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已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运输形式,也成为控制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在此大环境下,沥青路面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原因也很复杂。但当以车辙、水损害等为代表的早期破坏现象频频出现于环境条件、交通组成、施工水平、路面结构及原材料均不尽相同的全国范围高速公路时,有理由认为目前全国通用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交通需求,以往的工程经验也可能难以有效地指导工程建设,更难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新的技术问题。 为缓解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现象,在详细分析现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成型方式及设计指标的不足的基础上,采用以旋转压实为成型方式、以力学参数为设计指标的GTM为试验工具;以考虑耐久性并使混合料综合路用性能最优为判据重新确定了GTM旋转基准角;以散体强度理论研究成果为支撑,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新的GTM方法设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开发了能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及集料有效密度的试验方法—沥青浸渍法;研究对比了GTM方法及马歇尔方法计的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以抗车辙能力及抗水破坏能力最佳为标准,以GTM为设计手段,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级配进行优化,提出了AC-25、AC-20、AC-16、AC-13优化级配范围,级配优化结果同时验证了散体强度理论的正确性。以级配优化结果及散体强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抗车辙及抗水破坏能力的沥青混合料级配配比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实体工程对GTM方法设计结果及可行性进行验证,提出了基于GTM方法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马歇尔方法相比,采用新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路用性能均表现出新的特点: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胶结料含量较低、试件密度高、空隙率及矿料间隙率小、饱和度大,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破坏能力、低温抗裂能力及抗疲劳能力均显著提高。开发的沥青浸渍法能准确测定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及集料有效相对密度。实体工程表明,尽管GTM设计的混合料油石比较低、压实度标准较高,但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施做的路面压实度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标准,现场空隙率可控制在6%以下,但它却必须以公路建设者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及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为基本条件。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成型方式及设计指标研究
  • 2.1 成型方式的选择
  • 2.1.1 现场压实机理分析
  • 2.1.2 室内成型作用机理分析及成型方式的确定
  • 2.2 GTM工作原理及旋转参数的确定
  • 2.2.1 GTM工作原理
  • 2.2.2 GTM旋转参数的确定
  • 2.3 基于散体强度理论的设计指标研究
  • 2.3.1 散体强度理论模型
  • 2.3.2 基于散体强度理论的设计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
  • 3.1 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研究
  • 3.1.1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 3.1.2 沥青混合料试件合理密度取值探讨
  • 3.1.3 沥青混合料合理体积参数计算方法
  • 3.2 采用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3.3 设计结果及对比分析
  • 3.3.1 GTM方法设计结果
  • 3.3.2 马歇尔方法配合比设计结果
  • 3.3.3 路用性能及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4.1 级配设计方法及简评
  • 4.2 AC-25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4.3 AC-20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4.4 AC-16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4.5 AC-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研究
  • 4.6 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抗滑表层级配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散体强度理论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 5.1 对“骨架密实型混合料”的认识
  • 5.2 粗细集料尺寸的确定
  • 5.3 粗细集料选择密度的确定
  • 5.4 控制级配走向的参数确定
  • 5.5 关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
  • 5.6 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
  • 5.7 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
  • 5.8 本章小结
  • 6 实体工程
  • 6.1 原材料性质
  • 6.2 配合比设计
  • 6.3 与材料特性相匹配的施工技术
  • 6.4 工程质量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GTM沥青混合料在京石高速公路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 2012(05)
    • [2].GTM法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 2010(Z1)
    • [3].GTM设计方法在柔性基层施工中的应用[J]. 石油沥青 2009(04)
    • [4].应用GTM设计法确定沥青混合料[J]. 山西建筑 2009(15)
    • [5].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及工程质量研究[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8(01)
    • [6].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在正港线上的应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7)
    • [7].基于GTM试验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06)
    • [8].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10)
    • [9].GTM方法设计重载交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研究[J]. 交通标准化 2008(Z1)
    • [10].GTM法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 2009(13)
    • [11].沥青混合料GTM压实方法与马歇尔击实方法的对比分析[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1(10)
    • [12].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混合料的GTM设计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8(04)
    • [13].基于GTM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剪切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力学损伤机理研究[J]. 广东公路交通 2014(05)
    • [14].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GTM法试验配合比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21)
    • [15].基于GTM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01)
    • [16].GTM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9(07)
    • [17].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设计方法与GTM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J]. 公路 2009(03)
    • [18].基于重载交通GTM混合料受力模式下路面碾压工艺机理研究[J]. 公路 2016(11)
    • [19].GTM法在重载交通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设计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 2008(04)
    • [20].GTM设计方法应用研究及适用性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08)
    • [21].下面层AC-25沥青混合料GTM试件的体积分析[J]. 山西建筑 2016(05)
    • [22].GTM法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J]. 山西建筑 2014(32)
    • [23].GTM与Superpave沥青砼配合比设计的比较[J]. 交通标准化 2012(11)
    • [24].基于GTM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J]. 广东公路交通 2017(02)
    • [25].基于GTM-露石水泥混凝土露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对比研究[J]. 河南科技 2013(07)
    • [26].基于GTM设计方法的AC-13C型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1(05)
    • [27].沥青混凝土GTM设计及施工[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9(04)
    • [28].天津海滨大道AC—20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J]. 天津建设科技 2008(06)
    • [29].基于GTM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 交通世界 2018(11)
    • [30].基于LabVIEW系统的GTM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06)

    标签:;  ;  ;  ;  ;  ;  

    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