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CA3SWNN模型及神经元集群编码刺激的研究

海马CA3SWNN模型及神经元集群编码刺激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论文基于海马CA3区神经元发放的稀疏分布,构建了海马CA3区神经元发放的小世界神经网络(Small World Neural Network,SWNN)模型。应用该模型,仿真了在脉冲输入、Gaussian白噪声输入和两者线性叠加的输入条件下,海马CA3区神经元群电活动的时空序列。应用两种神经元集群编码:频率编码(ratecoding)和基于神经元放电峰峰间隔序列(ISI)相关编码。研究了海马CA3区神经元集群对这三类信息(刺激)的编码,为研究海马神经元集群编码(信息)的研究,提供神经计算的支持。方法:1.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根据海马CA3区特点: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的数量比大约为5:1,海马CA3区神经元群体的稀疏发放(平均发放率小于10%)。在Matlab7.4仿真平台上,构建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仿真海马CA3区神经元群体放电活动的时空序列。在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中每个神经元发放的模型是Hindmarsh-Rose(HR)模型,通过改变HR模型中的γ参数,可以得到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的放电序列。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包含120个神经元,其中兴奋性神经元100个,抑制性神经元20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按WS小世界网络的构建算法生成。2.应用小世界网络模型对海马CA3区神经元群放电时空序列的动态仿真设定三类典型的输入刺激模式:脉冲刺激、Gaussian白噪声刺激和以上两类刺激的线性叠加信号。在Matlab7.4平台上,对所构建的海马CA3区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施加上述三种不同的刺激模式,仿真在三种刺激条件下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发放的时空序列40秒时间段,并获取在这三类刺激模式作用下序列中每个神经元放电的峰峰间隔(Inter-Spike Interval,ISI)序列,组成ISIs时空序列。3.仿真的海马CA3区神经元集群电活动对刺激的编码研究在不同的刺激模式下动态神经元集群对刺激的编码。采用两种神经元集群编码的表达方法:频率编码和ISI相关编码。比较频率编码和ISI相关编码,对三类特定刺激神经元集群编码的表征效能。对在不同刺激模式下获得的仿真神经元群体发放时空序列,分别应用频率编码和ISI相关编码来划分功能神经元集群。(1)神经元集群电活动的频率编码时间窗口为200ms(生理窗口),窗口移动步长设置为50ms,统计时空序列中每个神经元在每个移动窗口内的神经元发放的个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获得表征神经元群体发放时空模式的动态“地形图”。(2)基于放电峰峰间隔序列(ISI)的神经元集群相关编码①对神经元群体放电时空序列(spike trains)中每个神经元的放电序列,计算放电脉冲间隔序列ISIs。②连接N个神经元发放时空序列中每个神经元的离散ISIs点,经过曲线拟合后得到N条神经元发放ISI序列的连续曲线。③选取在刺激后神经元平均发放频率最高的神经元发放序列作为参考序列。④设定窗口宽度(选择小于50ms的小窗口),在第k个窗口中计算其它N-1个ISI序列对参考序列的相关值。⑤选择步长为1/3窗口宽度,计算每个移动窗口中ISI中的N-1个相关值。⑥绘制在时间、空间上神经元群体放电的“地形图”,划分编码特定刺激模式的动态神经元集群。结果:1.本论文在Matlab7.4仿真平台上构建了海马CA3区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成功仿真海马CA3区神经元群体的放电特性。2.在没有刺激输入时,海马CA3区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神经元群动作电位发放平均发放率为7.8%,符合海马CA3区神经元群放电的稀疏发放特性(平均发放率小于10%)。3.在三类刺激输入模式(脉冲刺激、Gaussian白噪声刺激和上述两类刺激的线性叠加)下,模型输出的神经元群体动作电位发放的特征模式不同。对应的神经元集群编码模式如下:①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a)在脉冲刺激输入条件下,各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范围为[5.14~21.52]Hz,群体(120个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为10.43±0.38 Hz。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能够编码脉冲刺激输入模式。(b)在Gaussian白噪声刺激信号作用下,各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范围为[3.02~15.28]Hz,群体平均放电频率为7.59±0.62Hz。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能够编码Gaussian白噪声刺激输入模式。(c)在以上两类刺激的线性叠加条件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为[2.27~55.21]Hz,平均放电频率为15.52±0.84Hz。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不能编码脉冲刺激和Gaussian白噪声刺激线性叠加输入模式。②神经元集群的ISI相关编码(a)神经元集群ISI相关编码能够编码脉冲刺激输入模式。(b)神经元集群ISI相关编码能够编码Gaussian白噪声刺激输入模式。(c)神经元集群ISI相关编码对脉冲刺激和Gaussian白噪声刺激线性叠加输入模式编码效果不明显。结论:1.本论文建立的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仿真海马CA3区神经元群体电活动,反映其稀疏特性(平均发放率小于10%)。2.在三种不同的刺激模式下(脉冲刺激、Gaussian白噪声刺激和上述两类刺激的线性叠加),海马CA3区神经元群动作电位发放的时空序列特征模式不同。3.在脉冲刺激和Gaussian白噪声刺激下,频率编码可以划分表征不同单个刺激的神经元集群,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只能编码单个刺激模式,对于混合刺激模式,不能编码混合刺激模式中不同的刺激模式。ISI相关编码效能优于频率编码,可以划分表征不同单个刺激的神经元集群,对于两类刺激的线性叠加,编码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马神经元群电活动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 神经元集群编码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2.1 小世界网络模型
  • 2.2 HINDMARSH-ROSE神经元模型
  • 2.3 海马CA3区神经元群电活动特点
  • 2.4 海马CA3区神经元群放电的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
  • 2.5 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和ISI相关编码
  • 第三章 结果
  • 3.1 海马CA3区小世界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
  • 3.2 海马CA3区单个神经元放电模式
  • 3.3 海马CA3区神经元群体放电时空序列的动态仿真
  • 3.4 在三类刺激条件下SWNN模型放电时空序列的特征模式
  • 3.5 海马CA3区神经元集群对刺激模式的编码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海马神经元(群)电活动仿真模型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海马CA3SWNN模型及神经元集群编码刺激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