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及其延续 ——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及其延续 ——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论文摘要

面临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等诸多因素,很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损毁的命运,“千城一面”的营建模式使得传统的村落文脉难以再延续,而渭北旱原的村落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论文以渭北旱原的“窑居”村落为主,“房居”村落为辅来探索渭北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及其演变的规律,并试图寻找到延续其空间形态特色的方法。论文首先对渭北的传统村落进行分类,对分别以两种住居形式为代表的村落从选址上、空间形态上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渭北传统村落的营构特色、村落的空间布局特色、民居形式特色以及生态特色;然后通过对渭北传统村落的选址以及空间形态演变历程的分析,归结出渭北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层次演变规律,揭示出影响渭北村落选址的主导因素、影响村落空间结构的主导因素以及影响村落变革的因素。在经过上述分析以及论证之后,通过对村落空间形态真实性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寻求到渭北传统村落发展出路以及相应的对策,旨在对具有保护及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且寻找到保护与延续其空间形态的方法,内容包括保护原则的建立、保护与延续的政策支持、经济手段以及规划层级方法等。渭北三原县柏社村是一个以下沉式窑洞为主、同时也包括了靠崖式窑洞和窄院式民居形式的传统村落,而下沉式窑洞村落是渭北地域文化的代表,柏社村的下沉式窑院有200多座,分布密集而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研究及保护价值,由于其交通不便一直不被人所知。论文最后重点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对其进行村落的保护开发,并将其空间形态特色的延续落实到了其物质空间形态设计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3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确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2 关中渭北地区概况及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 2.1 "渭北"范围界定
  • 2.2 渭北地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历史沿革
  • 2.2.4 风俗习惯
  • 2.2.5 经济基础
  • 2.3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
  • 2.3.1 渭北传统村落与民居形式
  • 2.3.2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 2.4 渭北地区"窑居"形式村落的空间形态
  • 2.4.1 渭北"窑居"村落选址
  • 2.4.2 渭北"窑居"村落的空间形态
  • 2.4.3 渭北"窑居"村落意向及其要素
  • 2.4.4 窑院空间形态分析
  • 2.5 渭北地区"房居"形式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 2.5.1 渭北"房居"村落选址的要求
  • 2.5.2 渭北"房居"村落的空间形态
  • 2.5.3 院落平面布局分析
  • 2.6 渭北传统村落特色综述
  • 2.6.1 渭北传统村落的营构特色
  • 2.6.2 渭北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色
  • 2.6.3 渭北传统村落的民居形式特色
  • 2.6.4 渭北传统村落的生态特色
  • 2.7 小结
  • 3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
  • 3.1 渭北地区聚居地变迁历程
  • 3.2 渭北村落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 3.2.1 石器时代渭北居住形态探源
  • 3.2.2 夏商周时期
  • 3.2.3 春秋战国时期
  • 3.2.4 秦汉时期
  • 3.2.5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 3.2.6 元明清时期
  • 3.3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 3.3.1 渭北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
  • 3.3.2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层次演变规律
  • 3.4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演变动因
  • 3.4.1 影响村落的选址的主导因素
  • 3.4.2 影响村落空间结构的主导因素
  • 3.4.3 影响村落变革的主导因素
  • 3.5 新时期渭北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 3.5.1 社会结构的改变的影响
  • 3.5.2 经济结构的改变的影响
  • 3.5.2 观念的改变的影响
  • 3.6 小结
  • 4 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及其空间形态特色的延续
  • 4.1 渭北传统村落的发展的未来
  • 4.2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真实性评价
  • 4.2.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 4.2.2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真实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模式
  • 4.3.1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原则
  • 4.3.2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发展模式
  • 4.3.3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政策支持
  • 4.3.4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经济手段
  • 4.3.5 渭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色延续的规划层级方法
  • 4.4 小结
  • 5 案例研究——三原县柏社村
  • 5.1 三原县柏社村概况
  • 5.2 三原县柏社村现状空间形态真实性评价
  • 5.2.1 村落生态景观环境
  • 5.2.2 村落的整体空间形态布局
  • 5.2.3 历史建筑及其形制
  • 5.2.4 评价结论
  • 5.3 三原县柏社村空间形态特色保护规划
  • 5.3.1 柏社村保护层级划分
  • 5.3.2 柏社村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延续内容
  • 5.3.3 改造与修缮具体措施
  • 5.3.4 柏社村村落文化保护
  • 5.4 三原县柏社村空间发展规划
  • 5.4.1 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 5.4.2 道路系统规划
  • 5.4.3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5.4.4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 5.4.5 标识系统规划
  • 5.4.6 旅游环境容量预测
  • 5.4.7 公共活动空间组织规划
  • 5.5 实施细则
  • 5.5.1 村落管理运作途径
  • 5.5.2 旅游市场宣传营销策划
  • 5.6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期刊论文类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6)
    • [2].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性发展思考——基于海南岛屿传统村落视域的问题探微[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3].问题导向的城郊传统村落活化设计探析[J]. 装饰 2019(1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州传统村落绿色发展探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10)
    • [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探索——以马关县梁子上村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5)
    • [6].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6)
    • [7].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 丽水学院学报 2019(06)
    • [8].资水流域传统村落发展困境与景观重构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23)
    • [9].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22)
    • [10].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J]. 南方园艺 2019(06)
    • [11].传统村落保护设计中景观资源的评价及态势分析法的运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5)
    • [12].盐城传统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评价与保护[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3].传统村落中景观基因的价值与保护[J]. 中国名城 2020(01)
    • [14].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报告[J]. 绿色科技 2019(23)
    • [15].以河南省愚公村为例谈旅游发展型传统村落形态变化[J]. 山西建筑 2020(02)
    • [16].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农村 2019(06)
    • [1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8].基于类型划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初探——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19].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研究——以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9(12)
    • [20].陕南地区村落景观提升设计研究[J]. 大众文艺 2020(02)
    • [21].《村落》[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22].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12)
    • [23].行政村合并之后村落共同体的可重塑性[J]. 区域治理 2019(37)
    • [24].我国传统村落公益诉讼保护制度构建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25].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机制[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2)
    • [26].徽州传统村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构想[J]. 池州学院学报 2019(06)
    • [27].京西传统村落空间布局中的水适应性研究[J]. 安徽建筑 2020(01)
    • [28].传统村落多维价值评价及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9].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0].传统村落“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  ;  

    关中渭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及其延续 ——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