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我国实现以生态导向为新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取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审视梳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态智慧、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基于“生态”内涵分析的前提下,尝试对生态大学建设的体系内容进行理论上的初步构建;重点论述了生态大学建设的校园自然环境、生态文化及组织管理等实体内容;进而围绕现代“生态人”培养目标,探寻生态大学建设的时代价值。并且,围绕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构筑高校新型发展范式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生态大学的内涵是深刻的,它不仅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未来趋向的积极探索,并且符合我国新世纪人才成长的现实需要。在不断加深对其研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促进高校可持续、创新性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论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生态大学建设的现实背景
  • 1.1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演进阶段
  • 1.1.1 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
  • 1.1.2 农业文明对是人类自然进行探索的发展系统
  • 1.1.3 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的发展系统
  • 1.2 生态文明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趋向
  • 1.2.1 生态文明是应对全球严重环境危机的产物
  • 1.2.2 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
  • 1.2.3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系统
  • 1.3 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大学的出现
  • 1.3.1 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催生的客观产物
  • 1.3.2 生态大学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升华
  • 1.3.3 生态大学是实现和谐教育的理想状态
  • 2 生态大学建设的思想资源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
  • 2.1.1 儒学文化的生态观
  • 2.1.2 道家文化的生态观
  • 2.1.3 佛家文化的生态观
  • 2.2 现代西方的生态伦理学
  • 2.2.1 人类中心主义
  • 2.2.2 动物解放/权利论
  • 2.2.3 生态中心主义
  • 2.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 2.3.1 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思想
  • 2.3.2 人化的自然思想
  • 2.3.3 人类同自然界“和解”的思想
  • 3 生态大学建设的理性构思
  • 3.1 生态大学建设目标确定
  • 3.1.1 培养现代人具有的“生态”理念
  • 3.1.2 构建高等教育生态化的运行机制
  • 3.1.3 探索现代化生态大学的发展模式
  • 3.2 生态大学物质环境建设
  • 3.2.1 生态大学的校园自然环境
  • 3.2.2 生态大学周边的社会环境
  • 3.2.3 生态大学的共生发展环境
  • 3.3 生态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 3.3.1 生态大学科学精神的传递
  • 3.3.2 生态大学人文精神的宣扬
  • 3.3.3 生态大学生态文化的培育
  • 3.4 生态大学教育管理建设
  • 3.4.1 树立生态化的教育发展观念
  • 3.4.2 构建生态化的教学课程体系
  • 3.4.3 优化生态大学的组织管理系统
  • 4 生态大学建设的当代价值
  • 4.1 培养现代生态人的价值取向
  • 4.1.1 培养现代生态人的价值目标
  • 4.1.2 培养现代生态人的价值追求
  • 4.1.3 培养现代生态人的价值意义
  • 4.2 推进现代大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 4.2.1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
  • 4.2.2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向
  • 4.2.3 符合新时代人才成长的现实需要
  • 4.3 成为高等教育创新的发展范式
  • 4.3.1 实现生态理念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 4.3.2 提升人的素质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4.3.3 成为现代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民国时期大学精神对新时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价值[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要不要建企业大学?—关于企业大学建设的几个误区与辨析[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03)
    • [3].中国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中国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20(02)
    • [4].“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制度环境与资源依赖[J]. 山东高等教育 2020(01)
    • [5].疫情期间湖北民营企业自救分析——以湖北Z公司企业大学建设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13)
    • [6].制度规约与一般高校生存——读《重点大学建设对一般高校发展的影响》[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示范与带动:“双一流”建设对一般高校的影响——读《重点大学建设对一般高校发展的影响》有感[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 [8].我国学习型大学建设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 科技和产业 2016(12)
    • [9].云南沿边高校发展策略刍议——基于国门大学建设、转型发展等问题的思考[J]. 普洱学院学报 2017(01)
    • [10].我国重点大学建设的渐进模式[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5)
    • [11].综合性大学建设一流农业学科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7)
    • [12].“双一流”征途上的高原与高峰——中央民族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侧记[J]. 中国民族 2017(07)
    • [13].“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国门大学建设发展的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4].国内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J]. 医学教育管理 2017(05)
    • [15].竞争性营销: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应然理念转向[J]. 宜宾学院学报 2017(08)
    • [16].论“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性——以黄宗羲的“学校观”为视角[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 [17].河南大学:实施百年名校振兴计划 努力做好“双一流”大学建设[J]. 河南教育(高教) 2017(09)
    • [18].北京市依托大学建设产业园基础政策研究[J]. 商 2016(25)
    • [19].老年大学建设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15)
    • [20].带您走近“双一流”大学建设[J]. 考试与招生 2016(11)
    • [21].東莞理工學院[J]. 山西教育(招考) 2017(Z2)
    • [22].对保山学院的国门大学建设发展思考[J]. 参花(下) 2017(08)
    • [23].大学的精神尺度[J]. 教育 2017(31)
    • [24].“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大学生众创空间的构建[J]. 学苑教育 2017(20)
    • [25].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强化使命担当,凸显特色优势,加快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步伐[J]. 河南教育(高教) 2020(10)
    • [26].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探析:基于健康本源理论视角[J]. 林区教学 2020(11)
    • [27].21世纪德国“卓越计划”及其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8)
    • [28].德国卓越大学建设——“卓越计划”到“卓越战略”的异同对比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9)
    • [29].“为了残疾生命的重建——康复大学建设研讨会”综述[J]. 残疾人研究 2019(02)
    • [30].抓好党建促进“双一流”大学建设[J]. 社会主义论坛 2018(02)

    标签:;  ;  ;  ;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大学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