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加速推进,领先型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处在动态产业中的企业,已越来越多地使用不同种类的企业间合作关系来构筑其战略网络,以提高其资源禀赋条件,更好地掌控战略不确定性。结果,当今的许多企业嵌入在一个由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互补者间关系所形成的紧密网络中,战略网络成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提升绩效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战略网络的构建与治理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问题。本文系统吸收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战略网络理论、社会经济学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博弈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动态能力观为融合这些理论的研究主线,将动态能力研究与战略网络研究这两个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结合起来。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对以下两个关键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全面研究:①从动态能力的观点出发,探寻企业遵循动态能力观点,整合内外部资源,围绕自身发展构建战略网络,基于企业动态能力及战略网络动态能力的更新获取竞争优势。②揭示企业战略网络合作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的找出战略网络治理中的关键机制,实现战略网络持续发展。围绕这两个关键性问题,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战略网络的内涵梳理的基础上,界定本研究中战略网络的基本内容。在对不同研究视角和不同网络层次下战略网络的定义及内涵梳理的基础上,重新界定本研究中战略网络的定义,提出战略网络四层次分析框架,指出战略网络系统构成要素、战略网络的类型以及战略网络的功能等基本内容。(2)以动态能力理论为逻辑主线,形成多学科战略网络融合研究的视角。在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学社会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战略选择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制度理论等理论关于网络构建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发现动态能力理论可以成为融合这些网络构建理论的共同逻辑主线,提出从动态能力观来整合这几种理论,用多学科融合视角研究战略网络的构建问题,形成论文的理论基础。(3)基于动态能力观,研究战略网络构建过程及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在战略网络构建过程研究中,首先在融合动态能力理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战略网络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两个:内在性来源和动态性来源,并找出整合这两种竞争优势的动态机制;其后,提出获取战略网络竞争优势所需要的动态能力——企业网络能力;此后,从产生动态能力的战略管理过程入手,提出战略网络构建过程和构建内容。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战略网络构建的微观基础,本文在对传统选择合作伙伴的传统方法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选择合作伙伴新思路,归纳得出战略网络节点选择原则,利用重复博弈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基于声誉的战略网络合作伙伴选择机制。(4)以揭示战略网络合作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提出战略网络治理问题。首先,在利用博弈理论对战略网络合作的二元合作和群体合作的产生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战略网络治理问题的特点,其后,提出战略网络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匹配机制、信任机制以及激励机制,指出规范对战略网络治理中的作用。最后,以东软集团的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为案例,对本文提出的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框架进行了实证研究,佐证和支持了论文的主题思想和理论观点。(5)以东软集团的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实践,验证论文的观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逻辑框架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战略网络及动态能力理论文献综述
  • 2.1 组织间关系和网络——一个回顾
  • 2.1.1 互动、关系和网络
  • 2.1.2 组织间关系和网络分析的层次
  • 2.2 战略网络理论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战略网络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战略网络研究综述
  • 2.3 战略网络的构建与治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联盟的构建研究
  • 2.3.2 网络层次的构建与治理研究
  • 2.3.3 网络的绩效研究
  • 2.3.4 网络的演化研究
  • 2.4 动态能力的定义及理论研究综述
  • 2.4.1 动态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 2.4.2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 2.5 对当前战略网络研究的评价
  • 第3章 战略网络的基本内容
  • 3.1 战略网络的定义
  • 3.1.1 按照所研究的理论视角定义
  • 3.1.2 按照所研究的网络层次定义
  • 3.1.3 本文战略网络的内涵界定
  • 3.2 战略网络的层次性分析
  • 3.3 战略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
  • 3.3.1 网络目标
  • 3.3.2 网络定位
  • 3.3.3 网络战略
  • 3.3.4 网络节点
  • 3.3.5 网络联结
  • 3.3.6 网络机制
  • 3.3.7 网络平台
  • 3.4 战略网络的类型
  • 3.4.1 开放型网络
  • 3.4.2 封闭型网络
  • 3.4.3 可渗透型网络
  • 3.5 战略网络系统的功能分析
  • 3.5.1 战略合作
  • 3.5.2 网络通道
  • 3.5.3 优势互补
  • 3.5.4 网络沟通
  • 3.5.5 网络自组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略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交易成本经济学
  • 4.2 资源依赖理论
  • 4.3 战略选择理论
  • 4.4 组织学习理论
  • 4.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6 制度理论
  • 4.7 上述理论解释的述评
  • 第5章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构建过程
  • 5.1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竞争优势来源
  • 5.1.1 战略网络内在性竞争优势
  • 5.1.2 战略网络动态性竞争优势
  • 5.1.3 整合两种竞争优势的动态机制
  • 5.2 构建战略网络的动态能力
  • 5.2.1 战略网络动态能力的特殊属性
  • 5.2.2 企业网络能力
  • 5.3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构建原则
  • 5.3.1 网络关系的多样性原则
  • 5.3.2 市场关系、层级关系和网络关系间匹配性原则
  • 5.3.3 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平衡性原则
  • 5.3.4 弱联系和强联系的均衡性原则
  • 5.3.5 本土网络和国际网络的互补性原则
  • 5.3.6 网络治理的开放性原则
  • 5.4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管理框架
  • 5.4.1 内外部环境扫描
  • 5.4.2 战略网络目标的选择
  • 5.4.3 战略网络定位
  • 5.4.4 战略网络战略
  • 5.4.5 战略关系配置
