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

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方剂学

作者: 高长玉

导师: 李冀

关键词: 四神丸方源,小肠推进,受体,受体,胃肠激素

文献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对四神丸方源进行了溯源考析,并通过实验研究,对其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探讨。 通过文献研究,确认治疗肾泄最早的方剂是汉·华佗所撰,后由唐·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所载“华佗治肾泄神方”。其后,宋·陈文中在其所著《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中,首次将该方命名为四神丸,并成为治疗肾泄的代表方剂,沿用至今,其显著的临证疗效,备受后世医家所推崇。 本研究通过小鼠止泻试验,小肠推进试验,进一步证实四神丸确有良好的涩肠止泻作用,既可抑制大黄、蓖麻油、番泻叶三种致泻剂引起的小鼠药物性腹泻,又可拮抗溴吡斯的明所致的小鼠小肠运动功能亢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实验研究还对四神丸的止泻作用机理做了系统探讨,发现其止泻作用通过如下途径发挥:①通过阻断抗胆碱酯酶药与胆碱酯酶的结合和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抑制小肠推进的速度;②通过阻断Ach与M受体的结合和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以延缓肠道平滑肌收缩,抑制肠管蠕动;③通过调节小肠细胞酶的活性,改善小肠组织能量代谢,以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④通过调节血中胃肠激素的含量和影响十二指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从而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分泌功能,抑制胃肠道收缩和蠕动,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上述实验结果亦表明,四神丸治疗作用的发挥是多途径、多靶点、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研究

1 四神丸的沿革

2 历代医家对肾泄的认识

3 讨论

实验研究

1 文献综述

2 四神丸止泻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3 四神丸止泻作用的机理研究

4 四神丸止泻作用的现代医学机理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9-15

参考文献

  • [1].扭肚藤止泻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D]. 胥爱丽.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2].茜草藤止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贡雪芃.华中科技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四神丸治疗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免疫机制的研究[D]. 王旭丹.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 [2].中药“四神丸”对小鼠结肠炎性病变后诱发结肠癌预防作用的研究[D]. 曹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 [3].析因实验设计分析肾气丸防治骨质疏松作用配伍研究[D]. 李胜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4].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数据挖掘方法初探[D]. 尚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5].从历代补血方剂探讨补血法处方规律[D]. 张维文.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血府逐瘀汤临床拆方研究[D]. 荆鲁.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7].通脉口服液配伍规律及有效组份新复方药效学评价[D]. 刘明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8].历代方论有关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D]. 常惟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9].附子、川乌、草乌、草乌叶时间、剂量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 张宏.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10].附子甘草药对组分配伍减毒机理研究[D]. 胡一冰.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标签:;  ;  ;  ;  

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