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谷昌光《夏姬春秋》对中国古典的继承与创新

宫城谷昌光《夏姬春秋》对中国古典的继承与创新

论文摘要

宫城谷昌光是当代日本文坛公认的中国历史小说大师,《夏姬春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在原则上尊重原典的史实,但又不完全照搬历史,融入了作者的个性与创造。本文站在中国人的角度,通过对《夏姬春秋》的文本与宫城谷的言论分析,来探究日本作家以及日本人对中国古典的态度问题。首先,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夏姬春秋》都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所继承。宫城谷重视汉字的起源,喜欢在文中使用已成“死语”的古汉字。他谨慎地区分平假名和汉字的写法,拒绝使用“思想浅薄”且姿态丑陋的片假名。作品的结构上作者援用了古典文学的纪传体、章回体、编年的历史叙事方式。此外,文中以“风”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描写与小说中人物命运相关联,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夏姬体内“风伯”之神附体的设定,及其在整篇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和丰富内涵,证明作者对中国上古时代风神信仰拥有浓厚兴趣。同时,该作品也体现了宫城谷的独创性。宫城谷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把过往被人们定义为“妖妇”的夏姬,重新塑造成善良、能干,并能追求自我幸福的女性形象,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封建思想角度下对夏姬的负面定性。另外,笔者通过对文中颜色词的调查发现,总体上作品虽忠实于中国古典,但在色彩基调方面,宫城谷并未模仿中国古代的色彩感觉,而是以浅淡细致的色彩描写体现了日本人固有的审美观。由此可知,宫城谷对中国古代文化抱有极大的热情。受白川静的影响,宫城谷对东亚文化的起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立足中国古典,既不盲目崇外又不固步自封。在模仿中国古典的同时,对古代历史文化的合理性予以推敲,并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赋予了古典新的时代意义。他在随笔中强调日本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密切关系,把中国古代作为日本文化的源头,以借鉴中国古典来思考现在的日本社会。面对高度发达后的日本,作为大众小说家的宫城谷正以文学的形式,掀起了再次向中国古典学习的潮流,促进了从西方回归东方文化诉求的转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要旨
  • 1 序章
  • 1.1 関心の所在
  • 1.2 宮城谷研究の現状
  • 1.3 本研究の目的と方法
  • 2 中国古典文学要素の継承
  • 2.1 形式の面―文体と構成
  • 2.1.1 旧体漢字を多用する文体
  • 2.1.2 中国古典の特徴を受け継ぐ構成
  • 2.2 内容の面―自然観と風神信仰
  • 2.2.1 自然描写としての「風」
  • 2.2.2 夏姫体内に宿る「風伯」
  • 2.3 まとめ
  • 3 『夏姫春秋』に見る創造
  • 3.1 新しい夏姫像の創出
  • 3.1.1 原典における夏姫像
  • 3.1.2 従来の日本の文学作品における夏姫像
  • 3.1.3 『夏姫春秋』における夏姫像
  • 3.2 色彩表現の日本的情緒
  • 3.2.1 色彩表現の調査
  • 3.2.2 結果と考察
  • 3.3 まとめ
  • 4 『夏姫春秋』に見る伝統の継承と変容
  • 4.1 伝統の継承の意味―「東洋」文化の重視
  • 4.2 伝統の変容の意味―「東洋」回帰の提唱
  • 4.3 結び
  • 謝辞
  • 参考文献
  • 添付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清华简《系年》与夏姬身份之谜[J]. 文史知识 2012(07)
    • [2].夏姬得道、美容及其他[J]. 科学养生 2013(01)
    • [3].男权话语下的神话妖姬——夏姬[J]. 文史知识 2011(03)
    • [4].夏姬叙事中的婚姻伦理意蕴[J]. 唐都学刊 2018(02)
    • [5].夏姬:莫道红颜多祸水[J]. 名作欣赏 2014(01)
    • [6].一代妖姬 千古谜团[J]. 丝绸之路 2009(17)
    • [7].夏姬[J]. 朔方 2019(04)
    • [8].夏姬[J]. 文史月刊 2010(09)
    • [9].从《春秋左氏传》看清华简《系年》所用史料——以夏姬史事为例[J]. 殷都学刊 2017(02)
    • [10].美夏姬迷惑三国 陈灵公偷香窃玉[J]. 章回小说(下半月) 2008(10)
    • [11].极品“红颜祸水”是谁?[J]. 读书文摘 2012(02)
    • [12].夏姬与四大美女[J]. 杂文选刊(上旬版) 2008(02)
    • [13].放纵的权利[J]. 杂文月刊(文摘版) 2015(04)
    • [14].青海风情(三首)[J]. 江南(江南诗) 2015(04)
    • [15].趋近于幽暗而透明的微光 读赵松小说集《隐》的笔记[J]. 上海文化 2020(11)
    • [16].浅析《列女传》对夏姬形象的改造[J]. 兰台世界 2011(13)
    • [17].北京,北京(三首)[J]. 江南(江南诗) 2015(04)
    • [18].海上洪水[J]. 文学港 2020(04)
    • [19].“美女破国”理念的产生与确立[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0].“红颜祸水”——“夏姬”形象考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1].男权视角与夏姬之名[J]. 绥化学院学报 2014(09)
    • [22].旗开得胜的筹划——读史随笔之五[J]. 淮海文汇 2010(06)
    • [23].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夏姬叙事”與國際局勢[J].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17(00)
    • [24].夏姬形象的历史审视[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 [25].此“痣”误为彼“痔”[J]. 咬文嚼字 2008(12)
    • [26].清华简《系年》与夏姬身份考论[J]. 北方论丛 2019(06)
    • [27].西施形象源自《左传》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8].西施[J]. 朔方 2020(02)
    • [29].倾国倾城的美女[J]. 文史知识 2016(05)
    • [30].清华简释文补正五则[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6)

    标签:;  ;  ;  ;  

    宫城谷昌光《夏姬春秋》对中国古典的继承与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