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关系研究

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关系研究

论文题目: 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关系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地质

作者: 孙连浦

导师: 周祖翼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合肥盆地,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物源分析

文献来源: 同济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系统观引入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造山带与相邻沉积盆地的耦合研究。将盆山之间物质转移作为切入点进行盆山之间耦合关系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物源分析除了告诉我们盆地沉积充填历史以外,还能告诉我们源区的一系列构造演化信息,因此成为盆山耦合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大别造山带以其独特而罕见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相带的连续分布而成为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焦点。大别造山带与相邻的合肥盆地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将大别造山带的演化进程与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以及盆地充填特征有机的联系起来。本文在上述学术背景指导下,结合研究区工作现状,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大别山造山带的构造单元划分及物质组成大别造山带从北向南可分为北淮阳弧后复理石带、北大别弧杂岩带、南大别碰撞杂岩带(高压变质带)、宿松变质杂岩带。分划这4个构造单元的是信阳—舒城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水吼—英山断裂(剪切带)、太湖—马庙断裂(剪切带)及襄樊—广济断裂。从东到西,商麻断裂将大别造山带分为大别地块和红安地块。2.合肥盆地前中生代基底特征、断裂特征及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合肥盆地基底纵向上具双层结构,分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深变质岩系和晚元古代—晚古生代浅变质至未变质海相构造层。平面上以肥中断裂和六安断裂为界分为三种类型即华北地台型、大陆边缘过渡型和北淮阳型。盆地由四条控盆边界断裂控制,中生代以来可以划分出四个二级构造单元、11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独特的构造位置赋予了它丰富的构造样式,包括拉张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3.中生代合肥盆地沉积相组合、地层展布和沉积旋回演化规律合肥盆地大致以六安断裂为界,北带主要沉积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地层,其中防虎山组属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圆洞山组属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沉积,周公山组为早白垩世沉积;南带主要沉积中生界侏罗—白垩系碎屑岩夹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其中三尖铺组属于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沉积,凤凰台组/毛坦厂组属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火山喷发旋回,黑石渡组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南北带地层可以对比。合肥盆地中生带发育的沉积相主要有冲积扇相、河流相及湖泊相并沉积相及沉积旋回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具有盆地北带和盆地南带同步性和相带的连续性。4.合肥盆地中生代古环境演变特征合肥盆地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早期沉积时古水流优势方向表明自西向东方向甚至自北向南方向的纵向水系为主要特征;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古水流的优势方向表明水流方向基本垂直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早期总体的水流方向为大致垂直大别造山带的横向水流;早白垩世晚期古水流方向发散。中生界砂岩粒度特征主要反映的是河流相的特征。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早期的河流具有近源特征;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河流自南向北(山到盆)具有近源河流—远源河流的明显变化;早白垩世反映了自大别造山带向盆地内部从山间急流形成的冲刷沟道和断陷盆地河流—远源河流的特征。5.合肥盆地中生代沉积物源的演化合肥盆地南带和北带中生界露头中砾石成分具有一定规律可循。盆地北带侏罗系砾石成分表现了其来源的复杂性,除了北淮阳带提供大量物质、北大别带提供少量物质以外,尚有其他的物质来源,推测可能为盆地华北地台型基底提供物质,甚至物源来自华北板块;盆地南带早侏罗世沉积缺失,中、晚侏罗世砾石来源主要为盆地北淮阳型基底和北淮阳带的物质、大别杂岩带物源贡献不大。白垩纪,南北大别带除了对盆地南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以外(凤凰台组和火山岩盆地中充填的黑石渡组),尚远波及到盆地北带周公山组的沉积。合肥盆地北带早、中侏罗世砂岩重矿物组合所恢复的源岩组合为沉积岩和低级变质岩,表明早、中侏罗世盆地主要接受来自华北板块(克拉通)的沉积物,中、晚侏罗世砂岩重矿物组合指示的母岩物质组合为基性岩浆岩和中酸性岩浆岩,白垩世主要母岩组合为基性和中酸性岩浆岩。合肥盆地南带中生代重矿物组合所反映的母岩组合在剖面上的演化趋势为中、晚侏罗世物源的岩性配置与北淮阳带岩石组合相一致,随时间推移来自大别杂岩带的变质岩岩石的贡献逐渐增大;早白垩世主要母岩物质表现为早期以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为主,越晚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6.合肥盆地中生代沉积源区的构造背景演变早侏罗世砂岩骨架组分源区构造环境以岩浆弧物源区,兼出现造山带物源区和大陆地块物源区为特征,表明该时期合肥盆地物源的复杂性;中、晚侏罗世非常明显的源区环境表现为大陆地块和板块碰撞造山带,但混合源区表现比较明显。一进入早白垩世早期,明显的源区指示为再旋回造山带及碰撞造山带,大别造山带来源的物质单一并主要影响着合肥盆地的充填。早白垩世晚期的岩浆弧物源区和岛弧造山带物源区形成,是此时期区域拉张构造背景的极好反映。沉积地球化学源区环境判别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合肥盆地北南带源区性质的差异性。盆地北带侏罗系的沉积充填可能受华北地块的影响更大,而盆地南带侏罗系物质受到大别造山带的影响似乎更大。白垩系盆地整体反映了造山带的物质特征,反映的主动大陆边缘环境更为明显。盆地南北带均有岛弧源区背景显示,这与北淮阳带的构造属性非常一致。7.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再造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复杂,单纯从造山带本身很难恢复起演化信息,但合肥盆地充填的一系列特征对恢复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和结构再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合肥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古地理演变、物源分析以及物源区构造背景判别,可以大致重塑大别造山带的演化历史以及再造其构造单元。大别造山带早侏罗世晚期到中侏罗世早期碰撞造山规模有限,其主碰撞造山期主要发生在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大规模造山发生在早白垩世,并表现为伸展背景下的热隆造山。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地球系统科学观以及地球各圈层的耦合

