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

论文题目: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结构工程

作者: 彭晓彤

导师: 顾强

关键词: 内填钢筋混凝土钢框架,半刚性连接,循环荷载,非线性有限元,滞回性能,抗震设计

文献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框架(SRCW)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支撑钢框架结构形式,弥补了传统抗弯钢框架侧向刚度不足的缺点,为采用较为经济的半刚性节点提供了可能,它通过栓钉使钢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使结构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目前国内外对SRCW结构的研究属刚起步阶段,对其受力性能和传力机理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因此系统研究SRCW结构的滞回性能,提出抗震设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为了较为真实地了解SRCW结构的滞回性能并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依据,本文对一榀两层单跨采用半刚性连接的SRCW结构进行了循环加载试验。在试验研究中从整体受力性能、局部受力性能和传力机理三个方面对结构做出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较高的侧向承载力和强度储备;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栓钉(剪力墙)承担80%~90%的侧向荷载。钢框架承担80%~100%的倾覆弯矩。 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建立了非线性的有限元模型,对SRCW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考虑了半刚性连接的刚度,栓钉的数量、强度、布置,剪力墙的配筋及暗柱、暗梁的设置,混凝土的强度标号,剪力墙体的厚度,上部荷载作用等6个因素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了6个系列22个有限元试件,得出了些有益的结论。最后综合了试验和有限元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抗震设计对策和建议。 半刚性连接的SRCW结构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的研究工作为修订国家相关规范,指导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1.绪论

1.1 引言

1.2 SRCW结构的特点

1.3 SRCW结构的研究现状

1.3.1 SRCW结构的试验研究

1.3.2 SRCW结构的理论分析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1.4.2 本文的研究工作

1.5 文章结构

2.SRCW结构循环加载试验方案

2.1 试件原型结构设计

2.1.1 荷载取值

2.1.2 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2.1.3 地震作用组合验算

2.2 试件设计

2.2.1 试件尺寸

2.2.2 剪力墙设计

2.2.3 半刚性连接设计

2.2.4 抗剪栓钉的设计

2.3 试验方案

2.3.1 试验目的

2.3.2 试件描述

2.3.3 试验装置

2.3.4 量测方案

2.3.5 加载方案

2.4 材性试验

2.4.1 钢材材性

2.4.2 混凝土材性

2.4.3 钢筋的材性

2.4.3 栓钉的材性

3.SRCW结构循环加载试验研究

3.1 整体性能评价

3.1.1 试验过程描述

3.1.2 强度和刚度

3.1.3 延性、耗能分析

3.2 结构的局部性能分析

3.2.1 框架柱内力分析

3.2.2 中间梁内力分析

3.2.3 半刚性节点性能分析

3.2.4 剪力墙的变形能力

3.2.5 栓钉分析

3.2.6 界面的滑移和分离

3.3 传力机理

3.3.1 侧向力的分配

3.3.2 倾覆弯矩的分配

4.有限元基本理论及程序验证

4.1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4.1.1 钢框架部分的本构模型

4.1.2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本构模型和强度准则

4.1.3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

4.2 有限元模拟

4.2.1 单元选取

4.2.2 模拟过程

4.3 有限元程序验证

4.3.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循环加载试验

4.3.2 本文SRCW结构的循环加载试验

5.SRCW结构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模拟试件设计

5.1.1 BASE试件

5.1.2 PR系列试件

5.1.3 SN系列试件

5.1.4 BR系列试件

5.1.5 FC系列试件

5.1.6 WT系列试件

5.1.7 VL系列试件

5.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5.2.1 BASE试件

5.2.2 PR系列试件

5.2.3 SN系列试件

5.2.4 BR系列试件

5.2.5 FC系列试件

5.2.6 WT系列试件

5.2.7 VL系列试件

5.3 本章小结

6.结论和抗震设计建议

6.1 结论

6.2 抗震对策和设计建议

6.3 后继工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发布时间: 2006-07-20

参考文献

  • [1].钢结构半刚性连接体系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 完海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 [2].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弹塑性性能及热性能研究[D]. 刘曙.武汉理工大学2005
  • [3].水平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D]. 刘清平.同济大学2006
  • [4].钢框架梁柱弱轴半刚性连接性能研究[D]. 李文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 [5].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D]. 胡习兵.湖南大学2007
  • [6].梁柱半刚性连接的M-θ关系及其对钢框架性能的影响[D]. 卢小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 [7].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 刘高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 [8].基于体系可靠度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 何嘉年.汕头大学2010
  • [9].特高压输电塔半刚性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及结构非线性分析研究[D]. 赵楠.重庆大学2014
  • [10].半刚性连接钢框架设计理论与方法[D]. 刘伟.东南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高层结构钢支撑滞回性能分析及抗震设计对策[D]. 申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
  • [2].钢框架梁柱栓焊刚性连接的滞回性能、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建议[D]. 王万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 [3].钢框架梁柱端板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 郭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
  • [4].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 赵宝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 [5].钢框架半刚性端板连接的静力和抗震性能研究[D]. 施刚.清华大学2005
  • [6].抗震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 刘清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 [7].多层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王秀丽.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  

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