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与城市发展的探讨

熵与城市发展的探讨

一、关于熵与城市发展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王超军[2](2020)在《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生态可持续性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难点所在。论文视生态系统为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生命体,“生命赖负熵为生”,进而从熵的视角研究生态可持续性的交叉学科意义,旨在探索一套基于时空信息熵的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时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计算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往往依赖于基础函数模型的选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新的计算方式并加以改进,提出了“时间信息熵”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熵的估计值。与常用方法相比,它的适用范围更广。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研究背景下,结合生态弹性,讨论了时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并总结了基于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熵值表征生态弹性时需要注意的各项因素。(2)空间信息熵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讨论。由于“维度不匹配”问题的存在,信息熵实际上难以反映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此现象,本文引入“邻近度”的概念,将空间属性定量化表达,提出了“空间信息熵”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一方面验证了空间信息熵符合“熵”的一般特性;另一方面,与其他类似方法相比,新方法对格局的空间变化信息更为灵敏。故它能够用于表征生态系统格局在空间分布的无序性和异质性。结合生态复杂度,讨论了空间信息熵的生态学意义。(3)初步建立了“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当前研究多是从生态系统格局、或生态系统动态分途讨论生态可持续性。在熵的计算问题得到解决后,本文尝试将“格局”和“动态”有机结合起来:生态系统格局的空间信息熵能够提供关于系统所处宏观状态的客观判断依据,而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信息熵与土地利用格局结合起来,其生态学含义可以得到更恰当的解释,能够为生态治理提供更客观的依据。(4)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将上述“分析框架”用于延河流域,结果表明:当地生态系统格局的有序性提升,生态复杂度增强;生态系统动态以有序和较有序为主(61%),生态弹性能力总体增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项生态保育和管理的参考建议。

张梦琦[3](2020)在《基于熵权-云模型的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带来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更加便捷,但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紧缺、失业率高等城市病问题也相继出现。为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城市”理念,继而在国际范围内实施“健康城市项目”。如何构建具备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的指标体系来对健康城市建设进行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综述国内外对于健康城市概念和理念,进而提出自身对健康城市的理解,在参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借鉴已有的国内外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健康城市的实际发展建设情况,通过阅读文献、专家咨询选取24个初始指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中确定了20个对健康城市影响作用偏大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出包括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产业五个维度的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熵权-云模型的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模型,给出刻画各指标评估均值与云模型数字特征的算法仿真,进而对青岛市的健康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包括:对2008-2017年的青岛市健康城市发展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青岛市与副省级城市中的7个健康城市示范城市进行比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青岛市的健康城市建设水平整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从各种维度来说,青岛市的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社会、健康产业层面都有所提升,但健康环境建设水平仍有待提升。(2)2017年青岛市的健康城市建设水平在8个城市中整体呈领先地位,是值得肯定的,8个城市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各具优势和短板,但是比较评价结果分析中仍然体现出来青岛市的健康环境层面较为落后。针对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学习国内外健康城市实用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性地在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产业五个维度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刘善强[4](2020)在《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文中研究指明追寻者形象在西方文学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其承载的意义与带给读者的启示在时代语境的变迁下显得蔚为丰富多彩。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追寻者形象也因其对传统追寻者形象的“叛逆”而激起研究者的兴趣,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其重要作品中均塑造有追寻者形象,他笔下的追寻者以一副反英雄和反崇高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本论文聚焦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拍卖第四十九批》《V.》《性本恶》《葡萄园》五部作品中塑造的追寻者形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文学传统、时代语境与品钦的个人经验,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来源、类型特征、塑造方法和价值意义。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品钦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研究品钦笔下追寻者的类型。