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表演、创新与传承 ——以广西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民族文化的表演、创新与传承 ——以广西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广西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为调查点,采用人类学传统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田野工作方法,通过考察该村的旅游发展情况,了解东兴伯庄旅游度假村工作队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其与游客的全程接待过程,获悉民族旅游地人民的工作方式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变迁、社区整合问题的资料,发掘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展演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中的积极因素,寻找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核心价值;探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与乡村社区建设相结合的旅游模式。本研究以东兴屯芦笙队的文化展演为切入点,采用主位和客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传统民族志记录为主,在分析与研究过程中加入自己对有关问题的思考,力求在吸取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文化展演让传统文化在外在环境、条件刺激下,产生文化复兴,甚至产生文化的再创造、重构与整合,从而实现在发展中保护传统文化的符合自然辩证规律的文化发展路子,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自救的途径之一。二是民族文化展演是人们对自身及其外在环境的重新认识、控制和改造的一种现代参与方式,反映了民族地区人们对自己文化进行利用、改造的实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原因
  • (二) 文献回顾
  • 1. 国内外关于旅游的研究现状及水平
  • 2. 关于文化展演研究的一些著作及理论
  • (三)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理论、意义和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理论及意义
  • 4. 研究方法及视角
  • 二、田野工作点的背景材料
  • (一) 融水县概况
  • 1. 融水镇概况
  • 2. 香粉乡概况
  • (二) 工作点背景
  • 1. 卜令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点简介
  • 2. 电站旁的旅游点简介
  • 3. 东兴伯庄旅游度假村简介
  • 三、雨卜村东兴伯庄旅游度假村调查
  • (一) 旅游图像表述
  • 1. 旅游图像总述
  • 2. 旅游图像分述
  • (二) 旅游楼的内部人员组织结构及日常管理
  • 1. 组织结构
  • 2. 日常管理
  • (三) 古龙坡大型传统坡会活动:传统文化精华的展演
  • 1. 古龙坡会活动简介
  • 2. 旅游楼文化展演与坡会活动的差异与联系
  • 四、芦笙表演队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 (一) 文化展演的性质、特点
  • (二) 文化展演的功能
  • 五、雨卜村文化表演的意义
  • 六、民族旅游对村庄社区整合的意义
  • (一) 多种力量伸入村庄整合发展
  • (二) 旅游点对社区整合的影响
  • (三) 问题探讨
  • 1. 文化“真实性”问题
  • 2. 文化“商品化”问题
  • 七、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香粉乡雨卜村落社区图
  • 附录二:雨卜村资源分布图
  • 附录三:协议书
  • 附录四:融水县苗都旅行社
  • 附录五:东兴屯芦笙表演队的节目单
  • 附录六:芦笙表演队与邻村的联欢活动的开支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民族文化的表演、创新与传承 ——以广西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