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建立快速而有序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构建有效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国金融业发展进程,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破产)机制。此后不久,中国银监会全面启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起草工作。目前,草案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遗憾的是,在问题银行救助方面,草案除规定了接管、重整程序以外,对其他救助措施并未涉及,尤其对公共资金救助只字未提。立法现状表明,中国对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的重视远远不及银行破产。问题银行的破产与救助应当是一对“孪生兄弟”,问题银行救助法律制度应当与问题银行破产法律制度配套实施。普通企业破产可以没有救助法律制度,但是,银行区别于普通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系统性风险的威胁下,制定了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就绝对不能不制定银行救助法律制度,尤其是在救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在问题银行的所有救助方式中,公共资金救助之所以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动用公共资金救助问题银行最为有效,更重要的是,在救助问题银行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争议的问题全部与公共资金救助有关。也就是说,问题银行救助只要一旦涉及到动用公共资金,争议的问题就全部显现。这些问题包括:其一,救助可能引发更大的道德风险;其二,金融风险货币化导致通货膨胀;其三,金融风险财政化导致财政赤字;其四,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深入研究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有助于弥补银行破产理论中长期被忽视的银行救助理论;在实践中,它能够集中解决与问题银行救助相关的一系列争议,使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在具备合法性的同时,更具合理性。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构建以公共资金救助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立法模式的研究为理论前提。前者决定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理念,后者决定公共资金救助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具体法律规则的表述方式。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可表述为:以中央银行、存款保险机构、财政部各自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为“分散立法”,以救助主体间的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为“统一立法”,法律规则的表述由“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相结合,“权力约束”由程序控制与实体控制相结合的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体系。对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分散立法”的研究以救助主体为主线,分别研究中央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和财政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各法律制度旨在调整各自救助主体公共资金救助权力的行使。在公共资金救助过程中,中央银行以“系统性风险”为救助标准,通过最后贷款的方式为问题银行提供公共资金救助,是预防银行破产的“第一道屏障”;存款保险机构接管“缺乏清偿性”的问题银行,以“成本最小化”为基本原则、以“系统性风险例外”为救助标准,通过营业银行援助的方式为问题银行提供公共资金救助,充当预防银行破产的“第二道屏障”;财政部以维护经济运行稳定为职责,以“成本可回收”为基本原则、以“纳税人权益保护”为理念,恪守救助的“最后手段性”,通过购买股权和问题资产收购的方式为问题银行提供公共资金救助,构成预防银行破产的“最后一道屏障”。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统一立法”的研究以救助主体间的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为内容,通过制定《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权力分配与协调法》,旨在整合各救助主体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使公共资金救助“体系化”,实现公共资金救助效用的最大化。中国应汲取美国公共资金救助立法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建立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信息发布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机构、财政部为救助主体,相互之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体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框架
  • 1.5 难点和创新点
  • 1.5.1 难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的阐释
  • 2.1 问题银行
  • 2.1.1 问题银行的概念
  • 2.1.2 关联概念的比较分析
  • 2.1.3 问题银行的评估
  • 2.2 公共资金
  • 2.2.1 公共资金的传统解释
  • 2.2.2 公共资金的扩展解释
  • 2.3 公共资金救助
  • 2.3.1 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地位
  • 2.3.2 公共资金救助的特殊性分析
  • 2.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必要性分析
  • 第3章 公共资金救助的正当性——理论基础的奠定
  • 3.1 理论的背离——对行为表象的考察
  • 3.1.1 与因果关系理论的背离
  • 3.1.2 与公共财政理论的背离
  • 3.2 理论的契合——对行为宗旨的理解
  • 3.2.1 政治学理论基础:政治管理理论
  • 3.2.2 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冲突理论
  • 3.2.3 经济学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理论
  • 3.2.4 金融学理论基础: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 3.2.5 财政学理论基础:"剩余"公共风险和财政最后支付人理论
  • 3.2.6 法学理论基础:公民权利保护理论
  • 3.3 公共资金救助的宗旨——维护金融系统安全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 第4章 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 4.1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一:公共资金救助行为的法律性质
  • 4.1.1 "权力"行为抑或"权利"行为
  • 4.1.2 "权力约束"理念下的公共资金救助立法
  • 4.2 框架构建的理论前提之二: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模式
  • 4.2.1 立法模式选择的难点和理论突破
  • 4.2.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立法模式的选择
  • 4.2.3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模式的选择
  • 4.3 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
  • 4.3.1 "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相结合的法律框架
  • 4.3.2 "具体规定性"与"抽象规定性"相结合的法律规则表述
  • 第5章 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 5.1 美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发展历程
