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应用

解析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应用

湖南省西湖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410013

摘要: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施工方式,通过“搭积木”的预制方法在工厂内组装完成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这种流水线式的施工方案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渐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由于装配技术的不成熟以及一体化施工的难度较高等原因,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对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提升建筑质量与项目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铝模;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

一、铝模的组成与优点

铝模体系主要由4部分构成,分别是模板支撑系统、模板系统、紧固系统与附件系统,其中,模板系统能够形成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的封闭面,保障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当中能够一次成型。支撑系统则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提升高层建筑楼面与梁底支撑的稳定性。紧固系统能够保障模板成型结构宽度符合有关规定,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不规则变形。附件系统主要是模板之间的连接构件,将单个的模板准确连接为完整的体系。

(一)强度高、重量轻、快支快拆与常规的木模、钢模和胶合板相比较来讲,铝合金模板同时对比传统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具有强较高,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同时使用快支快拆体支撑体系,减少对钢管材料的使用。

(二)施工方便、安全高效工人可花较少时间安装拆除定型模板,比传统模板施工快。不占用塔吊、无需物料平台、所有模板材料通过人工从预留洞传到施工层,克服了传统模板拆装困难,运输完全依赖机械的状况,施工方便。

(三)提升建筑物质量与结构性能铝模板体系,比传统的模板体系垂直结构精度较高,剪力墙和面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平整光滑度,有效满足饰面清水墙施工要求。铝模系统能够实现工厂型材挤出、加工与板面层施工处理。安装前对结构构件模具进行预拼装,及时发现设计未知的碰撞问题,避免因为设计不当所带来的施工失误现象的发生。

(四)周转次数多,分摊成本低铝模的使用时间比较长,能够实现多次周转使用,在正常的施工状态之下,标准板可以进行多次使用,使用次数超过200次,标准支撑和加固体系也能够实现多次利用。

(五)拼装简单整洁,现场形象美观,改善施工环境

铝合金模板整体结构好,便于加固,支撑分布合理,杜绝了爆模确保建筑物质量。铝合金模板的使用改善了以往传统模板施工现场脏、乱、危险的状况,提高了工地整体形象。

(六)节能、低碳、环保、防火性能好

随着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大量减少了城市建筑垃圾,减轻了城市垃圾填埋场地的压力。同时减少了木模胶合板对城市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必然减少树木的砍伐,降低了森林资源破坏,保护了自然面貌,符合人类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理念。相对传统模板的可回收价值,铝合金模板的残值更高。同时铝合金模板体系的材料全部为金属材料,不可燃烧,火灾事故率为零。

二、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难点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施工层中容易产生空间碰撞

装配式建筑与铝膜在施工层上大部分采用的为双排斜撑方式,而装配式建筑墙板的斜撑与铝膜斜撑的空间往往会产生冲突,彼此之间在空间上会产生很大的限制,墙板的斜撑安置容易导致铝膜斜撑缺少安置空间,这样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缺漏个别铝膜斜撑的现象,尤其是在转角或斜撑密集区域,很容易导致爆膜的问题。

(二)加工精度要求低导致效率低、安装困难由于装配式建筑和铝膜两种工艺自身的复杂性,在进行过程中很难考虑到其他的外界因素,因此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膜板的预留螺栓孔尺寸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样会直接导致铝膜后期现场开孔。而预制板在施工时已经存在着土建误差,导致铝膜在已经开孔的下一层仍然无法正确对位,随后就需要重新进行扩孔处理,施工进度也会有所拖延。其次,如果螺栓孔等预留孔洞没有清理干净就进行连接压扣螺栓和预留孔,就会因为偏差过大导致不宜甚至无法安装,最终也会导致外墙连接件安装困难。

(三)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膜的接缝处理难度较大

(1)尺寸偏差问题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与铝膜之间很容易出现尺寸的偏差,因此尤其是在墙板阴角、平台板阴角等尺寸偏差较大的部位,很容易出现纵横向接缝不平直即露缝的现象。

(2)墙底烂根问题如果在铝膜的上下墙体接缝处没有下挂厚度约为2cm的K板和看脚螺栓,很容易出现墙底烂根问题。没有进行上述处理就容易导致背楞间距过大、销钉禁锢太少,铝膜阳角销钉位置在浇筑时就很容易出现空隙,在拆模后则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3)爆模问题。在装配式建筑与铝膜的现浇段中,所采取的一般是PCF形式。这样楼板模板在墙阴角处缺少竖向支撑,就会出现下垂现象,在阳角部分板内下端则会出现大量的爆模现象。

三、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难点解决方案

(一)优化图纸设计解决一体化工艺的施工难点,需要从设计和施工2个角度进行改进。在设计阶段,应结合技术储备情况和厂内设备处理精度对图纸进行重新深化。PC构件的尺寸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安装偏差预留对应的调整空间,提升拼装容错率,考虑设计交圈会议及二次深化,或可以采用BIM技术进行查验斜撑碰撞、PC上预埋件与铝模碰撞问题(利用BIM碰撞分析调节工艺斜撑碰撞位置)。例如,某胶囊旅馆单元预装过程中,项目标准设计为3m,因加工精度限制存在8mm的误差可能,所以图纸在钛合金模板衔接处预留了1cm的空隙用来提升预装单元容错率,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橡胶条等工具进行缝隙填充。减少铝模板支撑压力和斜撑幅度,需要在设计定型前反复计算斜撑指数,尽量让PC构件斜撑幅度和铝模斜撑幅度在拼接过程中互留余地,对墙阴角的模板加装竖向的支撑板,让双向的斜撑角度成45°角。为减少设计纰漏,前期策划务必考虑周全,避免后续工序进一步放大错误。

(二)提升施工验收标准施工阶段的一体化施工优化方案需要将PC墙板上的构件和侧模进行压扣加固,利用事先粘好的双面胶减少浇筑过程中漏浆的可能。如有条件,建筑企业可引进工艺精度较高的铝模配套专用构件压扣。最后,要加强构件铝模进场质量和施工验收力度。实行管理责任制,由专业人员对PC板和铝模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如出现质量标准不达标,可要求现场修补和返厂维修,对钢筋数量和安插位置进行校正,杜绝工序滞后影响整体进度;模板拆除时,要先拆除侧翼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依照施工设计方案对墙体、横梁、楼板按顺序依次拆除;移除模板后必须清理现场,配件和拆下的模板要分类摆放,不得混搭堆放或支撑铝模构件堆放。过程管控措施务必落地,事后应对施工验收结果进行总结,提升构件进场质量和验收标准,加强技术交底。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与铝膜一体化施工工艺将两种复杂的新工艺有机结合,不仅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的质量,改善了很多原有技术的缺陷。尽管两种高难度工艺的结合为整体施工带来不小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正确把握问题所在和成因,对于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加以解决,相信装配式建筑与铝模一体化施工工艺在未来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在建筑行业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秀娴.装配式建筑与铝模加现浇外墙建筑在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07):100-101.

[2]马跃强,石震东,成炜,席金虎,陈豪,瞿燕军.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06):825-827

标签:;  ;  ;  

解析铝模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