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人口不断增长和资源短缺的双重挑战,实践证明,转基因作物在增加作物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大规模开发生物质能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大力发展转基因农作物将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论文通过收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特别是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典型数据和资料,采用文献调查、政策分析、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发展趋势,归纳了我国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转基因研发现状、安全评价和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通过对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成功推广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及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包括:绪论,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与趋势,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分析,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与管理现状分析,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分析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影响因素,加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的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呈现以下特征:①重要基因的争夺和专利保护日趋激烈,②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③种植国家不断增多,④研发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⑤转基因植物产业蓬勃发展。2、世界转基因植物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①基因挖掘由功能基因向调控基因、基因网络发展,②第二、三代转基因植物更注重复合性状的开发,③着力于规模化培育多基因、安全高效的转基因植物品种。3、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现状与存在问题: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转基因研究涉及作物抗病虫、抗逆、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性状、转雄性不育基因、提高单产等多个性状,转基因作物品系和材料已分别进入安全性评价的不同阶段。我国转基因研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基因较少,②多基因聚合转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③缺少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生物技术产业集团公司;④安全评价体系以及科研和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4、分析我国转基因棉花成功产业化的经验:①根据产业上的热点、难点、重大需求来立项,②上中下游研发精诚合作,企业参与是成功的前提,③国家计划的连续、稳定支持是成功的保障。5、提出加强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的建议:①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②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协作攻关,③建立多渠道的研发资金投入体系,④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监管,促进有序发展,⑤加强科学普及,营造良好氛围,⑥选准突破口,积极而策略地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
  • 1.1.2 转基因植物技术概况
  • 1.1.3 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将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 1.2 国内外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
  • 1.2.1 国外转基因植物研发情况
  • 1.2.2 国内转基因植物研发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转基因植物发展的国际形势与趋势
  • 2.1 转基因植物研发的国际形势
  • 2.1.1 重要基因的争夺和专利保护日趋激烈
  • 2.1.2 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种植国家不断增多
  • 2.1.3 研发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 2.1.4 转基因植物产业蓬勃发展
  • 2.2 世界转基因植物的发展趋势
  • 2.2.1 基因挖掘由功能基因向调控基因、基因网络发展
  • 2.2.2 第二、三代转基因植物更注重复合性状的研发
  • 2.2.3 规模化、多基因、安全高效的转基因植物品种的培育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现状分析
  • 3.1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情况
  • 3.1.1 抗虫转基因水稻
  • 3.1.2 抗病转基因水稻
  • 3.1.3 抗逆境转基因水稻
  • 3.1.4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
  • 3.1.5 改良稻米品质的研究
  • 3.1.6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 3.2 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 3.2.1 抗虫转基因玉米
  • 3.2.2 抗病转基因玉米
  • 3.2.3 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
  • 3.2.4 耐盐、耐旱转基因玉米
  • 3.2.5 抗病毒转基因玉米
  • 3.2.6 高淀粉转基因玉米
  • 3.2.7 高蛋白、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
  • 3.2.8 高植酸酶转基因玉米
  • 3.2.9 营养高效利用转基因玉米
  • 3.3 转基因小麦研究进展
  • 3.3.1 抗赤霉病转基因小麦
  • 3.3.2 抗蚜虫转基因小麦
  • 3.3.3 抗逆转基因小麦
  • 3.3.4 转雄性不育基因小麦
  • 3.3.5 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
  • 3.3.6 改良品质转基因小麦
  • 3.3.7 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
  • 3.4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4.1 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基因较少
  • 3.4.2 多基因聚合转化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 3.4.3 转基因研究经费少、机构多、资源没有做到最优配置
  • 3.4.4 缺少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生物技术产业集团公司
  • 第四章 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与管理现状分析
  • 4.1 国际转基因作物的管理情况
  • 4.1.1 美国模式
  • 4.1.2 欧盟模式
  • 4.1.3 中间模式
  • 4.2 我国转基因安全及管理
  • 4.3 我国管理存在的问题
  • 4.3.1 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
  • 4.3.2 管理法规体系不完善
  • 4.3.3 国家政策取向不明确
  • 4.3.4 国家各个科研及管理部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 第五章 以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分析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影响因素
  • 5.1 研究背景
  • 5.2 安全性评价和品种审定
  • 5.3 产业化背景
  • 5.4 效益分析
  • 5.5 产业化成功因素分析
  • 5.5.1 根据产业上的热点、难点、重大需求来立项
  • 5.5.2 上中下游研发精诚合作,企业参与是成功的前提
  • 5.5.3 国家计划的连续、稳定支持是成功的保障
  • 第六章 加强我国粮食作物转基因研发的建议
  • 6.1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 6.2 组织多部门多学科的协作攻关
  • 6.3 建立多渠道的研发资金投入体系
  • 6.4 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监管,促进有序发展
  • 6.5 加强科学普及,营造良好氛围
  • 6.6 选准突破口,积极而策略地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