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WG的全光OFDM改进系统性能研究

基于AWG的全光OFDM改进系统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由于其极高的频谱利用率,并且在对抗光纤中的色散、偏振模色散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将OFDM技术和光纤通信相结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在电域上完成OFDM的调制后,再将信号送入光纤传输会使系统速率受到模数转换、光电/电光转换以及离散傅里叶逆变化/变化(IDFT/DFT)运算效率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一点,可以通过在光域上实现IDFT/DFT的全光OFDM技术来解决。而将IDFT/DFT与密集波分复用(DWDM)中实现复用/解复用的重要器件阵列波导光栅(AWG)相结合,可以令全光OFDM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有效。论文首先在传统OFDM原理基础上,对全光OFDM系统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与AWG的工作原理相比较,利用AWG对于大规模子载波系统有着巨大的优势的特点,采用AWG来实现光IDFT/DFT。利用数值计算对基于AWG的全光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系统的误码率及信噪比与色散的关系,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改变AWG子载波的数量,研究子载波对系统抵抗色散能力的影响。其次对色散引起的脉宽展宽作用于全光OFDM信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传统OFDM技术引入了循环后缀(CP)来提高全光OFDM系统对色散的抵抗能力。接着通过分析AWG的结构参数和原理,提出了基于AWG的全光OFDM系统的改进,对AWG的阵列波导的波导数进行改变,从而实现AWG下循环后缀的加入,利用数值计算对加入CP后基于AWG的OFDM系统进行传输性能的仿真,从系统的误码率、信噪比与色散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CP长度对系统的影响,并结合CP长度对误码率的影响以及和信噪比的关系,说明了比较适合的CP长度取值范围。最后结合AWG作为复用器的特点,将实现IDFT/DFT的AWG和实现复用/解复用的AWG进行级联,实现全光OFDM系统在WDM中的应用,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第一:改变AWG子载波数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抗色散能力:对于200GHz的全光OFDM系统,当子载波数由16个提升到32个,在系统误码率为10-3时,可以使累积色散提高85ps/nm。而AWG的结构对于增加子载波数正好有着巨大的优势。第二:加入CP的改进OFDM系统能大大增加系统的抗色散能力,当子载波数位16时,加入CP长度为信号长度1/4,累积色散在系统误码率为10-3时相比加入前提高了220ps/nm。并且随着CP长度的增加,抗色散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增加,但由于受到光脉冲间的相互影响,CP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系统的抗色散能力将不会发生变化,同时CP的加入使系统需要的发射功率也大大增加。第三:基于WDM的全光OFDM的性能基本能达到单信道传输的水平,可以采用其作为全光OFDM接入WDM的手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安排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OFDM调制技术基本原理
  • 2.1 OFDM的基本原理
  • 2.1.1 OFDM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2.1.2 OFDM的IDFT/DFT实现
  • 2.1.3 循环前缀的原理
  • 2.2 O-OFDM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
  • 2.2.1 典型O-OFDM的系统结构
  • 2.2.2 CO-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O-OFDM系统的优缺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WG的全光OFDM系统
  • 3.1 全光OFDM系统原理分析
  • 3.1.1 全光OFDM简介
  • 3.1.2 全光OFDM的基本原理
  • 3.2 阵列波导光栅原理分析
  • 3.3 基于AWG的全光OFDM系统
  • 3.3.1 采用AWG作为IDFT/DFT电路的原理分析
  • 3.3.2 系统分析
  • 3.3.3 系统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AWG的全光OFDM系统的改进
  • 4.1 全光OFDM的保护间隔的原理分析
  • 4.1.1 色散对全光OFDM系统的影响
  • 4.1.2 全光OFMD保护间隔的原理
  • 4.1.3 AWG下的保护间隔
  • 4.2 加入CP的AWG全光OFDM系统
  • 4.2.1 系统分析
  • 4.2.2 系统性能分析
  • 4.3 基于两级AWG的全光OFDM系统
  • 4.3.1 系统原理分析
  • 4.3.2 系统和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工作总结
  •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AWG的耐高温长周期光纤光栅应变监测信号解调技术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2012(06)
    • [2].基于AWG超宽带雷达信号测试系统的实现[J].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5(03)
    • [3].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及其应用(本期优秀论文)[J]. 光通信技术 2010(01)
    • [4].基于双金属片和金属板的无热AWG温度补偿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20(05)
    • [5].基于AWG的多通道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J].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6(02)
    • [6].基于VB的AWG系列任意波形发生器自动检定系统[J]. 科技视界 2017(01)
    • [7].基于AWG的OCDMA系统编解码方案[J]. 兵工自动化 2008(04)
    • [8].阵列波导光栅解调系统光电集成中Si纳米线AWG的设计[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3(02)
    • [9].基于频率间插复用和SSB的DWDM-RoF系统[J]. 光通信技术 2010(12)
    • [10].波导端口对氟化聚酰亚胺AWG性能影响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4)
    • [11].阵列波导光栅(AWG)与光纤列阵的自动化对接耦合技术研究[J]. 光学仪器 2014(03)
    • [12].AWG公式编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2(01)
    • [13].一种用作超声波信号源的AWG的研制[J]. 电子技术应用 2008(09)
    • [14].三维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在AWG中的应用[J]. 光通信研究 2008(01)
    • [15].阵列波导光栅(AWG)复用/解复用器的耦合封装技术研究[J]. 烽火科技报 2008(01)
    • [16].聚合物AWG器件研究内容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2)
    • [17].利用Simulink及AWG产生扩跳频通信信号的方法[J]. 中国测试 2011(01)
    • [18].基于硅线波导的AWG的设计及仿真[J]. 光通信技术 2008(02)
    • [19].基于Si纳米线AWG的超紧凑单纤三向滤波器设计[J]. 光电子.激光 2010(08)
    • [20].基于AWG的波分/时分复用FBG传感器网络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09)
    • [21].基于状态变量法的AWG软件设计与实现[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22].基于ARM处理器的AWG温度控制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4)
    • [23].聚合物AWG器件带来光通信事业变革[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3)
    • [24].RoF中AWG周期滤波特性应用的Optisystem设计[J]. 光通信技术 2010(10)
    • [25].智能化电梯轿箱绝对位置测试装置的研究[J]. 机械与电子 2011(12)
    • [26].温度不敏感硅基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08)
    • [27].WRC-19研究周期参与亚太电信组织工作情况[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9)
    • [28].基于AWG的光信号处理器的设计[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29].基于AWG的平面光波导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8)
    • [30].AWG的仿真分析[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标签:;  ;  ;  ;  

    基于AWG的全光OFDM改进系统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