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玉米产量的提高只有依靠提高单产来实现,而单产的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手段来完成。科技创新的实质就是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创新。通过材料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路线创新、最后实现产品的创新。新品种选育是产品创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选育出新品种并对其进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形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而发挥措施效益。本项目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育种发展历程与现状、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现状。通过了解这些,使得我们更充分认识到我国玉米育种、栽培及生产与国外存在着差距,为进一步解决存在的不足提供理论基础。2、玉米属天然异花授粉植物,遗传基础杂合,使得玉米育种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1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掌握玉米育种的基本知识,非常有必要梳理玉米育种的基本理论。通过确定育种目标、选择原始材料、实施适当的选择方法、相关的鉴定程序等,最后完成了玉米育种的全部过程。3、作者从1988年到2008年,经过20年育种实践,作为第一选育人育成10个玉米杂交种,分别为辽单30、31、34、565、566、568、573、526、527和辽单青贮529,其中,4个通过国家审定,6个通过辽宁省审定。这些品种育成完全是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结合育种经验来完成的。文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每个品种的选育过程,原始材料的选择思路,采用的选择方法,以及对所利用的选择方法给以后的育种工作带来的启示,总结育种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些对从事育种工作的后人有很大的指导和实践意义。4、结合育种理论与实践,为了使玉米产量、品质、综合抗性及适应性等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玉米超高产育种。超高产育种实质上就是制定的育种目标更高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育种方法及技术路线进行创新。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杂种优势理论指导下,将过于追求单株生产潜力的育种策略转移到依靠群体增产的方向上来,提高杂交种的耐密植性及广泛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等。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形态改良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使高配合力、理想株型与多抗广适三方面有机地结合,遵循循环育种策略来最终实现。在超高产育种实践中,提出了理想株型指标、育种材料的选择、育种方法的创新及异地鉴定技术等。最后论述了开展超高产育种工作以来所取得的进展。5、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辽单565、526和丹玉39作为供试材料,在锦州、阜新和海城三个地点开展5种栽培形式(常规种植、大垄双行种植、宽窄行种植、缩距增密种植和二比空种植)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和7.5万株/hm2)的优化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栽培形式下,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穗部性状的变化,总结提出了3个品种的优化栽培技术:辽单565是一个高产稳产型品种,获得高产的前提条件必须改变种植形式,依靠常规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同时需要扩大密度。至于采用哪一种栽培形式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缩小行距增加密度或大垄双行增加密度来实现,种植密度以6.75-7.5万株/hm2为宜。辽单526株高、穗位偏高,适应性一般,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在辽西采用缩距增密和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密度6.0万株/hm2左右为宜。辽南采用常规种植或大垄双行栽培形式,种植密度以6.0-6.75万株/hm2为宜。丹玉39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品种,对种植形式要求不是非常苛刻,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种植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要想获得高产也需要选择适宜栽培形式和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选用大垄双行、缩距增密和宽窄行栽培形式为宜,种植密度6.0-6.75万株/hm2可获得高产。6、通过育种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加强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最终实现粮食增产等进行了讨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玉米生产概况
  • 1.3 国内外玉米育种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玉米育种现状
  • 1.5 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 1.6 国内外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玉米育种理论
  • 2.1 玉米育种的特殊性
  • 2.2 育种目标
  • 2.3 原始材料选择
  • 2.4 选育方法
  • 2.5 转基因育种
  • 第三章 玉米育种实践
  • 3.1 一环选系的利用
  • 3.2 二环选系的利用
  • 3.3 近缘系间杂交选系的利用
  • 3.4 综合种选系利用
  • 3.5 近期开展的育种工作
  • 第四章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 4.1 超高产育种理论
  • 4.2 超高产育种实践
  • 4.3 超高产育种进展
  • 第五章 玉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关于育种目标
  • 6.2 关于国外种质选系的利用
  • 6.3 国内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 6.4 轮回选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6.5 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
  • 6.6 耐密植育种是今后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 6.7 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 6.8 超高产育种任重而道远
  • 6.9 关于本文中涉及到的品种综述
  • 6.10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浅析[J]. 农业与技术 2016(14)
    • [2].浅谈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0)
    • [3].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05)
    • [4].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演变与策略[J]. 作物杂志 2009(01)
    • [5].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 2008(S1)
    • [6].玉米超高产育种技术途径与方法探讨[J]. 种子 2008(07)
    • [7].浅谈小麦超高产育种现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4(07)
    • [8].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探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5)
    • [9].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及优化栽培技术探究[J]. 北京农业 2015(34)
    • [10].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07)
    • [11].小麦超高产育种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种业 2012(01)
    • [12].玉米超高产育种[J]. 玉米科学 2011(02)
    • [13].关于我国粳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产量目标的思考[J]. 中国稻米 2013(02)
    • [14].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的讨论[J]. 土壤与作物 2014(03)
    • [15].新世纪影响我们的50大农业科技成就[J]. 中国农村科技 2011(01)
    • [16].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与实践[J]. 福建稻麦科技 2009(04)
    • [17].中粳稻镇稻88育种实践的分析与启示[J]. 江西农业学报 2008(11)
    • [18].大豆超高产育种与大豆种业发展问题[J]. 新农业 2011(01)
    • [19].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5)
    • [20].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J]. 山东农业科学 2008(01)
    • [21].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 2008(22)
    • [22].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05)
    • [23].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 2011(06)
    • [24].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与前景[J]. 河南农业 2016(14)
    • [25].云南省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J]. 云南农业科技 2009(S2)
    • [26].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方法的辩证分析[J]. 北方水稻 2008(03)
    • [27].作物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 [28].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9)
    • [29].玉米综合高产攻关技术浅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0)
    • [30].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2)

    标签:;  ;  ;  ;  

    玉米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及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