  • 5.1.1 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的发展
  • 5.1.2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 5.2 中央银行最后贷款的标准——"系统性风险标准"
  • 5.2.1 最后贷款的传统标准
  • 5.2.2 最后贷款的合理标准
  • 5.3 "系统性风险标准"下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更新
  • 5.3.1 贷款的最后手段性
  • 5.3.2 贷款数额和期限
  • 5.3.3 贷款担保
  • 5.3.4 贷款利率
  • 5.4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 5.4.1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5.4.2 中国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立法调整
  • 第6章 营业银行援助:存款保险机构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 6.1 美国存款保险机构营业银行援助的发展历程
  • 6.1.1 1950年以前的发展
  • 6.1.2 1950年以后的发展
  • 6.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 6.2 即时矫正措施:营业银行援助的事前预防
  • 6.2.1 美国现行即时矫正措施的内容解读
  • 6.2.2 失灵的症结——单一资本充足率监管
  • 6.2.3 中国即时矫正措施的立法调整
  • 6.3 营业银行援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成本最小化"和"系统性风险例外"
  • 6.3.1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确立
  • 6.3.2 基本原则和标准的实践
  • 6.4 营业银行援助与问题银行"大而不倒"
  • 6.4.1 关于"大而不倒"的争议
  • 6.4.2 《多德-弗兰克法案》对"大而不倒"争议的解决
  • 6.5 中国营业银行援助法律制度的构建
  • 6.5.1 救助权力的赋予
  • 6.5.2 营业银行援助的地位
  • 6.5.3 救助的标准和基本原则
  • 6.5.4 救助资金的来源
  • 第7章 购买股权和问题资产收购:财政部的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
  • 7.1 美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发展历程
  • 7.1.1 经济大萧条期间的发展
  • 7.1.2 储贷协会危机期间的发展
  • 7.1.3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发展
  • 7.2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法律依据
  • 7.3 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成本可回收"原则和"纳税人权益保护"理念
  • 7.3.1 金融风险财政化、纳税人权益受损与财政部救助
  • 7.3.2 基本原则和理念的确立——以花旗银行救助案为例
  • 7.4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立法调整
  • 7.4.1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存在的法律问题
  • 7.4.2 中国财政部公共资金救助的立法调整
  • 第8章 救助权力分配与协调机制:公共资金救助体系的建立
  • 8.1 "分权理论"与公共资金救助权力的行使
  • 8.2 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 8.2.1 美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 8.2.2 中国公共资金救助的权力分配
  • 8.3 公共资金救助的协调机制
  • 8.3.1 协调机制运作模式的选择
  • 8.3.2 银监会在协调机制中的角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主体的探讨[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2].论国家作为社会救助主体的法律责任[J]. 江海学刊 2016(05)
    • [3].“困难有助”: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5(11)
    • [4].社会救助多元主体的整合路径[J]. 人民论坛 2019(12)
    • [5].以权利义务的平衡为视角解析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6].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 [7].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学习与实践 2013(03)
    • [8].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衔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理论与改革 2013(02)
    • [9].从关爱到权益保护:新时代流浪乞讨治理转向[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10].完善残疾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基于非经济救助视角[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1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救助解析——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20(07)
    • [12].保定市城镇老年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现状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3)
    • [13].完善辽宁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8)
    • [14].中华慈善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J]. 史学月刊 2020(08)
    • [15].公共治理视阈下社会安全事件赔偿与救助主体研究[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16].社会组织与农村贫困主体消除的多元化[J]. 科技和产业 2009(06)
    • [17].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四十年:回顾与前瞻[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 [18].浅析城市流浪乞讨人群的社会救助[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9)
    • [19].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创新研究[J]. 教育探索 2011(07)
    • [20].社会组织在贫助体系中的作用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5)
    • [21].社会救助:现代社会的国家责任[J]. 公法研究 2011(02)
    • [22].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反思与重构[J]. 社会工作 2013(05)
    • [23].论社会救助多主体责任的定位、关系及实现[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3)
    • [24].非政府组织与农村贫困的消除[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 [25].问题金融机构私力救助及其法律制度完善[J]. 武陵学刊 2015(04)
    • [26].高校贫困生救助工作的探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22)
    • [27].金融危机救助中的惩罚制度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8].问题银行救助的权力配置研究——以美国为鉴[J]. 西南金融 2013(05)
    • [29].论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救助[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1)
    • [30].晚清时期社会救助事业的新特点[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  ;  

    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