(22)
    • [28].精准监管与嵌入式扶贫中的“微腐败”治理——基于广东经验的考察[J]. 中州学刊 2018(11)
    • [29].浅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 [30].论历史上宗族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及现阶段乡村治理[J]. 理论观察 2009(02)

    标签:;  ;  ;  ;  

    辽西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研究 ——以辽宁省阜蒙县X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