根据追寻经历与追寻目标的不同,将品钦小说的五位追寻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细致剖析他们的追寻特征和追寻经历。第二章着重阐释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方法。从“不确定性”刻画与戏仿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旨在对追寻者形象进行深度透视。第三章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源起。首先考察他对西方文学传统中追寻者形象的继承与创新;其次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状况对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启示意义;最后探讨熵定律对他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深刻影响。第四章从揭示人类生存困境和重振人类生存信心两个方面来研究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追寻者的追寻揭示了人类在交流与技术方面的困境;另一方面,追寻者又通过突破固化秩序与呼唤真实情感的方式实现了对人类生存信心的重振。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强调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重要意义。

赵腾[5](2019)在《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强自身体系建设,优化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化经营的趋势对银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做好风险管控是当下银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财务反映银行运营的方方面面,财务风险理应是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与先进的外资银行对比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合理量化与有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采用统计模型对关键指标进行识别,将财务风险做量化评价,为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风险的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助力我国银行业保持全球金融竞争的优势。本文通过构建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熵权-TOPSIS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过程包括:(1)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熵权法、TOPSIS法、熵权TOPSIS法的相关文献,从历史演进、研究领域等方面做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四类文献进行总结评述,为下文打好理论基础。(2)通过借鉴传统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本文尝试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定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信用安全风险、资产集中度风险、盈利性风险、成长性风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划分,并做概念界定和理论探索。(3)以评价原则为指引,本文从六类风险中分析选取14个指标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熵权TOPSIS法的特点,本文还引入总资产、净利润这两个规模因素指标,至此,由16个指标构成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4)阐述熵权法及TOPSIS法的方法原理,将熵权法得到的权重运用到TOPSIS法中,搭建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5)选取我国29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以2017年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16项财务指标在风险评价中的权重和29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排序结果。(6)针对模型识别出的关键财务指标和银行风险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和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在各评价指标中,银行规模是财务风险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信用安全风险、盈利性风险和资本风险等是银行需重点防控的风险领域。各银行的财务风险大小排序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最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最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研究,以指标权重为指引,识别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对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排序,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对标,提高风险意识。同时,将规模因素作为调整指标,提升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陈雨枫[6](2019)在《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现在已经可以证明建筑是一个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开放系统。以当下地球上生活着的人类的数量,他们的庇护所——建筑物,早已成为生态系统中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系统生态学是一门生态学学科,其所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系统的性质,并致力于通过系统理论揭示其本质。本文所着眼的正是“处于生态系统中的建筑设计”,试图通过系统生态学的视角再一次审视、认识甚至理解建筑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能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的建筑师,也可以被称为思想家,他们在正统的建筑学训练之后能够看到整体与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以往的训练都是基于欧几里得几何的空间排布、材料、结构或者一定的美学素养,所以往往在能量、生物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有所欠缺。在过去的百年间,一部分优秀的设计者投身变革的激流,对建筑的技术与形式进行了大胆地实验,也的确带来了深刻影响。但是从当下回望,现代建筑的变革太过容易受到新型技术的影响,今天的建筑在建造和运行中都不得不高度依赖机器设备。现代建筑不仅是“居住的机器”,也可以称之为制造污染和废物的“机器”。所以,设计者也许可以向着另外一个方向进行尝试,一个没有轰鸣与浓烟的方向。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是所知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建筑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之一,也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发展的综合类学科。