1.1.2 造山带与盆地的耦合研究

1.1.3 盆山的沉积耦合

1.1.4 多重方法物源分析在盆山耦合中的应用

1.2 论文的立论依据及选题意义

1.2.1 论文选题的立论依据

1.2.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

第2章 大别造山带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别造山带的大地构造位置

2.2 大别造山带的断裂特征

2.2.1 信阳─舒城断裂

2.2.2 晓天─磨子潭断裂

2.2.3 襄樊─广济断裂

2.2.4 商麻断裂

2.2.5 郯庐断裂带

2.3 大别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与物质组成

2.3.1 北淮阳弧后复理石带

2.3.2 北大别弧杂岩带

2.3.3 南大别碰撞杂岩带

2.3.4 宿松变质杂岩带

2.3.5 大别地块

2.3.6 红安地块

第3章 合肥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3.1 合肥盆地基本地质概况

3.2 合肥盆地的重力异常特征及其解释

3.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3.2.2 布格异常的小波分析结果

3.3 盆地的主要断裂特征

3.3.1 吴集断裂

3.3.2 寿县─定远断裂

3.3.3 肥西─韩摆渡断裂

3.3.4 蜀山断裂

3.3.5 肥中断裂

3.4 合肥盆地的基底特征

3.5 合肥盆地中生界盖层特征

3.5.1 合肥盆地中生界盖层研究一般现状

3.5.2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的构造分带

3.6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构造区划

3.7 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样式

3.7.1 地震资料解释

3.7.1.1 中生界地震地质层位标定依据及其特征

3.7.1.2 MT资料标定

3.7.2 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样式

3.7.2.1 挤压构造样式

3.7.2.2 伸展构造样式

3.7.2.3 走滑构造样式

3.7.2.4 构造反转

第4章 合肥盆地中生界沉积充填特征

4.1 合肥盆地中生界地层时代归属与特征

4.1.1 合肥盆地中生界地层的时代归属

4.1.2 合肥盆地中生界地层特征

4.1.2.1 合肥盆地北带中生界地层特征

4.1.2.2 安参1井中生界地层特征

4.1.2.3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界地层特征

4.2 合肥盆地中生界的沉积充填特征

4.2.1 合肥盆地露头中生界沉积相划分

4.2.1.1 冲积扇相

4.2.1.2 河流相

4.2.1.3 湖泊相

4.2.2 合肥盆地安参1井中生界地层的沉积相划分

4.2.3 粒度分布特征

4.2.3.1 沉积物粒度的正态分布与搬运方式关系

4.2.3.2 沉积岩颗粒粒度分布的环境解释

4.2.3.3 合肥盆地中生界砂岩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及环境解释

4.2.3.4 小结

4.2.4 合肥盆地中生界沉积相演化特征特征及沉积旋回变化规律

4.2.4.1 合肥盆地北带中生界沉积相演化特征及沉积旋回变化规律

4.2.4.2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代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旋回变化规律

