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论文摘要

热能是现有能源结构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太阳能和工业余热、废热等都存在着间歇性和稳定性差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的加以利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平台,通过地下混凝土桩存储太阳能热,利用热泵来取热,并对存取热过程中,地下混凝土桩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在混凝土储热桩的基础上,结合聚焦式同步跟踪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泵取热系统,建立了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平台,并研究了相关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地下混凝土桩内埋管换热器的瞬态传热模型,对混凝土桩内埋管换热器与混凝土的换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地下温度场的变化和埋管换热器的热作用半径;研究了间断取热模式、连续取热模式、不同混凝土热物性、不同热流密度、不同埋管间距对混凝土存取热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储热和取热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地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验证,并计算了太阳能集热效率及不同取热工况下混凝土桩的取热效率等。本文的研究为太阳能的存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地下存取热的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混凝土蓄能桩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太阳热能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台的建立
  • 2.1 试验台概况和功能设计要求
  • 2.2 试验台系统组成
  • 2.2.1 试验台的组成
  • 2.2.2 同步跟踪太阳能集热系统
  • 2.2.3 地下混凝土蓄能系统
  • 2.2.4 热泵取热系统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1 温度传感器
  • 2.3.2 电磁流量计
  • 2.3.3 数据采集和存储仪器
  • 2.4 自动控制系统
  • 2.4.1 太阳能集热器控制系统
  • 2.4.2 热泵控制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蓄热特性
  • 3.1 太阳能辐射强度计算
  • 3.1.1 计算相关太阳角度
  • 3.1.2 太阳能总辐射强度
  • 3.2 太阳能集热器的理论分析
  • 3.2.1 太阳能集热器能量平衡方程
  • 3.2.2 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
  • 3.3 混凝土热物性参数
  • 3.3.1 混凝土的比热容
  • 3.3.2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 3.3.3 混凝土的热扩散率
  • 3.4 埋管换热器换热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 4.1 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
  • 4.1.1 线热源解析模型
  • 4.1.2 柱源解析模型
  • 4.1.3 数值解传热模型
  • 4.2 有限元法在传热分析中的应用
  • 4.2.1 传热学的基本原理
  • 4.2.2 传热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 4.3 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假设条件
  • 4.3.2 物理模型
  • 4.3.3 数学模型
  • 4.3.4 传热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3.5 选择单元模型及网格划分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混凝土蓄热阶段地下温度场变化
  • 4.4.2 取热模式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
  • 4.4.3 热流密度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
  • 4.4.4 混凝土导热系数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
  • 4.4.5 混凝土比热容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
  • 4.4.6 埋管间距对地下温度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地下存取热试验
  • 5.1 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测试
  • 5.2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桩储热试验
  • 5.2.1 试验过程概述
  • 5.2.2 地下初始温度测量
  • 5.2.3 地下温度场分析
  • 5.2.4 储热量的计算
  • 5.3 地下混凝土桩取热试验
  • 5.3.1 连续取热工况地下温度场分析
  • 5.3.2 间歇取热工况地下温度场分析
  • 5.3.3 两种取热工况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究超大地下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要点[J]. 智能城市 2020(01)
    • [2].跳仓法在超大地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3)
    • [3].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抗裂技术研究[J]. 山西建筑 2009(23)
    • [4].解析贴嘴灌浆法处理水工地下混凝土裂缝[J]. 科技信息 2009(13)
    • [5].浅析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渗漏质量问题及防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2)
    • [6].建筑工程地下混凝土结构渗漏质量通病的预防研究[J]. 建筑工人 2019(06)
    • [7].浅谈地下混凝土连续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J]. 山西建筑 2009(03)
    • [8].地下混凝土构建筑物引起病害原因及治理思路的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4(02)
    • [9].广州地区城市地下混凝土结构临界氯离子含量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 [10].地下混凝土防护结构抗冲击可靠性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8)
    • [11].滨海地区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腐设计[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11(03)
    • [12].膨胀剂增强地下混凝土结构抗裂效应实测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05)
    • [13].解析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J]. 河南科技 2014(10)
    • [14].油田地下混凝土建筑物渗漏分析与处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09)
    • [15].建筑工程地下混凝土结构渗漏防治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9(26)
    • [16].滨海地区地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0)
    • [17].半埋式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分析[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5(05)
    • [18].滨海地区变电站地下混凝土结构防腐抗渗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S1)
    • [19].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储热桩蓄热过程中的数值模拟[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0].软土地基地下混凝土管道基础沉降问题及控制措施[J]. 建设监理 2014(01)
    • [21].地下混凝土双壁储油罐温度应力数值模拟[J]. 石油工程建设 2009(02)
    • [22].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7)
    • [23].地下混凝土储热桩换热器周围温度场的模拟分析[J]. 山西建筑 2014(20)
    • [24].生态中转站地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施工技术[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3(02)
    • [25].探地雷达在地下混凝土排水管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浙江建筑 2014(02)
    • [26].贵港地区地下混凝土墙裂缝控制[J]. 建筑 2009(18)
    • [27].浅谈地下结构裂缝渗漏处理[J]. 价值工程 2011(03)
    • [28].滨海环境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研究[J]. 山西建筑 2010(25)
    • [29].浅谈“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应用体会[J]. 广东建材 2008(09)
    • [30].企业新闻[J]. 中国建筑防水 2010(09)

    标签:;  ;  ;  ;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