当现有的建筑方法受到限制时,引入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可以有所帮助。本文使用了生态学中的能量系统语言体系帮助阐述建筑中的系统原理,并利用热力学的普适性将各学科的理论相结合。遵循热力学的三项定律,可以发现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三个杠杆作用点,并可以在多个尺度上进行阐述:第一个杠杆是效率,效率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建筑系统的有效性。虽然更高效率的转换可以减少浪费,但是在中等效率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功率,所以必须接受一定形式下的浪费,并且设计各种规模下废物的总消费量。第二个杠杆是在建筑物中使用集中、环保的资源。减少或消除上游成本高昂的资源往往是有效的,但是对塑料、电力和信息等高强度资源的使用可以促进整体的繁荣,这就要求设计者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进行更精细地考量。第三个杠杆是材料、建筑物本身和当地环境。建筑及其部件的使用寿命越长,它可以提供的服务就越多,但是在人们的搬迁周期中会不断制造废物、一次性产品的使用不断增加,这与长寿的建筑物产生了冲突。所以需要设计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以符合特征周期的变化。所有这三点在复杂的自组织系统中都是关于平衡、规模和比例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认识到建筑环境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模式,并学会利用它。

金坚[7](2019)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时代信息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实时信息传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利用促进了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信息的不断积累也更加丰富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应用为社会带来了国家治理理念的变革,带来了认知能力和科学方法的改变,也带来了伦理道德和个人隐私保护等观念的更新。各种变化都表现出一种大数据时代价值观的转变,使人们认识到信息应用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信息熵是用来对信息进行量化分析,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工具,信息熵也是对事物有效性的度量,大数据使信息熵对信息价值的衡量会更加准确有效,研究大数据必然需要研究信息熵。基于熵理论框架,信息熵有效激活了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社会系统潜在能量,使社会进入新的有序状态,迈入新的文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进行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不仅为我们判断信息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手段,也为我们研究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作用提供了思路,更为我们研究信息社会的价值理论带来新的突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以价值哲学、系统科学以及熵理论为基本理论,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信息熵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出发,研究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等不同的信息熵对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自组织性以及非线性涨落突变等方面的规律性作用,分析和评判信息熵使社会系统达到确定性、组织性和有序性结果的程度,使大数据对社会的作用更加有效,为社会产生更高的价值。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是对价值理论研究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对信息哲学的信息本质研究的有益探索,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第一,从哲学视角研究大数据信息熵。突破了以往主要以信息论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信息熵的模式,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从哲学价值论的研究视角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体系。论证了信息和信息熵的哲学内涵,阐明了大数据从产生到知识本体化、再到信息熵的形成过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信息熵价值奠定了哲学基础。第二,重新解读了信息熵的哲学本质。通过梳理熵理论中热力学熵、物理学熵和信息熵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依存关系,重新阐释了信息熵的哲学内涵和特征。论证了熵增熵减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熵增和熵减的变化过程产生了大数据,而大数据隐含了事物变化的全面特征。从而阐明了信息熵对大数据的确定性和必然性,论证了信息熵作为负熵,为社会带来的确定性、自组织性和有序性的价值意义,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第三,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体系。根据价值理论和熵理论,建立了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体系。深入剖析了信息熵价值评价的主客体对象,论证了信息熵价值评价的体系中的主客体的关系以及信息熵价值评价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揭示了信息熵符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发展规律,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价值论基础。第四,论证了大数据时代信息熵价值评价体系的价值意义。理论上,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思想,充实和发展了信息哲学的理论,促进了当代人工智能理论的深化研究;实践上,信息熵的价值评价弘扬了正能量,使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类创新思维的发展,加快社会的科技进步。从而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维模式,使人类社会向着生态保护、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的健康方向不断发展。本文力图通过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能深刻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和历史逻辑统一的辨证观,正确理解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确定性作用,不断挖掘和产生有效信息。