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

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

论文摘要

选择我国近海的代表性海域:胶州湾、长江口海域、厦门西港、厦门筼筜湖、广东大亚湾和香港海域,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微型硅藻的生态特征和分类学研究,生态学特征研究包括微型硅藻在各代表性海域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组成、细胞数量、时空分布、季节动态以及群集结构;分类学研究包括对各个微型硅藻种类进行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分类特征描述和生态分布研究,获得新种以及我国新记录的科、属、种和变种,另外,选择我国近海海域重要的赤潮原因种:骨条藻和拟菱形藻种类进行模糊种的分类学研究。结果如下:1、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每月采样一次,研究了胶州湾的微型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23属69个种和变种。各季节的优势种组成变化大,周年优势种类是隐秘小环藻Cyclotella cryptica和极小舟形藻Navicula perminuta,其周年细胞数量分别为3.86×104cells/L和3.4×104cells/L,在微型浮游硅藻周年总细胞数量中的占有比例分别为8.41%和7.41%。各季节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变化范围在4~125.6×103cells/L,平均值为3.53×104cells/L。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2006年4月达到最高值(1.26×105cells/L)。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总硅藻细胞数量中的平均占有比例为83.59%。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3.22。2、分别于2002年5月、8月、11月、2003年2月和5月研究了长江口赤潮高发海区的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38属的101个种和变种。玛氏骨条藻是该海域占据绝对优势的种类,最高细胞数量达到1.03×107cells/L,周年细胞数量在微型硅藻周年总细胞数量中的占有比例达到81.41%。微型浮游硅藻的种类数(9.79种)和细胞数量(6.57×105cells/L)都在2003年8月份达到高峰值。在垂直分布上,底层海水中微型硅藻的种类数和细胞数量都高于表层海水。在水平分布上,表层和底层海水中的微型硅藻均主要分布在东经122.5~123o、北纬30~31o附近的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细胞数量在总硅藻细胞数量中的平均占有比例为83.08%。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平均多样性指数H为1.73。3、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每月采样一次,研究了厦门西港的微型浮游硅藻群集,共鉴定微型浮游硅藻48属的143个种和变种。骨条藻是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类,周年细胞数量达到4.21×106cells/L,在微型浮游硅藻周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 微型硅藻的研究意义及我国的研究现状
  • 1.3 硅藻模糊种类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海域的选择
  • 2.2 采样时间和站位分布
  • 2.3 自然样品的采集与藻株的分离、纯化
  • 2.4 样品基本信息
  • 2.5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
  • 3.1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种类名录
  • 3.2 胶州湾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3 长江口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4 厦门港微型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5 广东大亚湾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6 香港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群集的季节动态
  • 3.7 五个海域微型浮游硅藻的对比研究及与以往研究的比较
  • 第四章 我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4.1 微型硅藻的分类学研究
  • 第五章 代表性硅藻模糊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5.1 骨条藻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5.2 拟菱形藻种类的分类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种名索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夏季强降雨对胶州湾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4(02)
    • [2].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生物多样性及水体质量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9)
    • [3].鱼塘浮游硅藻群落的DCA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03)
    • [4].如何采集和处理硅藻[J]. 生命世界 2020(02)
    • [5].赣江流域浮游硅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萍乡学院学报 2015(03)
    • [6].长江口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的年际变化[J]. 海洋与湖沼 2017(02)
    • [7].汝溪河浮游硅藻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J]. 环境科学 2017(08)
    • [8].赣江流域浮游硅藻功能群多样性及其水期演替的驱动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6(05)
    • [9].乌江上游毕节段溶洞地下水浮游硅藻及水质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2)
    • [10].浮游硅藻生物指数法评价赣江水系水质健康状况研究[J]. 江西科学 2015(03)
    • [11].太湖浮游硅藻时空演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4)
    • [12].夏季南极长城湾沿岸海域浮游硅藻群落定量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27)
    • [13].2种浮游硅藻对底栖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4].乌江上游筑坝蓄水后各水库浮游硅藻及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征[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5].辽宁省主要河流冰封期及开河后浮游硅藻变化规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01)
    • [16].南京市两个小型富营养湖泊浮游硅藻的季节性变化[J]. 湖泊科学 2009(05)

    标签:;  ;  ;  ;  

    中国近海海域微型硅藻的生态学特征和分类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