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

河内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

论文摘要

区域环境中出现敏感地带是自然条件和长期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敏感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之一,环境敏感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围绕这一目的,本论对河内城市进行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本文主要以“城市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评价——保护与恢复对策——管理方式”为主要路线,对河内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2.本研究在总结城市环境敏感性概念的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因子。在利用德尔非法((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法)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最终建立了河内城市域生态敏感度数据库。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将河内城市区域内的敏感度分为五个等级:低敏感度、比较低敏感度、中敏感度、较高敏感度、高敏感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等级敏感区域的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设建议。3.在总结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①高度概括并梳理了河内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归纳与提炼河内城市特色与个性。在一定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下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并使得在城市保护中得到应当的保护、展示与再利用。②据此对河内城市重要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空间环境以及城市总体特征做出全面客观评析。③运用价值评价论与文化生态保护论,对河内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核心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空间环境保护的实证研究,探索有效而切实的城市文化生态保护与恢复途径。4.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不单纯是物质形态问题,更是涵盖广泛的社会、经济与行政管理领域的问题。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立法、融资与决策机制,从战略高度贯彻文化生态保护原则和方法。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河内市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 1.2.1. 自然条件
  • 1.2.2. 经济与社会条件
  • 1.2.3. 城市环境质量概况
  • 1.3. 河内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环境敏感区定义
  • 1.3.3. 保护与恢复的基本概念
  • 1.3.4. 研究范围界定
  • 1.3.5. 研究方法
  • 2. 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情况
  • 2.1.1. 国外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 2.1.2. 越南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 2.1.3. 越南和中国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情况相比
  • 小结
  • 2.2. 生态敏感度指标体系构建
  • 2.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2.2.2. 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 2.2.3. 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2.3. 河内市地域生态敏感度评价
  • 2.3.1. 评价方法
  • 2.3.2. 评价结果
  • 小结
  • 3. 河内市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1.1. 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 3.1.2. 越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紧迫性
  • 3.1.3. 河内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恢复中的面临问题
  • 3.2. 河内市建设发展阶段
  • 3.2.1. 城市发展第一阶段──封建社会时代(1010年-1873年)
  • 3.2.2. 城市发展第二阶段──法国侵占时代(1873年-1954年)
  • 3.2.3. 城市发展第三阶段──解放后至今(1955年至今)
  • 3.3. 城市景观和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的相关概念
  • 3.3.1. 城市景观的概念
  • 3.3.2.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概念
  • 3.4. 河内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框架
  • 3.5. 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恢复研究现状
  • 3.5.1. 国外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历程
  • 3.5.2. 国外实践研究
  • 3.5.3. 国内城市文化景观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历程
  • 3.6. 河内市历史文化景观敏感区评价
  • 3.6.1.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价值评价体系框架与原则
  • 3.6.2. 城市历史建筑评析
  • 3.6.3. 城市历史街区评析
  • 3.6.4. 城市历史空间环境评析
  • 3.6.5. 城市总体特征评析
  • 3.7.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与恢复的对策与方法
  • 3.7.1. 城市总体风貌特色保护
  • 3.7.2. 城市形态控制的技术政策
  • 3.7.3. 城市空间机理控制
  • 3.7.4. 城市绿化特色的生态保护与培育
  • 3.7.5. 城市核心区保护与恢复
  • 3.7.6. 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
  • 3.7.7.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恢复
  • 小结
  • 4. 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管理
  • 4.1. 加强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的科学管理
  • 4.1.1. 城市政府的管理责任
  • 4.1.2. 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管理现状
  • 4.1.3. 国外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恢复管理的经验与特点
  • 4.1.4.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 4.1.5. 加强多学科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建设
  • 4.2. 提升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恢复的公众参与度
  • 4.2.1. 公众参与内涵
  • 4.2.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内的城市发展与挑战[J]. 上海城市规划 2013(06)
    • [2].汉代河内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J]. 中原文化研究 2014(02)
    • [3].河内——初识、认识、见识[J]. 房地产导刊 2009(12)
    • [4].河内轻轨 开启越南轻轨新时代[J]. 一带一路报道 2018(06)
    • [5].亚洲城市点评:从《河内的城市发展与挑战》一文想到的[J]. 上海城市规划 2013(06)
    • [6].河内三宝[J]. 读者(原创版) 2010(03)
    • [7].重返河内,仍是资本家的天堂[J]. 商务旅行 2008(08)
    • [8].河内记忆(上)[J]. 出国与就业 2008(08)
    • [9].河内(Ha Noi)[J]. 青年与社会 2009(04)
    • [10].呼唤的“蓝海”在越南——朝柴公司2008年河内商务会进发“蓝海”[J]. 时代汽车 2008(01)
    • [11].千年古都河内[J]. 百科知识 2010(22)
    • [12].先秦两汉“河内”地域称谓的演变[J]. 殷都学刊 2014(01)
    • [13].乡里秩序中的地方大族——汉魏时代的河内司马氏[J]. 中国史研究 2011(04)
    • [14].绿色交通视角下的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探索[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11)
    • [15].慢行越南,闲逛河内[J]. 青年文学家 2016(04)
    • [16].警惕河内缓兵之计[J]. 领导文萃 2011(21)
    • [17].探索适合自身发展模式——工行河内分行阔步前行[J]. 中国金融家 2011(05)
    • [18].历史·现状·趋势——河内管式住宅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9)
    • [19].河内博物馆 漂浮在水中[J]. 城市环境设计 2013(07)
    • [20].河内[J]. 中国海关 2011(11)
    • [21].“千年古都”河内名胜和街道名称谈[J]. 中国测绘 2010(04)
    • [22].河内的摩托潮[J]. 海燕 2009(06)
    • [23].河内控制权的流转与汉献帝初年的政局演变(190—199)[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4].2015年东盟农业和食品论坛在河内召开[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07)
    • [25].河内,咖啡蘸酱[J]. 食品与生活 2014(03)
    • [26].越南 在河内的街道里迷路[J]. 旅游世界(旅友) 2014(Z1)
    • [27].河内 誓死留守老区[J]. 明日风尚 2010(02)
    • [28].河内老城36街坊[J]. 南方人物周刊 2011(08)
    • [29].在“鸡无路走”的河内[J]. 中学生百科 2019(12)
    • [30].中越认证认可合作论坛在河内举办[J]. 铁道技术监督 2010(08)

    标签:;  ;  ;  ;  

    河内城市环境敏感区保护与恢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