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信息熵使人类社会熵增熵减的作用,不断激发出社会系统的活力,使社会自组织系统趋于完善,让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熵成为正能量,真正实现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对于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于社会文明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李焱[8](2019)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系统耦合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较快地实现了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中国以低端要素禀赋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技术水平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同时,发达国家通过严格的进口质量、安全、环保等进入壁垒,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压价等方式,使得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被“低端锁定”风险增大,升级严重受阻。产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突破低端锁定的关键性因素。如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引入系统耦合理论,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将产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关系的研究从“单向影响”推向“系统耦合”,从而廓清实现两者耦合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路径,并对中国突破技术封锁,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首先,引入系统耦合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升级耦合进行基础理论分析,研究了两个系统的构成要素、耦合条件和耦合目标,在理论上判定两者具有多方面的耦合特征,进而剖析两者耦合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其次,基于熵变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以及两个子系统耦合所形成复合系统的耦合机理与演化机理,以揭示两者耦合的内在规律;再次,通过构建子系统间耦合测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演化模型和目标耦合模型,反映产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耦合水平,揭示两者耦合演化的走向和影响因素。最后,通过构建系统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中国装备制造业相关统计数据,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测度两者的耦合水平,利用Logistic模型检验系统耦合的拟合效果并预测未来演化方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耦合模型,确定不同阶段影响亲合演化的关键性因素,以期为论文理论分析结论提供可靠的实证支撑。

郁献军[9](2019)在《明清苏州城市风貌绘本图像的景观特征研究 ——从仇英《清明上河图》到徐扬《姑苏繁华图》》文中认为大量的中国古代城市风景题材绘画具有写实性,表现了当地的历史景观特征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成为了现今研究古代城市风貌的重要资料。苏州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其城市景观元素具有鲜明的明清特色。明仇英所绘《清明上河图》(辽博本)及清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均以逼真细腻的工笔手法,分别描绘了明代中叶及清乾隆时期苏州城市景观的不同风貌,作品对于深入研究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的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研究的工作主要有:(一)从城市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围绕“(1)城市景观格局;(2)自然及人文的景观元素组成;(3)具有活动和功能两方面意义的景观空间;(4)景观底界面和垂直界面”这四个方面梳理了这两幅明清苏州城市画卷的城市景观内容。(二)对明清时期苏州城市景观的画面异同点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通过递阶层次分析(AHP)模型对各项质量因子的数据进行了定量研究,解析了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特征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对这种变化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意义做出了归纳和总结。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两幅绘画反映出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画面特征在景观布局、空间及营造等方面具有“山水映衬、水陆交融、城墙分隔、园林点缀”等诸多的共同特点。第二,明清苏州城市风貌也有着不同的景观特性。清代画面以饱满的景观格局,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特征之下的商业文化,而明代画面则以精简的景观格局,更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描绘;也反映着城市建设的“清因明旧”及园林、山、水、建筑和公共空间、绿植等方面的显着不同特点。第三,明清苏州城市风貌演变具有线性单向变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由小到大的景观尺度;由相对开放向更加开放的街巷边界;从简约向繁复的景观风格;从有序向散紊的景观秩序;由单朴向绚丽的景观色彩;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然而局部呈现生态退化的景观生态。总之,从明至清,是一个景观因子不断发生动态演绎的过程,因子相互共生依存,共同促进了城市面貌不断发展;第四,本文从“地利”“人和”“天时”三个方面,总结了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变化发展的形成机制,其中,繁荣兴盛的经济实力是其动力机制的核心。第五,通过图像解读的方法进行古代城市景观特征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历史图像分析对苏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建设,具有可行性的意义。

鲁渤,邢戬,王乾,汪寿阳[10](2019)在《港口竞争力与腹地经济协同机制面板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港口竞争力评价模型中同时引入港口硬件竞争力和软件竞争力指标,进一步完善了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内9大港口综合竞争力与其腹地发展的协同机制,基本克服了现有港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单角度、单维度和单主体问题.研究表明:港口综合竞争力存在惯性,较弱港口实现超越较难,但可通过充分结合腹地供需结构和贸易特色提升软实力来以长补短.腹地经济结构以及贸易和物流发展水平对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又会改善腹地经济结构,而腹地区域产出水平并不是港口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揭示港口综合竞争力提升应从以基建为核心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结合创新和服务驱动,通过整合港口与腹地资源来优化港口竞争力结构,做到港口-腹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关于熵与城市发展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熵与城市发展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1.2.2 熵在生态系统动态演变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1.2.3 熵在生态系统格局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1.2.4 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熵的概念及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1 概述
