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与房颤的关系及Ang Ⅱ的作用

人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与房颤的关系及Ang Ⅱ的作用

论文题目: 人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与房颤的关系及Ang Ⅱ的作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张殿新

导师: 黄岚

关键词: 心房颤动,心房电重构,心房结构重构,钾通道,钙通道,血管紧张素,替米沙坦,心房肌细胞,膜片钳术,钙离子

文献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复杂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并成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使患者残率、致死率增加,因而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研究重点,也是心律失常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疗法和近十几年来开展的介入疗法和新的手术方法,但其效果有限,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得不到明显的改观。为此,加深对房颤机制的认识,针对病理基础寻求治疗手段是当前房颤研究的重点,其中对心房重构(包括心房电重构与心房解剖重构)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使我们发现房颤的更深层次的机制,从而找到解决房颤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人们观察到房颤具有自身延续性,慢性持续性房颤常由多次的阵发性房颤做为先导,房颤终止以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与房颤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1995 年Wijffels等在山羊模型上发现,随着快速心房刺激时间的延长,有效不应期(AERP)进行性缩短,房颤的诱发率明显增高,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即房颤本身可诱发心房的电生理改变,使房颤容易发生和持续,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心房电重构(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AER),主要表现为有效不应期缩短和有效不应期频率适应不良。它在房颤的发生、持续及房颤引起的一系列心房功能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持续性房颤产生机制的最新进展,心房电重构为房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对心房电重构不断深入的研究中,人们还发现, 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房的电生理特性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心房收缩功能却需几周甚至数月才能恢复正常。在快速起搏右心室产生心力衰竭后诱发房颤的动物模型中发现,心房有效不应期、房颤波长及其离散度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除了心房电重构之外,还有其它因素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近来研究表明,心房肌细胞在房颤期间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结构变化,即发生了结构重构(atrial anatomical remodeling AAR)。多年来人们对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有关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确切机制仍然不是很明确,临床治疗中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等方面的很多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有必要在房颤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最终解决房颤问题提供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人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与房颤的关系及Ang II 的作用

前言

第一部分 人单个心房肌细胞的急性分离及培养方法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Ang II 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拮抗作用

分题一 Ang II 对正常人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电流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分题二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通道的改变及替米沙坦对其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影响

分题一 血管紧张素II 对人心房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及替米沙坦的拮抗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分题二 替米沙坦干预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人慢性房颤与心房肌组织、细胞结构及连接蛋白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结论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房颤动与心房重构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08

参考文献

  • [1].多西环素减轻慢性间歇缺氧诱发的大鼠心房纤维化[D]. 王卫定.天津医科大学2018
  • [2].TWEAK/FN14致心房重构机制及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研究[D]. 郝丽.山东大学2018
  • [3].缺血对兔心房肌细胞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相关研究[D]. 谷国强.河北医科大学2004
  • [4].4-氨基吡啶阻滞Ito1,IKur对房颤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许纲.天津医科大学2005
  • [5].Ang-(1-7)、AngⅡ、缬沙坦及卡托普利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犬心房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的影响[D]. 代建军.天津医科大学2006
  • [6].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缝隙连接重构的研究[D]. 张卫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
  • [7].快速心房起搏早期兔心房肌电生理重构和维拉帕米作用的实验研究[D]. 马瑞彦.第三军医大学2006
  • [8].培养大鼠心房肌细胞快速起搏早期调控离子通道重构的信号通路研究[D]. 程伟.第三军医大学2006
  • [9].兔慢性心力衰竭心房肌细胞离子重构和分子机制及厄贝沙坦的干预[D]. 罗骏.苏州大学2006
  • [10].慢性心房颤动左心房和肺静脉重构机制的实验研究[D]. 马骁.山东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缝隙连接蛋白在房颤心房肌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机制[D]. 严卉.浙江大学2004
  • [2].慢性心房颤动电重构和结构重构机制的研究[D]. 杨贵荣.山东大学2004
  • [3].慢性房颤心房结构重构和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 朱慧.山东大学2004
  • [4].L型钙通道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在肺静脉源性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刘军.第四军医大学2005
  • [5].慢性房颤病人心房肌组织重构及Ca~(2+)-CaMKⅡ-CREB信号通路的研究[D]. 陈劲进.第三军医大学2005
  • [6].快速心房刺激和房颤电重构的实验研究[D]. 程康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
  • [7].快速心房起搏早期兔心房肌电生理重构和维拉帕米作用的实验研究[D]. 马瑞彦.第三军医大学2006
  • [8].心房颤动右心房结构重构检测方法、机制和药物干预的研究[D]. 白晨.山东大学2007
  • [9].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钙调控蛋白表达及其基因转录的研究[D]. 毛威.浙江大学2007
  • [10].依那普利、依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1-7)对慢性房颤犬模型心房重构的影响[D]. 杨胜荣.天津医科大学2008

标签:;  ;  ;  ;  ;  ;  ;  ;  ;  ;  

人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与房颤的关系及Ang Ⅱ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