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

谭诗平高明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223600

【摘要】目的:探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24例患者没有出现严重感染,2例患者手术切口出现少量渗液,在给予换药后,患者甲级痊愈。24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复位优良率达到91.67%,临床治疗优良率是7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良好,需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全身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97-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ofunstablepelvicfracturesofacetabulumfracturessurgicaltreatmentcurativeeffect.Methods:betweenJanuary2013andJune2015toourhospitalinthe24casesofunstablepelvicfracturecombinedacetabulumfracturepatient,throughtheanalysisofclinicaldataofpatientswithretrospectiveanalysis.Results:aftertreatment,24patientswithoutsevereinfection,2casesofpatientswithincisionappearasmallamountofdrainage,aftergivingtreatment,patientswithclassahealing.Isgood,24patientsfracturereductionwas91.67%,therateofgoodclinicaltreatmentis75%.Conclusion:unstablepelvicfracturesofacetabulumfracturessurgicaltreatmentcurativeeffectisgood,needmedicalpersonnelwiththepatient'sgeneralcondition.

【Keywords】unstablepelvicfracturesacetabulumfractures;Surgical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旦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1]患者处理不及时或者是处理不当,会大大增加患者的创伤性关节炎与残疾的发生率。随着我国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手术治疗技能与内固定材料得到很大发展,有文献资料[2]指出: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以探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现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救治的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均通过X线摄片确诊。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6例,患者年龄最大是60岁,最小是15岁,平均是(31.2±1.8)岁,受伤与手术之间间隔5—14d,平均是(5.6±2.4)d。致伤原因如下:14例车祸挤压伤,6例高处坠落伤、4例压砸伤。16例患者合并休克,6例合并内脏损伤,8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合并胸腰椎骨折,10例患者合并四肢骨折,12例患者伴有髋关节中心性脱位,4例患者坐骨神经损伤。

1.2方法患者一入院,若患者合并脑外伤与失血性休克,医务人员需先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与合并伤进行处理,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医务人员需对患侧下肢骨开展牵引;伴有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的患者,医务人员需增加患者患侧髋关节转子的牵引;伴有髋关节脱位的患者需在麻醉后开展闭合复位,并利用螺钉、钢丝捆绑、复位钳挤压等进行固定。患者选择全麻或者是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通过侧卧位或者是仰卧位,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抗生素,并进行导尿管的留置。24例患者中,6例患者经髂腹股沟入路,14例患者经髂腹股沟+Gibson入路,在患者骨折部位复位后,通过螺钉与钛钢板进行固定。术后,患者切口需进行2—3d的引流,并给予患者7—10d的抗生素,等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次进行骨盆X片的拍摄,若患者的复位较为满意,可在术后7d,患者半靠位,并进行静力性肌肉功能的锻炼与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4—6周,患者均开展屈伸髋关节的功能锻炼;8—12周后,患者可扶拐下地训练;16周后可自行行走锻炼。

1.3疗效判定标准(1)通过MattaX线对患者复位进行评估。术后,患者骨盆X线摄片中,患者的骨折移位分离距离低于4mm,为优,术后,患者骨盆X线摄片中,患者的骨折移位分离距离在4—10mm之间,为良;术后,患者骨盆X线摄片中,患者的骨折移位分离距离在10—20mm之间,为可。(2)通过Postel评分系统与MerledAubigne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行走、疼痛程度等进行评分,优秀:18分;良:15—17分;一般:13—14分;差低于13分。

2结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见严重感染患者,仅2例患者的手术伤口存在少量渗液,在换药处理后,痊愈,手术切口愈合属于甲级愈合,需继续进行随访。24例患者对于骨折复位较为满意,骨盆环未见畸形或者是重建钢板断裂、松动等不良现象,患者骨折愈合良好。24例患者中,12例优,10例良,2例可,复位优良率是91.67%。术后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优,12例患者良,4例患者一般,2例患者差,优良率为75%。

3讨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严重的一种骨折损伤,主要是受到暴力直接挤压患者骨盆造成的,患者两侧骨折脱位与耻骨分离等对患者骨盆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破坏,因此才被命名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大部分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均合并其他损伤,例如脑外伤、失血性休克等,一旦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死亡。

在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的骨盆X线片、体格检查与病史等评估患者的骨盆损伤,并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暴利挤压或者是冲击的外伤史、局部肿胀或是疼痛等,以帮助医务人员为患者选择最理想的手术入路。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最佳时机是受伤后4—7d,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处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合并症。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医务人员需在抢救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治疗;合并膀胱破裂的患者,不仅需进行膀胱修补术,而且还需进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4]。

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4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探究活动,治疗后,24例患者的复位优良率为91.67%,治疗优良率为75%。与何文奇[5]等人的探究结果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医务人员需在术前对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并为患者选择最理想的手术入路,处理严重并发症,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新宝,杨明辉,朱仕文等.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7):619-624.

[2]席学义.28例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3):297-298.

[3]王陶,王军,李宗原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2):1069-1071.

[4]黎松波,刘先银,郭建恩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26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2):174-176.

[5]何文奇,李成山.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5):113-113.

标签:;  ;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