    2.2 熵的概念
        2.2.1 热力学熵
        2.2.2 信息熵
        2.2.3 熵的辨析
    2.3 遥感数据在生态可持续性中的应用
        2.3.1 遥感数据的特点
        2.3.2 遥感数据中的噪声
    2.4 熵视角下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5 小结
第3章 遥感时间信息熵方法
    3.1 概述
    3.2 模型选择难题
    3.3 生态系统年际间动态变化
    3.4 时间信息熵方法
        3.4.1 熵的度量方法
        3.4.2 遥感时间信息熵
    3.5 时间信息熵和生态弹性
    3.6 小结
第4章 遥感空间信息熵方法
    4.1 概述
    4.2 空间信息熵方法
        4.2.1 维度不匹配问题
        4.2.2 空间邻近度
        4.2.3 空间信息熵
    4.3 实验设计和算法比较
        4.3.1 模拟数据
        4.3.2 实际数据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4.4.2 实际数据结果与分析
    4.5 空间信息熵和生态复杂度
    4.6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介绍
    5.1 概述
    5.2 延河流域概况
        5.2.1 地理位置
        5.2.2 气候和水文特点
        5.2.3 植被分布
        5.2.4 社会经济背景
        5.2.5 生态建设政策
        5.2.6 生态可持续性问题
    5.3 研究数据介绍
        5.3.1 土地利用数据
        5.3.2 NDVI数据
        5.3.3 气象数据
    5.4 小结
第6章 熵视角下的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6.1 概述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组成特征分析
        6.3.2 研究区生态格局的总体变化特征分析
        6.3.3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3.4 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分析
    6.4 讨论
    6.5 建议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A 时间信息熵方法的推导和证明过程
附录B 关于H_(SC)和IJI的说明

(3)基于熵权-云模型的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健康城市理论
        2.1.1 健康城市概念的提出
        2.1.2 健康城市建设的原则
        2.1.3 健康城市评价方法的相关理论
    2.2 熵权法相关理论
        2.2.1 熵权法概述
        2.2.2 熵权法确定权重的方法
    2.3 云模型相关理论
        2.3.1 云模型概述
        2.3.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2.3.3 云发生器
    2.4 本章小结
3 健康城市建设的国内外实践
    3.1 健康城市建设的国际实践
        3.1.1 多伦多
        3.1.2 利物浦
    3.2 健康城市建设的国内实践
        3.2.1 上海
        3.2.2 苏州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 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的选取及体系的构建
        4.2.1 初始指标的选取
        4.2.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3 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熵权-云评价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的动态评价研究
    5.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5.2 数据处理
    5.3 指标权重计算
    5.4 实证研究
        5.4.1 动态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5.4.2 动态评价云数字特征
        5.4.3 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的比较评价研究
    6.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6.2 数据处理
    6.3 指标权重计算
    6.4 实证研究
        6.4.1 比较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6.4.2 比较评价云数字特征
        6.4.3 比较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对策及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类型
    第一节 迷茫的真相追寻者
        一、斯洛索普:“迷宫”里的追寻者
        二、普雷丽:“乱世”中的“寻母”人
        三、多克:“陷阱”内的探案者
    第二节 对抗异化的追寻者
        一、斯坦西尔:“V.”的解密人
        二、奥迪帕:“荒原”上的独行客
第二章 追寻者形象塑造的独特手法
    第一节 对追寻者的“不确定性”刻画
        一、模糊化处理
        二、开放式塑造
    第二节 戏仿经典对追寻者的新演绎
        一、戏仿侦探小说与间谍小说
        二、戏仿神话、悲剧与史诗
第三章 品钦小说中追寻者形象探源
    第一节 西方文学的追寻传统
    第二节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的启示
    第三节 熵化世界观的影响
第四章 追寻者形象塑造的价值
    第一节 揭示生存困境
        一、交流的困顿
        二、技术的灾难
    第二节 重振生存信心
        一、对抗固化秩序
        二、呼唤真实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框架及章节安排
        1.2.3 研究方法
    1.3 本文特色及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熵权法文献综述
    2.2 TOPSIS法文献综述
    2.3 熵权-TOPSIS法文献综述
    2.4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文献综述
    2.5 文献研究评述
        2.5.1 熵权-TOPSIS法原理的解释及说明
        2.5.2 熵权-TOPSIS法文献评述
        2.5.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文献评述
第3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定义
    3.2 财务风险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2.1 流动性风险
