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并联机床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

面向并联机床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并联机床是并联机构学、数控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创造性应用,它相对于传统数控机床具有诸多优点,适合加工复杂曲面零件。本文以开发面向5-UPS/PRPU并联机床CAD/CAM集成系统和研究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分析了面向5-UPS/PRPU并联机床的CAD/CAM集成系统体系结构、后置处理技术、工件坐标系定位算法、快速干涉检验算法、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和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等问题,并做了加工实验。目的是一方面解决并联机床数控加工编程的关键技术,实现5-UPS/PRPU并联机床对零件(尤其是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推动并联机床的产业化和实用化;另一方面是寻求一种分析并联机构的简便、快捷的新方法,为并联机构分析提供有效的工具。内容如下:提出了面向5-UPS/PRPU并联机床CAD/CAM集成系统软件的总体结构,给出了系统软件的信息流程;对该集成系统软件进行了模块划分,并阐述了各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采用一种铣刀的通用模型进行刀位计算,导出了五坐标曲面加工的通用刀位计算公式;对5-UPS/PRPU并联机床和刀具双摆动5坐标机床( A? B)进行了详细的运动分析,得出并联机床动平台两个可变化的姿态角具有与刀具双摆动5坐标机床( A? B)中两个摆动转角相同的性质。阐述了5-UPS/PRPU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的设计原则和功能,该后置处理器的结构和后置处理过程;研究了后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应问题的具体算法;用曲面加工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后置处理器的正确性。阐述了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定位的重要性及其原则;通过对并联机床灵巧度评价指标的分析,提出了综合灵巧度系数和综合灵巧度的概念,介绍了综合灵巧度在5-UPS/PRPU并联机床轨迹规划中的应用;把5-UPS/PRPU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的定位问题归结为在满足工作空间的前提下,对刀位文件综合灵巧度的优化,并利用复合形法对这个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定位矢量;结合一个曲面定位的具体实例,给出了算法验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并联机床的发展状况
  • 1.1.1 并联机床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
  • 1.1.2 并联机床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1.2 CAD/CAM 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的发展状况
  • 1.4 面向并联机床CAD/CAM 集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5 面向并联机床的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 1.5.1 面向并联机床的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
  • 1.5.2 传统五坐标数控机床与并联机床数控加工编程的差别
  • 1.5.3 面向并联机床的数控加工编程关键技术分析
  • 1.6 课题的意义
  •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的运动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5-UPS/PRPU 并联机床机构特点与运动自由度
  • 2.3 5-UPS/PRPU 并联机床运动学分析
  • 2.3.1 PRPU 约束分支运动学分析
  • 2.3.2 反解分析
  • 2.3.3 正解分析
  • 2.4 5-UPS/PRPU 并联机床雅克比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5-UPS/PRPU 并联机床CAD/CAM 集成系统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面向5-UPS/PRPU 并联机床CAD/CAM 集成系统的特点
  • 3.3 面向5-UPS/PRPU 并联机床CAD/CAM 集成系统开发平台选用
  • 3.3.1 PC-CAD/CAM 硬件开发环境
  • 3.3.2 操作系统的选用
  • 3.3.3 软件开发平台及编程接口
  • 3.3.4 开发语言的选用
  • 3.4 面向5-UPS/PRPU 并联机床CAD/CAM 集成系统软件的组成
  • 3.5 人机交互界面
  • 3.6 系统软件的信息流程及关键算法
  • 3.6.1 数控代码生成
  • 3.6.2 后置处理器
  • 3.6.3 数控加工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与刀具双摆动机床(A-B)运动一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复杂曲面数控加工编程技术
  • 4.2.1 五坐标曲面加工刀位点轨迹的计算
  • 4.2.2 五坐标曲面加工刀位文件的生成过程
  • 4.2.3 数控后置处理技术
  • 4.2.4 通用后置处理软件IMS-Post 概述
  • 4.3 5-UPS/PRPU 并联机床刀具姿态和动平台中心位置的分析
  • 4.3.1 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姿态
  • 4.3.2 动平台中心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
  • 4.4 刀具双摆动五坐标机床(A-B)刀具姿态和摆动中心位置分析
  • 4.4.1 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姿态
  • 4.4.2 摆动中心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
  • 4.5 NC 代码的生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模块
  • 5.1 引言
  • 5.2 5-UPS/PRPU 并联机床的加工坐标系
  • 5.2.1 机床坐标系
  • 5.2.2 工件坐标系
  • 5.2.3 机床参考点
  • 5.3 5-UPS/PRPU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的设计原则和功能
  • 5.3.1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的设计原则
  • 5.3.2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的功能
  • 5.4 5-UPS/PRPU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结构和后置处理过程
  • 5.4.1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器结构
  • 5.4.2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过程
  • 5.5 5-UPS/PRPU 并联机床后置处理算法
  • 5.5.1 数控代码格式变换
  • 5.5.2 并联机床虚轴空间的粗插补
  • 5.5.3 工件坐标系定位
  • 5.5.4 坐标变换
  • 5.5.5 杆长计算
  • 5.5.6 干涉检验
  • 5.5.7 驱动杆速度校验
  • 5.6 仿真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定位算法
  • 6.1 引言
  • 6.2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的定位
  • 6.2.1 工件坐标系的定位
  • 6.2.2 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的定位原则
  • 6.3 5-UPS/PRPU 并联机床灵巧度的综合评价指标
  • 6.3.1 灵巧度的度量指标
  • 6.3.2 灵巧度的综合评价指标
  • 6.3.3 灵巧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在轨迹规划中的应用