  • 5.4.6 战略网络平台
  • 5.4.7 战略网络绩效与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网络中合作伙伴的选择
  • 6.1 传统的合作伙伴选择
  • 6.2 伙伴选择方法的转变动因
  • 6.3 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
  • 6.3.1 互补性
  • 6.3.2 兼容性
  • 6.3.3 相互信任
  • 6.3.4 双赢理念
  • 6.3.5 相互依赖
  • 6.4 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
  • 6.4.1 问题的描述
  • 6.4.2 静态评价阶段条件
  • 6.4.3 动态评价阶段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略网络合作的形成与演化的机理
  • 7.1 战略网络中双边合作的产生机理
  • 7.1.1 标准囚徒困境模型
  • 7.1.2 修正囚徒困境模型
  • 7.1.3 厨师困境模型
  • 7.1.4 战略网络中二元合作产生条件
  • 7.2 信任对战略网络中合作行为产生的影响机制
  • 7.2.1 信任与合作形成的关系
  • 7.2.2 企业个体行为的自我约束
  • 7.2.3 信任的可靠性保证
  • 7.3 战略网络群体合作的形成机理
  • 7.3.1 双边合作在群体中的演进
  • 7.3.2 战略网络群体合作的困境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战略网络治理问题
  • 8.1 战略网络治理的特点
  • 8.1.1 独立性与整体性的整合
  • 8.1.2 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 8.2 战略网络治理的实质——关系性交易引致的嵌入结构
  • 8.2.1 战略网络中的关系性交易
  • 8.2.2 战略网络关系性交易引致的嵌入结构
  • 8.3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战略网络治理机制
  • 8.3.1 战略网络的动力机制
  • 8.3.2 战略网络的学习机制
  • 8.3.3 战略网络的匹配机制
  • 8.3.4 战略网络的信任机制
  • 8.3.5 战略网络的示范机制
  • 8.3.6 战略网络的激励机制
  • 8.4 规范对战略网络治理的引导
  • 8.4.1 规范的定义及作用
  • 8.4.2 战略网络中规范的形成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东软集团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实践
  • 9.1 东软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9.1.1 东软集团简介
  • 9.1.2 东软集团发展历程
  • 9.1.3 东软股东结构和主要业务
  • 9.2 软件产业分析
  • 9.3 东软的战略网络构建
  • 9.3.1 东软的战略网络结构
  • 9.3.2 东软的战略网络目标
  • 9.3.3 战略的网络定位
  • 9.3.4 东软的网络能力
  • 9.3.5 东软的网络战略
  • 9.3.6 东软的战略网络平台
  • 9.4 东软的战略网络治理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营销网络构建及管理问题探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1)
    • [2].利用模拟软件改进中职网络构建课程教学的探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20)
    • [3].高三数学有效复习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 中学数学杂志 2017(09)
    • [4].多元构建,优化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J]. 学苑教育 2017(18)
    • [5].安全网络构建中防火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6(01)
    • [6].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治理行动者网络构建[J]. 新视野 2020(01)
    • [7].员工为什么热衷于构建职场关系网络——基于特质激发理论的实证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6)
    • [8].12315消费维权网络构建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20)
    • [9].节能背景下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 物流技术 2015(07)
    • [10].浅析《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的开设[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11)
    • [11].寒淫致病及附子干预的转录组生物学网络构建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05)
    • [12].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构建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7)
    • [13].面向岗位的网络构建实习方案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4)
    • [14].浙江省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网络构建的SWOT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11(06)
    • [15].基于位置的机构合作网络构建方法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20(01)
    • [16].浅析《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的开设[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03)
    • [17].中职《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03)
    • [18].基于工作过程的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课程设计探讨[J]. 新课程(教研) 2011(06)
    • [19].福建省产业集群跨区域网络构建概况分析[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 [20].基于我国当代制度特征的创业网络构建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4(15)
    • [21].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学习网络构建策略[J]. 科技经济市场 2011(11)
    • [22].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关系网络构建[J]. 阅江学刊 2020(01)
    • [23].基于GIS的海岛游憩网络构建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0)
    • [24].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的角色定位及路径选择[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2)
    • [25].浅析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构建[J]. 学周刊 2015(19)
    • [26].创新型企业创新网络构建及其治理研究[J]. 特区经济 2009(01)
    • [27].浅析微型无人茶店的计算机系统化网络构建[J]. 福建茶叶 2018(11)
    • [28].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构建及其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6(25)
    • [29].利用计算机网络构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实践探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07)
    • [30].民航旅客社会网络构建方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3(06)

    标签:;  ;  ;  ;  ;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战略网络构建与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