        3.2.2 资本风险
        3.2.3 信用安全风险
        3.2.4 资产集中度风险
        3.2.5 盈利性风险
        3.2.6 成长性风险
第4章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搭建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3 指标体系的分析与选取
    4.2 熵权-TOPSIS法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搭建
        4.2.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4.2.2 TOPSIS法对待评价银行进行排序
        4.2.3 熵权-TOPSIS模型
        4.2.4 熵权-TOPSIS模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第5章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实证分析
    5.1 样本的选取
    5.2 建立上市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矩阵
    5.3 运用熵权法对风险指标赋权
    5.4 TOPSIS法的风险排序
    5.5 熵权-TOPSIS模型评价结果的分析
    5.6 熵权-TOPSIS模型的检验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及建议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实证模型的归一化矩阵和加权规范化矩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 世界研究动态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3 题目研究内容与意义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1 生态系统中的热力学原理
    1.1 生命系统与热力学
        1.1.1 生命系统中的热力学
        1.1.2 生物能学
        1.1.3 自然选择与热力学原理
    1.2 生态经济系统
        1.2.1 最大功率
        1.2.2 生产层次和能值
    1.3 建筑环境中的系统原理
        1.3.1 建筑系统中的能源
        1.3.2 系统中的信息
        1.3.3 材料循环和系统脉动
    1.4 建筑物效能的局限性
2 设计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建筑
    2.1 居住建筑的功能与任务
    2.2 生物气候与建筑的热力学性能
        2.2.1 提高居住建筑热力学性能的机械方法
    2.3 居住建筑区位选择
        2.3.1 居住建筑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
        2.3.2 居住建筑对文脉的长远影响
3 居住建筑运行中的可持续性
    3.1 居住建筑为使用者提供的物质服务
        3.1.1 生活供水
        3.1.2 废水处理
        3.1.3 食品供应
        3.1.4 日常用品和固体废物
    3.2 居住建筑为使用者供应的能源
        3.2.1 燃料的供应与使用
        3.2.2 电力的供应与使用
        3.2.3 信息供应与相关经济问题
4 相关建筑案例
    4.1 苏格拉底的“阳光房”
    4.2 西班牙自建住宅
    4.3 乌尔姆佐内菲尔德被动式住宅
    4.4 芬兰预制木构件公寓楼
    4.5 生态“方舟”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主要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信息熵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熵理论及其系统演化规律
        2.1.1 热力学的熵增规律
        2.1.2 耗散结构自组织理论
        2.1.3 熵理论的负熵性质
        2.1.4 熵增熵减的演化运动
    2.2 信息与信息熵
        2.2.1 信息概念的界定
        2.2.2 信息熵的概念与内涵
        2.2.3 信息熵的负熵本质
    2.3 大数据与信息熵
        2.3.1 大数据的内涵
        2.3.2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熵
第三章 信息及信息熵的哲学思想溯源
    3.1 信息的本体论思想
        3.1.1 信息的形式本体思想
        3.1.2 信息的模态逻辑本体思想
        3.1.3 信息的语言逻辑本体思想
        3.1.4 信息本体化的哲学思想
    3.2 信息本体化的主要特征
        3.2.1 信息的形式化
        3.2.2 信息的逻辑化
        3.2.3 信息的语义化
        3.2.4 信息的知识本体化
    3.3 信息熵的哲学本质
        3.3.1 信息熵的确定性
        3.3.2 信息熵的不可逆性
        3.3.3 信息熵的相关性
        3.3.4 信息熵的可预测性
第四章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体系
    4.1 信息熵的价值
        4.1.1 信息熵的作用
        4.1.2 信息熵的价值构成
        4.1.3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目的
    4.2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
        4.2.1 信息熵价值评价方法
        4.2.2 信息熵价值评价的主客体
        4.2.3 信息熵价值评价内容
    4.3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原则
        4.3.1 信息熵主体的价值评价原则
        4.3.2 信息熵客体的价值评价原则
第五章 信息熵价值评价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5.1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主体
        5.1.1 政府价值评价主体
        5.1.2 社会团体价值评价主体
        5.1.3 个人价值评价主体
    5.2 信息熵的价值评价客体
        5.2.1 大数据信息熵对政府的价值评价客体
        5.2.2 大数据信息熵对社会团体的价值评价客体
        5.2.3 大数据信息熵对个人的价值评价客体
    5.3 信息熵价值评价的主客体关系解析
        5.3.1 信息熵的量化性使模糊的社会现象精确化
        5.3.2 信息熵的确定性推动了随机事件的演化规律
        5.3.3 信息熵的相关性调节了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
        5.3.4 信息熵的限定性促进了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5.3.5 信息熵的差异性保持了社会发展的周期性
第六章 信息熵价值评价的影响因素
    6.1 价值评价主体的影响因素
        6.1.1 信息熵价值的主观性
        6.1.2 信息熵效应的积极性
        6.1.3 信息熵风险的防御性
        6.1.4 信息熵结果的决策性
    6.2 价值评价客体的影响因素
        6.2.1 信息的完整性
        6.2.2 信息的准确性
        6.2.3 信息的时效性
        6.2.4 信息的针对性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信息熵价值评价的意义
    7.1 大数据时代信息熵价值评价的理论价值
        7.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思想
        7.1.2 充实和深化了信息哲学的理论研究
