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析

湖南省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析

论文摘要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科学技术弱、经营规模小、生产者素质不高、地区差异明显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以单一要素投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视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才是科学的、经济的、可持续的。为此,本文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1985—2008年湖南省各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湖南省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并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影响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长短期因素及其影响力度。得到的基本观点是:一、湖南省在1985—2008年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幅不大,而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带来的增长几乎为零;二、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性差异较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规模、支农制度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性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发现,本文提出通过提升生产者素质、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地区问生产合作、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耕地流转制度、加大支农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式,以提高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解决湖南省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述评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
  • 2.1.2 对全要素生产率不同测度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
  • 2.2.2 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分析
  • 2.3 已有研究述评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论文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4.1 论文的结构
  • 4.2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1 全要素生产率概述
  • 1.1 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概念
  • 1.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
  • 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 3.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知识教育
  • 3.2 经济起飞理论与原始积累
  • 3.3 产业结构理论与工业化市场化
  • 3.4 公共品理论与政府行为
  • 3.5 诱致创新理论与制度安排
  • 3.6 农户行为理论与农户投资
  • 3.7 公共危机理论与农业灾害
  • 4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析方法
  • 1.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 1.2 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收敛性分析
  • 2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 2.1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2.2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 3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 3.1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σ-收敛
  • 3.2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绝对β-收敛
  • 3.3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β-收敛
  • 4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基本假设
  • 2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变量的定义及指标说明
  • 3.2 得到的结果和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提高湖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1.1 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的基本结论
  • 1.2 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量、分解和收敛分析的基本结论
  • 1.3 对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的基本结论
  • 2 国外经验的借鉴
  • 2.1 美国农业生产经验
  • 2.2 日本农业生产经验
  • 3 提高生产率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性建议
  • 3.1 基本思路
  • 3.2 政策性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湖南省各市州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