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中副语言策略的语用分析

英语口语中副语言策略的语用分析

论文摘要

广义上,完整的交际是由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构成。狭义上,即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组合。“说什么”涉及到语言行为,而“怎么说”可以称为是各种语调的共同效果。然而大量的文献表明,与“说什么”被赋予的重视度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怎么说”受到了严重的忽略。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开始用“副语言”这一术语来解释主要包括音质、音型和发音等的各种语调,这一术语的使用提高了人们对它的存在及其在交流中的重要性的意识。自此,各种关于副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如火如茶地发展起来。副语言研究的兴起与其在多学科领域里的重要性密切相关。在语言学领域,一方面,语言通过声音传播必然离不开副语言的使用,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需要副语言的支撑和辅助。另一方面,副语言还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重要途径,副语言中的抑扬顿挫是说话者传递情感信息的重要表现,因此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副语言的普遍存在使大多数的研究者们试图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达到宏观的了解。然而这样对副语言在语言中的实际应用和理解仍然认识不到位。本文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尽管副语言涉及多个学科,但是跨文化角度的研究是普遍采取的研究方法,故本论文欲从全新的角度去探讨副语言。为了更好地关注英语口语中那些有用的副语言策略,本文运用语用学分析法,即应用语境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及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来研究。从这一角度,本文希望能从一个客观详尽的方式来探讨副语言。第二是本文的研究实例。本文搜集的所有数据来自于两个英语口语语料库,这两个语料库包含了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且这些语言材料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学术报告到电话对话,从面对面交谈到独白。总之,语料库中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材料保证了数据搜集的多样性。最后,研究方法也为本文灌注了新血液,尤其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有效论据。此外运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也为分析结果添加了可靠性。具体来说,副语言现象是英语口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说英语时,英语语言依赖这些包括不同程度的重音、停顿和音调等音律特征来实现表达目的和发出情感信号。同时,英语口语中还穿插着大量以非词汇词和沉默形式出现的发音替代码及功能性发音,如笑声、打哈欠声、清嗓子声及咳嗽声。因此,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副语言信息,本文从两方面来讨论英语口语中的副语言策略。吐字发音中伴随的音律特征是其中一方面,其中,音调、重音和音长这三方面的音律特征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的副语言策略是以其能独立于英语文字外使用为特点,本文中它们包括发音替代码和功能性发音。这些副语言现象不仅为表达和解读英语提供了有用的工具,而且尤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好地理解英语增加了复杂因素和难度。副语言现象通常具有不可见性、模糊性、复杂性但富有信息性。鉴于副语言现象的这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了解副语言策略,需要克服副语言的复杂性和不可见性以获得英语口语中副语言信息的语意。如果需要一个全面的理论体系来划分分析副语言策略中的复杂因素的话,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副语言在语言对话发挥着情感信息的指标作用及指示着说话意图,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和语用学的语境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密切相关,同时,本文还试图进一步在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下找出副语言策略和会话实意的关系。此外,为了进一步证实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中副语言策略分析的有效性,实际的例子也是必要的。在这一方面,英语口语语料库对英语口语的副语言现象的转写为解决副语言不可见性发挥了有效作用,还有密歇根大学的学术口语语料库在话语语音分析软件PRAAT和搜索工具XAIRA的协助下为追寻副语言策略在英语口语中的作用提供了详尽的证据。为了得到本研究的答案,本文通过五个章节铺展开来。对本文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及本研究意义的介绍是本文的第一章节,回顾文献以支撑本文研究论点是第二章节,第三章节致力于介绍语料库数据的收集情况及运用软件工具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第四章讨论已收集的副语言数据以理解三种语用学理论下副语言策略在英语口语中的影响作用,最后一章节总结了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而产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副语言能力的四种方法以增强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这一章节最后还指出要实现对副语言的系统而完整的研究还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本着以上的框架,本文采用了以实例研究为主的定性分析和以测试实验为形式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英语口语中有意义的副语言策略以实现最终解决副语言策略的使用对语境效果的构建、言语行为中语力的识别及会话含义的形成如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四种普遍情绪表达的例子和带有一些非词汇词的例子被挑选出来进行语境讨论,研究中发现,语调、声量和语速或是它们之间的组合是提供言语字句背后情感信息的有效方式,而那些独立使用的非词汇词同样也能在言语字句之外提供语境信息。当涉及讨论副语言策略在识别语力的方面,舍尔的言外行为的五种类型作为了数据收集的对象,从对阐述类言语行为和宣告类言语行为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主要见于公共演讲的阐述类言语行为很重视副语言策略的使用,但是宣告类的言语行为由于所谓的“语言外惯例”却没有这样情况。通过运用实验研究和实例研究,指令类、承诺类和表达类的言语行为被放在了一起分析,而结果表明当音律特征的一些要素做出改变时这三类的言语行为之间能相互转变。最后通过基于英语口语语料库而建立的子语料库的研究发现,副语言策略可经常被用于违反会话原则的四项原则,甚至用于识别会话含义。基于这些研究发现可得出提升英语听力和进一步促进英语语言交流能力的实际意义,但是毫不例外的是,副语言的复杂性和本文语言材料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本文论题的彻底性学习,因而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 1.1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
  • 1.2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of the Study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 2.1 Understanding Paralanguage
  • 2.1.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aralinguistics
