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59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论文摘要

利用中国统一使用的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9年从雅安采集、分离获得的6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并利用这66个菌株对5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谱测定。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66个供试菌株鉴定出6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48.48%;次要种群为ZA、ZC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2.39%、15.15%;优势小种为ZB31、ZA31及ZC1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9.70%、10.61%和9.09%。抗谱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抗性表现总体较好,其中抗病频率在70%-80%的共有6个,占所有供试品种的10.17%;抗病频率在80%-90%的共有39个,占供试品种的66.10%;抗病频率在90%以上的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品种粤香占的抗病频率最高,为97.22%。同一品种对不同种群的抗病频率存在差异。对供试的5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穗颈瘟表现免疫、叶瘟1-5级的品种共有6个,占供试品种的10.17%;穗颈瘟1级、叶瘟3-6级的品种共有10个,占供试品种的16.95%,高抗稻瘟病;穗颈瘟3级、叶瘟4-7级的品种共有8个占供试品种的13.56%,抗稻瘟病;穗颈瘟5级,叶瘟4-7级的品种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中感稻瘟病;穗颈瘟7级,叶瘟5-8级的品种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感稻瘟病;穗颈瘟9级,叶瘟6-7级的品种共有7个,占供试品种的11.86%,高感稻瘟病。利用22个鉴别菌株,通过离体接种的方法对上述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瘟基因型推导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品种能够推导出可能含有的抗病基因;18个含有未知抗性基因;11个品种由于抗性基因组成复杂而无法准确推导。在已推导出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中,共有13对不同抗性基因出现。其中,Pik和Pia两对抗性基因的出现频率较高。通过聚类分析(阈值为0.85)可将供试品种按其抗性表现划分为8类,划分结果与抗瘟基因型推导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个品种粤香占及丰优1号进行了抗瘟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粤香占及丰优1号的抗性遗传机制均为细胞核显性遗传。粤香占抗性组成复杂,抗性受3对主效基因控制,结合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其中1对抗性基因可能为Pia,另外2对抗性基因是未知的抗性基因;丰优1号可能含有的2对抗性基因分别为Pik-s和pi19。通过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对15份供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5份供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播始天数99-125天,株高85.4-119.7cm,单株有效穗5.3-16.5穗,千粒重18.46 g-36.26g,穗着粒数72-155粒,结实率46.14%-91.79%,单株实粒重11.04-28.87g,理论产量165.59-433.10kg/亩。表明15份供试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利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病害概述
  • 1.2 稻瘟病的危害
  • 1.3 稻瘟病症状及分类
  • 1.4 稻瘟病菌的病害循环及发病规律
  • 1.5 水稻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分化
  • 1.6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来源
  • 1.6.1 水稻品种的抗性类型划分
  • 1.6.2 水稻抗性基因与稻瘟病菌无毒基因互作
  • 1.6.3 水稻抗性基因研究
  • 1.7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对策
  • 1.7.1 化学防治
  • 1.7.2 生物多样性防治
  • 1.7.3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
  • 1.8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
  • 1.8.1 监测稻瘟病生理小种变化
  • 1.8.2 品种的抗性鉴定
  • 1.8.3 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
  • 2 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供试水稻品种
  • 3.1.2 供试菌株
  • 3.1.3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分析及供试品种抗谱测定
  • 3.2.2 田间抗性鉴定
  • 3.2.3 抗性基因型鉴定
  • 3.2.4 抗性遗传分析
  • 3.2.5 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 4 试验结果
  • 4.1 供试菌株生理小种组成及供试品种的抗瘟性评价
  • 4.1.1 供试单孢菌株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 4.1.2 供试品种抗病频率及田间抗瘟性分析
  • 4.1.3 供试品种对各群的抗病频率
  • 4.2 抗性基因型鉴定
  • 4.2.1 抗性基因推导结果分析
  • 4.2.2 抗性基因型鉴定结果
  • 4.2.3 抗性基因出现频次
  • 4.2.4 供试品种的抗感关系聚类
  • 4.3 遗传分析
  • 4.4 主要农艺性状测定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生理小种分析及抗谱测定
  • 5.2 基因型测定
  • 5.3 遗传分析
  • 5.4 农艺性状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基因水稻抗性基因漂移频率检测的抽样技术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2].城市和农村段河流沉积物中抗性基因分布规律比较分析——以嘉陵江支流西河为例[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宏基因组分析城市休闲水域九山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抗性基因(英文)[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10)
    • [4].冬季天津典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抗性基因物种归属关系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0(02)
    • [5].水环境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5)
    • [6].126份番茄材料的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J]. 中国蔬菜 2016(06)
    • [7].磺胺类抗性基因污染控制及其作用机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20)
    • [8].污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及抗性基因的去除技术[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11)
    • [9].细菌的锌抗性基因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08(02)
    • [10].基于大量质粒序列研究耐药基因与重金属抗性基因共分布[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0(03)
    • [11].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水稻恢复系海恢818的选育与应用[J]. 杂交水稻 2017(01)
    • [12].螺旋霉素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耐药菌和抗性基因的转归特征[J]. 环境科学 2015(09)
    • [13].海参、海胆养殖水体中多抗性细菌抗性基因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 2008(03)
    • [14].纳污河流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相关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6)
    • [15].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5)
    • [16].水环境中抗性基因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17(12)
    • [17].生活污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初步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8].大豆花叶病毒病种粒斑驳抗性基因定位[J]. 大豆科学 2016(04)
    • [19].污水处理厂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其抗性基因污染特征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5(06)
    • [20].胁迫诱导抗性基因转移导致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 2013(07)
    • [21].转抗性基因银中杨生长状况及抗虫性调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3(04)
    • [22].四环素抗性基因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及累积[J]. 环境科学 2013(08)
    • [23].江苏水稻品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鉴定及应用评价[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5)
    • [24].不同抗性基因型玉米对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反应差异[J]. 玉米科学 2012(04)
    • [25].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26].马铃薯根结线虫抗性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12)
    • [27].喹诺酮抗性基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及去除[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3)
    • [28].土壤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星球健康:进展与展望[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2)
    • [29].制药废水中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12)
    • [30].铜尾矿库区土壤重金属及微生物重金属抗性基因空间分异特征[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8)

    标签:;  ;  ;  ;  ;  

    59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