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库区三门峡水库质量保证体系分析

山西库区三门峡水库质量保证体系分析

一、浅析三门峡水库山西库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斌,武志兰[1](2021)在《三门峡库区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根据黄河三门峡库区山西侧,库岸土质松散,抗冲能力差,主流变化频繁,在水流、波浪的冲击下,曾经发生过坍塌的情况,文章分析了库区工程运行中存在上段河道整治工程不完善、中下段护岸工程少、水库水位骤降引起的工程问题,提出了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建设防冲防浪工程的对策,对控制库区上段的河势变化,减少已建工程脱流、滩岸坍塌等不利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雪[2](2021)在《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综合治理黄河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了确保黄河治理工程的实施,中国政府争取到苏联的技术援助,并以苏联的治河理念为指导。有关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而这段被尘封的历史本身,既直接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同时还记刻下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对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是通过社会调研及主要运用史料学的方法,在档案和各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林业、农业等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将该时期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的历史活动、苏联理念对中国治黄的影响、苏联援助治黄的意义和问题等内容作为考察视角,以对中国黄河治理史、中苏关系史等进行拓展性与深入性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中的苏联援助研究,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整理与探讨,并从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始终受到中苏关系发展与变化的影响。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是苏联对中国治理黄河提供援助的重要前提,而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给予中国治理黄河的援助半途而废的根本因素。中苏关系的恶化不仅导致了苏联援助中国治理黄河工作的中断,而且直接影响到当时黄河综合治理规划目标的实现。

吴凌志[3](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研究表明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武菲[4](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姚歌[5](2019)在《多因素驱动下多沙河流梯级水库健康评价 ——以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兴建水库是人工调节水沙分布的手段,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蓄水调沙,对合理分配水资源,弥补水资源匮乏及供需不平衡,高效利用江河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江河上的水库数量众多、相隔距离远近不一,仅对单独的水库健康和功能恢复进行研究已经不能和现阶段的水库实际情况相匹配。因此,本文对汾河上游相距仅80km的梯级水库——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构建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总结了多沙河流水库的特点及现状,根据多沙河流水库的功能和影响,以及水库与上下游河道的联系,凝练了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新定义,阐明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内涵,总结提炼影响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主要因素,并由此构建出包含水库结构安全、上下游河段健康、社会服务效益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四个方面的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健康状态划分为理想状态、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变五个等级。(2)赋权方法的优化本文应用主观赋权法(AHP),客观赋权法(EWM)和主客观综合赋权法(AHP-EWM、AHP-Cloud、AHP-EWM-Cloud)对多沙河流水库进行权重分析。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权重验证方法,确定五种赋权方法的闵式距离。结果表明,AHP-EWM-Cloud法既考虑实测数据的客观存在,又考虑决策者的主观意识,是水库健康评价最优的赋权方法。(3)梯级水库健康评价根据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模型,以及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的多年实测资料,基于云模型和梯形分布的隶属度函数,运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吻合。由于云模型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能够削弱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且兼具随机性和模糊性,因此认为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是最适用的评价方法。(4)水库健康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汾河水库现阶段处于健康状态,但其健康值偏低,健康状况的下滑不容忽视,且泥沙淤积是导致汾河水库健康下滑的主因,在入库水沙日趋减少的现状下,应消除泥沙淤积带来的影响。汾河二库由于运行时间短,其健康状态良好,上级水库对其的人工调控成为影响汾河二库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影响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健康的不同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和办法,为水库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陈威[6](2017)在《黄河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段河道有效治理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以黄河潼三段河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现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出科学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探索新模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完善水法规体系、增强水法律意识、加强水行政执法等,进一步规范了黄河潼三段河道治理行为,保障了黄河库区居民生活质量,确保河道健康发展、人民财产不受损失。

郑晓光[7](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豫政办[2017]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年)》《南水北

陈启文[9](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表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马禹锟[10](2013)在《渭河下游渭南段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安澜工程就是我们日常所指的防洪工程,安澜工程项目管理即防洪工程项目管理。安澜工程项目符合工程项目概念的所有要素,又有着既与项目定义一致,又有特定延伸的特性同异性。所以产生分析研究他的必要,搞清楚“项目”定义当中基本要素的符合项,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关注其延伸项基本内容和延伸趋向,以利于安澜工程项目管理和项目延伸管理——安澜工程管理。安澜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是安澜工程顺利建设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会形成工程设施失修积病成险。因此,进一步推进安澜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安澜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势在必行。安澜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管理主体下对工程的费用、质量、进度进行的全面管理。本文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渭河渭南段安澜工程为例,以项目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角度,分析安澜工程的公益性和不同于其他项目的非经营性性质,按照项目管理的一般理念分析安澜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现状、特点,指出目前我省渭河流域安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重点分析公益性安澜项目后时代延伸功能维护的必要及其管理的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省渭河流域安澜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本文以社会公益性质的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从可研、规划、立项直至实施过程中实际做法的管理技术分析为基本表述,概要陈述经济评价、项目成本、项目风险、项目时间等方面的项目管理特性,进一步引申出安澜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的后时代管理特性。结合实际分析安澜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针对安澜工程的后时代管理特性提出完善意见。以安澜工程项目概念定义的后时代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功能维护、作用保障、行政支撑等方面社会需求为重点分析阐述,通过重点分析探讨项目后时代的功能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拓展、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等管理需求,研究渭河安澜工程后时代项目管理体系,从而最终给出最适合我省渭河流域安澜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