4.2.5 合肥盆地中生界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4.3 合肥盆地中生界砾岩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4.3.1 合肥盆地北带中生界砾石成分及分布规律

4.3.2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界砾石成分及分布规律

4.3.3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界砾石成分的垂向变化特规律

4.3.4 合肥盆地中生代砾岩碎屑的物源年代学信息

4.4 合肥盆地中生代古流向分析及其演化规律

4.4.1 野外古流向指向构造的测量

4.4.1.1 交错层理的测量

4.4.1.2 砾石测量

4.4.1.3 波痕测量

4.4.2 室内原始数据的校正

4.4.3 资料整理及图件的绘制

4.4.4 合肥盆地中生代古水流及其分布规律

4.4.4.1 合肥盆地北带古水流分布特征

4.4.4.2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代古水流分布特征

4.4.4.3 合肥盆地中生代古水流分布的垂向(时间域)特征

第5章 合肥盆地中生界多重物源分析方法

5.1 砂岩岩石学物源分析

5.1.1 砂岩的矿物学组成及物源信息

5.1.2 砂岩的构造背景判别

5.1.3 合肥盆地中生界砂岩骨架组分物源分析

5.1.3.1 合肥盆地北带中生界砂岩骨架组分构造背景判别

5.1.3.2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界砂岩骨架组分构造背景判别

5.1.4 小结

5.2 合肥盆地中生界砂岩重矿物物源分析

5.2.1 合肥盆地中生界砂岩样品的取样及矿物分选

5.2.2 合肥盆地中生界重矿物种属及基本特征

5.2.2.1 合肥盆地北带中生界重矿物种属及基本特征

5.2.2.2 合肥盆地南带中生界重矿物种属及基本特征

5.2.3 合肥盆地中生界重矿物组合的聚类分析

5.2.4 合肥盆地重矿物组合及时空分布特征

5.2.5 重矿物特征指数

5.2.6 小结

5.3 碎屑岩沉积地球化学物源分析

5.3.1 沉积碎屑物的主元素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5.3.2 沉积碎屑物的微量元素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5.3.3 小结

第6章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其结构再造

6.1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盆地充填响应

6.1.1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沉积响应

6.1.2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古环境演变响应

6.1.3 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沉积物源约束

6.1.4 合肥盆地中生代沉积源区的构造背景演变

6.2 大别造山带结构再造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统一图例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 2007-12-27

参考文献

  • [1].大别造山带碰撞后构造热/岩浆演化过程[D]. 许长海.同济大学2002
  • [2].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边界断裂中生代变形特征及其对碰撞造山过程的启示[D]. 程万强.中国地质大学2012
  • [3].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作用与成矿地球化学研究[D]. 杜建国.合肥工业大学2000
  • [4].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成都理工大学2009
  • [5].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沉积学、盆地分析和构造演化[D]. 李双应.合肥工业大学2004
  • [6].秦岭—红安—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地球化学研究[D]. 戴立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 [7].桐柏—大别造山带剪切带构造与年代学研究[D]. 刘欢.合肥工业大学2016
  • [8].大陆碰撞与岩浆弧背景斑岩钼矿对比研究[D]. 王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
  • [9].俯冲陆壳的折返历史及深熔作用和俯冲过程Mg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D]. 王水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相关论文

  • [1].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D]. 吴跃东.成都理工大学2009
  • [2].合肥盆地对郯庐断裂带活动的沉积响应[D]. 刘国生.合肥工业大学2004
  • [3].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D]. 陈建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
  • [4].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条件的控制[D]. 林松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
  • [5].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D]. 解东宁.西北大学2007
  • [6].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断裂-沉积响应及合肥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许世红.中国石油大学2007
  • [7].大别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的剥露作用及古地形再造[D]. 丁汝鑫.同济大学2006
  • [8].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D]. 童劲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标签:;  ;  ;  ;  ;  

大别造山带与合肥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