        7.1.3 促进了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
    7.2 大数据时代信息熵价值评价的实践意义
        7.2.1 促进了创新思维发展与变革
        7.2.2 弘扬了正能量促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
        7.2.3 促进科技发展变革了人的生活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系统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装备制造业
        1.2.2 产业技术创新
        1.2.3 GVC升级
        1.2.4 耦合与系统耦合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发展中国家(地区)技术创新与GVC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1.3.2 耦合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论文的研究工作
        1.4.1 研究思路及结构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1.1 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内涵及构成要素
        2.1.2 GVC升级系统内涵及构成要素
        2.1.3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数学模型
    2.2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表现和基本特征
        2.2.1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表现
        2.2.2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特征
    2.3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耦合的条件与目标
        2.3.1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耦合条件
        2.3.2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耦合目标
    2.4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耦合的的内在逻辑
        2.4.1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
        2.4.2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的相互作用机制
        2.4.3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的耦合路径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的系统耦合机理
    3.1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熵变和耗散结构形成
        3.1.1 熵及系统熵流变化
        3.1.2 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条件
    3.2 基于耗散结构的子系统耦合机理
        3.2.1 子系统耦合模型的基本形式
        3.2.2 开放系统基本关系类型
        3.2.3 开放系统互补关系下的耦合模型
        3.2.4 开放系统竞争关系下的耦合模型
    3.3 基于耗散结构的复合系统耦合机理
        3.3.1 复合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
        3.3.2 复合系统稳定性
        3.3.3 复合系统失稳与分岔
        3.3.4 复合系统耦合的耗散结构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技术创新-GVC升级复合系统耦合的演化机理及驱动因素
    4.1 复合系统熵变演化机理
        4.1.1 基于熵流的复合系统耦合熵变演化模型
        4.1.2 基于熵流的复合系统熵变过程
    4.2 基于Logistic曲线的复合系统耦合演化机理
        4.2.1 基于Logistic曲线的系统耦合演化理论模型
        4.2.2 基于Logistic曲线的协调发展机理
        4.2.3 基于Logistic曲线的竞争演化机理
    4.3 产业技术创新-GVC升级复合系统耦合演化的驱动因素
        4.3.1 驱动因素的框架
        4.3.2 驱动因素的构成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的系统耦合模型
    5.1 系统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1.1 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5.2 子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成
        5.2.1 序参量和功效函数的确定
        5.2.2 系统耦合权重值的计算方法
        5.2.3 子系统耦合的关联度模型
        5.2.4 子系统耦合的发展度模型
        5.2.5 子系统耦合的协调度模型
    5.3 复合系统动态耦合的测度模型
        5.3.1 复合系统耦合度的测度方法
        5.3.2 复合系统耦合度类型
        5.3.3 复合系统动态耦合等级分析
    5.4 复合系统的耦合演化模型
        5.4.1 Logistic模型原理
        5.4.2 Logistic演化路径曲线分析
    5.5 复合系统的目标耦合模型
        5.5.1 目标耦合的关联
        5.5.2 目标耦合的致弱因素和助长因素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
    6.1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现状
        6.1.1 技术创新现状
        6.1.2 GVC升级现状
    6.2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6.2.2 数据来源说明
    6.3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GVC升级系统耦合水平测度
        6.3.1 子系统耦合水平测度
        6.3.2 产业技术创新-GVC升级复合系统耦合水平测度
    6.4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GVC升级系统耦合演化分析
        6.4.1 Logsitic曲线演化分析
        6.4.2 装备制造业Logsitic曲线模拟分析
        6.4.3 Logsitic曲线模拟的行业差异分析
    6.5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GVC升级复合系统目标耦合分析
        6.5.1 耦合目标确定
        6.5.2 目标耦合测度与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释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明清苏州城市风貌绘本图像的景观特征研究 ——从仇英《清明上河图》到徐扬《姑苏繁华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建筑与景观史料的历史图像研究
        1.2.2 明清苏州相关研究
        1.2.3 历史城市景观量化研究
        1.2.4 研究简评与发展趋势分析
    1.3 研究的对象、内容、目标与问题
        1.3.1 研究的对象、内容