  • 2.1.2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Paralanguage
  • 2.1.3 A Brief Description of Paralinguistic Terms in the Study
  • 2.2 Understanding Paralanguage in Spoken English
  • 2.2.1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English
  • 2.2.2 Characteristics of Paralinguistic Effect in Spoken English
  • 2.3 Related Pragmatic Theories
  • 2.3.1 Context
  • 2.3.2 Speech Act Theory
  • 2.3.3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4 A General Review of Previous Study
  • Chapter Ⅲ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rpora and Software Tool in the Study
  • 3.2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 3.2.1 Paralinguistic Data for Context Discussion
  • 3.2.2 Paralinguistic Data for Speech Act Theory Discussion
  • 3.2.3 Paralinguistic Data for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Discussion
  •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Para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Context in Spoken English
  • 4.1.1 Prosodic Features for Context in Spoken English
  • 4.1.2 Non-lexical Words for Context in Spoken English
  • 4.2 Para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Illocutionary Force in Spoken English
  • 4.2.1 Representatives
  • 4.2.2 Declaratives
  • 4.2.3 Directives, Commissives and Expressives
  • 4.3 Para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CP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4.3.1 Para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Violation of CP
  • 4.3.2 Paralinguistic Strategies for Identify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of the Thesis
  • 5.2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earning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初探[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3)
    • [2].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材的开发建设研究[J]. 现代交际 2016(17)
    • [3].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7(06)
    • [4].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的措施[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5].高校英语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改革[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6].探讨课堂与网络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3)
    • [7].5G时代英语移动教学探讨[J]. 科技风 2019(36)
    • [8].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J]. 轻工科技 2019(12)
    • [9].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5)
    • [10].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 科技视界 2019(34)
    • [11].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2].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以轮机英语为例[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3].网络流行英语用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23)
    • [14].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方农机 2019(23)
    • [15].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10)
    • [16].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J]. 福建茶叶 2019(09)
    • [1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 福建茶叶 2019(10)
    • [18].商务英语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技巧[J]. 广东蚕业 2019(08)
    • [19].浅议档案袋评价在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 2019(10)
    • [20].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金课”构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1)
    • [21].翻转课堂用于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路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24)
    • [22].基于中医术语规范化的中医英语教学探讨[J]. 陕西教育(高教) 2019(12)
    • [23].二语习得理论对儿童英语学习的启示[J]. 知识经济 2019(36)
    • [24].分层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智库时代 2019(52)
    • [25].指尖上的英语阅读[J]. 知识经济 2019(36)
    • [26].“中国英语”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7].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智库时代 2019(51)
    • [28].基于核心素养的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J]. 智库时代 2019(51)
    • [29].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 营销界 2019(19)
    • [30].思政教育体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 知识经济 2019(36)

    标签:;  ;  ;  ;  ;  

    英语口语中副语言策略的语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