  • 6.4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件坐标系的定位算法
  • 6.4.1 确定初始定位矢量
  • 6.4.2 确定初始复合形
  • 6.4.3 确定目标函数
  • 6.4.4 优化计算
  • 6.5 算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快速干涉检验
  • 7.1 引言
  • 7.2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作空间的几何约束条件
  • 7.3 5-UPS/PRPU 并联机床工作空间快速干涉检验算法
  • 7.3.1 驱动链的分析
  • 7.3.2 约束链的分析
  • 7.3.3 算法流程
  • 7.3.4 算法分析
  • 7.4 算法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5-UPS/PRPU 并联机床数控加工仿真模块
  • 8.1 引言
  • 8.2 5-UPS/PRPU 并联机床虚拟样机参数化实体建模
  • 8.2.1 虚拟样机的几何层次结构
  • 8.2.2 虚拟样机的实体造型
  • 8.2.3 虚拟样机的装配和干涉检查
  • 8.2.4 虚拟样机的形象建模
  • 8.3 5-UPS/PRPU 并联机床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结构
  • 8.3.1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结构图
  • 8.3.2 数控加工仿真数据流模型
  • 8.3.3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扩展性和通用性
  • 8.4 刀位轨迹的显示验证
  • 8.4.1 刀位轨迹显示的方法
  • 8.4.2 刀位轨迹显示的程序实现
  • 8.4.3 显示验证的判断原则
  • 8.5 数控加工仿真的实现
  • 8.5.1 运动仿真的实现
  • 8.5.2 材料切除过程三维实体图形仿真的实现
  • 8.6 数控加工仿真模块中三维刀具和刀柄库的开发
  • 8.6.1 系统结构
  • 8.6.2 三维参数化标准件图素库的建立
  • 8.6.3 标准件特征参数库的建立
  • 8.6.4 零件参数化的实现
  • 8.6.5 装配体参数化的实现
  • 8.6.6 刀具和刀柄的设计实例
  • 8.7 数控加工仿真实例
  • 8.8 数控加工实例
  • 8.9 本章小结
  • 第9章 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 9.1 引言
  • 9.2 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的理论基础
  • 9.2.1 并联机构实体建模
  • 9.2.2 装配约束技术
  • 9.2.3 驱动尺寸和从动尺寸
  • 9.2.4 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的思想
  • 9.2.5 并联机构分析新方法可行性和优点
  • 9.3 5-UPS/PRPU 并联机床运动仿真
  • 9.3.1 运动仿真的原理
  • 9.3.2 并联机床分析模型中机床坐标系的选择
  • 9.3.3 数控代码预处理
  • 9.3.4 运动仿真的实施过程
  • 9.4 5-UPS/PRPU 并联机床虚实映射计算
  • 9.4.1 虚实映射计算的原理
  • 9.4.2 虚实映射计算的实施过程
  • 9.4.3 虚实映射计算的正确性分析
  • 9.5 5-UPS/PRPU 并联机床运动学正解计算
  • 9.5.1 运动学正解计算的原理
  • 9.5.2 运动学正解计算的实施过程
  • 9.5.3 运动学正解计算的正确性分析
  • 9.6 5-UPS/PRPU 并联机床驱动杆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 9.6.1 驱动杆速度和加速度计算的原理
  • 9.6.2 驱动杆速度和加速度计算的实施过程
  • 9.6.3 驱动杆速度和加速度计算的正确性分析
  • 9.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NX/Post Builder方向矢量程序的后置处理器开发与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3(11)
    • [2].数控加工后置处理器的实际加工时间的计算[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3].基于等弓高误差法的双回转台五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器开发[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7(06)
    • [4].基于CATIA的DMU50后置处理器开发[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5].五轴联动后处理中非线性误差控制的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1(08)
    • [6].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的初探[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12)
    • [7].基于Python的数控编程后置处理器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12(04)
    • [8].基于UG/Postbuilder的五轴后置处理器设计[J]. 机床与液压 2009(10)
    • [9].基于NX/POST的五轴加工中心水轮机叶片专用后置处理器的设计[J]. 水电与新能源 2011(04)
    • [10].基于UG的加工仿真及后置处理器的开发[J]. 制造业自动化 2009(02)
    • [11].基于UG的五轴后置处理器实现与运动学模型研究[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18(03)
    • [12].基于UG的五轴机床专用后置处理器之研究[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4)
    • [13].MasterCAM自定义钻孔循环与PST文本文件关系研究[J]. 机械工程师 2014(08)
    • [14].基于Creo的FANUC 0i-MC系统后置处理器的研究[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3(10)
    • [15].基于IM Spost五轴数控加工后置处理器的研发[J]. 矿山机械 2012(04)
    • [16].基于NX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器构建[J]. 湖南农机 2013(05)
    • [17].基于UG的Heidenhain系统五轴专用后置处理器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8)
    • [18].基于THM_63四轴机床的测量后置处理器开发[J]. 航空制造技术 2015(Z2)
    • [19].后置处理器系统设计中进给速度处理方法的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04)
    • [20].基于XSLT的通用STEP-NC后置处理器开发[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2(10)
    • [21].数控编程软件的后处理技术[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2].MSC.Patran在锅炉刚性梁中的应用[J]. 电站系统工程 2009(03)
    • [23].VTC160AN五轴加工中心UG后置处理器的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13)
    • [24].基于NX/post的5轴联动机床后置处理技术研究[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07)
    • [25].基于Pro/E的KND100M系统后置处理器的研究[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0(09)
    • [26].3-(2SPS)并联机床数控编程后置处理[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7(03)
    • [27].基于UG的特殊零件加工及专用后置处理器的开发[J]. 机床与液压 2014(20)
    • [28].基于CATIA的数控加工后置处理技术的应用[J]. 矿山机械 2011(03)
    • [29].后处理技术在数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30].OPEN MIND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平台[J]. 现代制造 2009(36)

    标签:;  ;  ;  ;  

    面向并联机床数控编程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