二、浅析三门峡水库山西库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三门峡水库山西库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三门峡库区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库区治理工程概况
2 存在问题
    2.1 上段河道整治工程不完善
    2.2 中下段护岸工程少
    2.3 水库水位骤降引起的工程问题
3 解决对策
    3.1 建设河道整治工程
    3.2 建设防冲防浪工程
4 结论

(2)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友好发展
    第二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治理黄河的启动
    第一节 治理黄河的历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黄河问题
    第三节 国家治理黄河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黄河综合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治理黄河中苏联援助的内容
    第一节 中国提出援助治理黄河的请求
    第二节 苏联决定援助中国治理黄河
    第三节 苏联援华专家的保障条件
    第四节 苏联援助治黄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苏联专家撤走后的黄河治理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与问题
    第一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成果
    第二节 苏联援助治理黄河的问题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辞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多因素驱动下多沙河流梯级水库健康评价 ——以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内涵与表征
    3.1 多沙河流水库
    3.2 多沙河流水库的影响因素
    3.3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内涵
    3.4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4.1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4.2 多沙河流水库健康评价标准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梯级水库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AHP)
    5.2 客观赋权法—熵权法(EWM)
    5.3 综合赋权法
    5.4 五种赋权方法的权重结果分析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梯级水库健康评价
    6.1 指标层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6.2 模糊综合评价
    6.3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权重验证及权重分析
    6.4 评价结果分析
    6.5 治理保护对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参与的科研项目

(6)黄河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段河道有效治理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黄河潼三段河道管理现状
2 黄河潼三段河道有效治理策略
    2.1 实施科学化管理
        2.1.1 探索新模式
        2.1.2 完善规章制度
        2.1.3 提高管理质量
    2.2 强力推进依法治水
        2.2.1 完善水法规体系
        2.2.2 增强水法律意识
        2.2.3 加强水行政执法
3 结语

(7)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渭河下游渭南段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澜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
    2.1 项目及项目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素
        2.1.1 项目的概念及要素
        2.1.2 项目管理的概念及要素
    2.2 安澜工程项目与管理的概念及要素
    2.3 安澜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2.3.1 正确选择项目组织机构类型
        2.3.2 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
        2.3.3 工程项目进度的管理
        2.3.4 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第三章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3.1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概述
        3.1.1 安澜工程项目投资背景
        3.1.2 安澜工程项目的特性
    3.2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的管理
        3.2.1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的管理机制
        3.2.2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的投资机制
        3.2.3 渭河安澜工程管理体系梳理
    3.3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归因
        3.3.1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在安澜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案例研究
    4.1 项目施工的具体任务
    4.2 项目管理模式
    4.3 施工进度管理
        4.3.1 工程工期
        4.3.2 施工进度计划
        4.3.3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4 施工质量管理
        4.4.1 施工质量组织机构
        4.4.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4.4.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5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在安澜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第五章 提高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5.1 建立完善的渭河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5.1.1 理顺项目管理体制
        5.1.2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5.1.3 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周期
        5.1.4 协调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之间的问题
        5.1.5 协调工程造价与工程进度之间的问题
    5.2 进一步拓展渭河安澜工程数字信息化空间
        5.2.1 建设目标、任务及原则
    5.3 渭河安澜工程后时代管理体系的规范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浅析三门峡水库山西库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门峡库区治理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J]. 王智斌,武志兰. 山西水利, 2021(06)
  • [2]20世纪50年代黄河治理中的苏联援助[D]. 赵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多因素驱动下多沙河流梯级水库健康评价 ——以汾河水库和汾河二库为例[D]. 姚歌.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6]黄河潼关至三门峡大坝段河道有效治理的策略研究[J]. 陈威. 山西水利科技, 2017(03)
  • [7]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8)
  • [9]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10]渭河下游渭南段安澜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研究[D]. 马禹锟.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山西库区三门峡水库质量保证体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