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

论文摘要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心理学的学者已经把注意集中于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研究。Kopp最早的工作把婴儿对照顾者的依恋和互惠关系看作是理解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发展中的关键,也在研究自我控制从婴儿的外部特征到儿童的内部特征的转变过程。国内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针对3-5岁正常儿童和成人,而主要集中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的研究在我国尚不多见。这类儿童是否具有延迟满足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如何;以及该能力的培养对其成长是否有意义。基于此,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进行初步探讨在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了实验法与问卷法,在特殊学校选取中度智力落后儿童47名,男女比例相当,以及智龄匹配的正常儿童24名。采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做如下研究:1.对呈现图片刺激与实物刺激的不同情境下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采用三因素3x2x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分别为被试年龄组(低、中、高),性别(男、女),刺激物呈现方式(实物或图片),因变量为被试延迟等待的时间;2.探讨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与智力落后儿童在延迟时间与延迟策略上的差异;3.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存在延迟满足能力,其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年龄对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其中中年级延迟满足时间最长,中年级到高年级延迟时间有所下降,由此可知,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中年级即12~14岁是自我延迟满足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教育和培养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时期。2.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中,性别因素对延迟等待的时间产生影响。女孩相比男孩而言,能够等待更长时间。3.刺激物呈现方式(实物或图片)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能力有显著影响。真实奖励物比图片奖励物延迟时间要短。4.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比较,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时间差异不显著,但延迟策略的使用频次比较少。5.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延迟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相关。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与无意义的策略的使用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而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与注意力转移策略和内心冲突策略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文献综述
  • 1.1.1 自我延迟满足的概念
  • 1.1.2 自我延迟满足的理论
  • 1.1.3 智力落后儿童的特征及其与延迟满足之间的关系
  • 1.1.4 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现有研究
  • 1.1.5 自我延迟满足的影响因素
  • 1.1.6 目前自我延迟满足的研究不足
  • 1.2 本研究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1 尝试了解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发生、发展的特点
  • 1.2.2 有助于促进心理学对中度智力落后群体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
  • 1.2.3 实际应用意义
  • 1.2.4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假设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的选择与分组
  • 2.1.1 被试一
  • 2.1.2 被试二
  • 2.2 研究工具
  • 2.2.1 实验材料
  • 2.2.2 选用问卷
  • 2.3 研究程序
  • 2.3.1 实验准备
  • 2.3.2 预备实验
  • 2.3.3 正式实验
  • 2.3.4 计时与编码
  • 2.3.5 延迟策略的编码
  • 2.3.6 统计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特点
  • 3.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年龄特点
  • 3.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性别特点
  • 3.1.3 刺激物呈现方式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 3.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研究
  • 3.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延迟满足时间的比较
  • 3.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延迟满足策略的比较研究
  • 3.3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
  • 3.3.1 不同教养方式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时间的关系
  • 3.3.2 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使用策略的频率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
  • 4.1.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年龄特点
  • 4.1.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性别特点
  • 4.1.3 刺激物呈现方式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 4.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正常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
  • 4.2.1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 4.2.2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时间的比较
  • 4.2.3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延迟策略的比较
  • 4.3 父母教养方式对智力落后青少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 4.4 教育建议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5.1 研究方法的创新
  • 4.5.2 研究对象上的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7)
    • [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的个案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7)
    • [3].浅谈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训练[J]. 广西教育 2011(22)
    • [4].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于“深”“浅”词义掌握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9)
    • [5].汉字结构方式影响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8(02)
    • [6].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语音轮替训练的个案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01)
    • [7].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于“高”、“矮(低)”词义的理解[J].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5(01)
    • [8].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对“知道”和“会”的认识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 2017(04)
    • [9].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整体优先效应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01)
    • [10].中度智力落后儿童10以内加减法训练的案例分析[J]. 现代特殊教育 2012(03)
    • [11].培养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J]. 广西教育 2013(09)

    标签:;  ;  ;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