        1.3.2 研究的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2.1 悠久的建城历史——先秦吴国建都至唐宋时期苏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1.1 春秋战国时期
        2.1.2 秦汉六朝时期
        2.1.3 唐朝
        2.1.4 宋朝(960年~1279年)
    2.2 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
        2.2.1 地理气候因素
        2.2.2 地貌植被因素
    2.3 文化因素
        2.3.1 苏州传统文化特征
        2.3.2 苏州民俗文化
    2.4 社会经济因素
        2.4.1 初至中叶活跃的社会经济基础
        2.4.2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5 小结
第三章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图像的绘本考察
    3.1 “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代山水绘画与古代城市景观
        3.1.1 古代城市景观营建理念与古代山水画
        3.1.2 描绘明清苏州的历史画卷
        3.1.3 研究绘本图像的选择
        3.1.4 本研究所采用的图像还原方法
    3.2 仇英《清明上河图》与史料基本一致性的研究
        3.2.1 画家仇英及其绘画风格研究
        3.2.2 仇英《清明上河图》绘本资料性
    3.3 《姑苏繁华图》与史料基本一致性的研究
        3.3.1 画家徐扬及其绘画风格研究
        3.3.2 《姑苏繁华图》绘本资料性
    3.4 《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简述
    3.5 《姑苏繁华图》画面内容简述
    3.6 小结
第四章 明代苏州城市景观风貌的图像研究---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为例
    4.1 明代苏州城市景观格局的画面构成
        4.1.1 画境中的明代苏州城市景观格局
        4.1.2 仇英《清明上河图》城市意象整体评价
    4.2 明代苏州城市景观元素的画面考察
        4.2.1 自然景观:山水交融、宽旷舒朗
        4.2.2 人文景观:抽样表达的画面手法
    4.3 明代苏州城市景观空间的画面分布
        4.3.1 景观活动空间: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
        4.3.2 景观功能空间:河街并行、向心围合、天人合一
    4.4 明代苏州城市景观界面的画面形式
        4.4.1 底界面:无序和有序、自然和规整的有机性
        4.4.2 垂直界面:适宜的尺度
    4.5 小结
第五章 清代苏州城市景观风貌的图像研究——以徐扬《姑苏繁华图》为例
    5.1 清代苏州城市景观格局的画面构成
        5.1.1 画境中的清代苏州城市景观格局
        5.1.2 《姑苏繁华图》城市意象整体评价
    5.2 清代苏州城市景观元素的画面考察
        5.2.1 自然景观:水陆并茂、山峦叠起
        5.2.2 人文景观:完整再现的描绘方式
    5.3 清代苏州城市景观空间的画面分布
        5.3.1 景观活动空间:人工与自然性
        5.3.2 景观功能空间:水陆相生、精巧淡雅、绮丽多姿
    5.4 清代苏州城市景观界面的画面形式
        5.4.1 底界面:平整有序、组态井然
        5.4.2 垂直界面:联系、阻隔、围合
    5.5 小结
第六章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特征的画面异同及演变
    6.1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特性的画面共同点
        6.1.1 景观布局:山水映衬、水陆交融、城墙分隔、园林点缀
        6.1.2 景观空间:开放多元、生机勃发、互为因借、枝繁叶茂
        6.1.3 景观营造:丰富的材料及形式语言
    6.2 明清苏州画面景观特征的不同特点
        6.2.1 景观格局:自然性与人工性
        6.2.2 城市建设:清因明旧
        6.2.3 园林:雅致与雅俗共赏
        6.2.4 山:纤秀连绵与俊俏逶迤
        6.2.5 水:灵动与灵秀静谧
        6.2.6 建筑:简雅精小与繁丽高阔
        6.2.7 公共空间:开放程度的不同
        6.2.8 植物:单乏与丰富
    6.3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特征的画面演变
        6.3.1 尺度因子:由小变大
        6.3.2 边界因子:相对开放到更加开放
        6.3.3 秩序因子:有序到散紊
        6.3.4 风格因子:简约到繁复
        6.3.5 色彩因子:单朴至绚丽
        6.3.6 生态因子:单一向多样
    6.4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演变特征的模型评价
        6.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6.4.2 层次分析方法
        6.4.3 层次分析法分析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变化发展的形成机制及影响意义
    7.1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变化发展的形成机制
        7.1.1 地利:自然驱动
        7.1.2 人和:人为驱动
        7.1.3 天时:政策驱动
    7.2 明清苏州城市景观风貌变化发展的影响意义
        7.2.1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开放建设
        7.2.2 激发园林建设达到极盛
        7.2.3 使世俗化审美广泛普及
        7.2.4 推动营建技艺更加成熟、辐射周边及全国
    7.3 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1. 图片来源
附录A-2. 表格来源
附录B. AHP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附表)
附录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四、关于熵与城市发展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遥感时空信息熵及在延河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分析中的应用[D]. 王超军. 清华大学, 2020
  • [3]基于熵权-云模型的青岛市健康城市建设水平评价研究[D]. 张梦琦.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D]. 刘善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D]. 赵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系统生态学视野下的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研究[D]. 陈雨枫. 河南大学, 2019(01)
  • [7]大数据时代信息熵的价值评价研究[D]. 金坚. 吉林大学, 2019(10)
  • [8]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系统耦合研究[D]. 李焱.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明清苏州城市风貌绘本图像的景观特征研究 ——从仇英《清明上河图》到徐扬《姑苏繁华图》[D]. 郁献军. 江南大学, 2019(11)
  • [10]港口竞争力与腹地经济协同机制面板数据分析[J]. 鲁渤,邢戬,王乾,汪寿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4)

标签:;  ;  ;  ;  

熵与城市发展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