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强烈活动区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以石林为例

人类强烈活动区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以石林为例

论文摘要

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困难在于退化环境脆弱基础以及发展与保护的冲突,在植被恢复中开展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系统”概念,并提出了包括人地关系、环境经济运行机制、环境政策体制、技术、环境公共政策等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研究的框架,为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评价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以人类强烈活动喀斯特保护地-石林风景区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为例,建立了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评价的具体方案,通过社会经济发展评价及对土地依赖度的分析研究来掌握石林保护地农村和农户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土地的依赖度的状况;进一步对对现行管理制度框架下的石林地区的石林风景区管理局、地方政府、乡村和农户对土地竞争性利用的冲突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所导致的农户损益状况进行评估,获得了对植被恢复中农村与农户的社会经济支持能力和态度倾向的认识。所得到的结论是:石林风景区农村和农户整体上能对植被恢复提供社会经济支持,但局部地区需要做较大调整。论文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协调和推动植被恢复的总体保护与发展框架、石林风景区整体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土地持续利用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社会发展调控、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等社会经济支持的对策措施。

论文目录

  • 1、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 1.1 保护地植被恢复
  • 1.1.1 保护地简述
  • 1.1.2 喀斯特保护地的植被变化
  • 1.1.3 喀斯特保护地价值及植被恢复
  • 1.2 影响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1.2.1 人地关系
  • 1.2.2 环境经济运行机制
  • 1.2.3 政策体制因素
  • 1.2.4 技术因素
  • 1.2.5 生态环境恢复的公共政策因素
  • 1.3 植被恢复的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的构建
  • 1.3.1 植被恢复综合目标子系统
  • 1.3.2 产业发展子系统
  • 1.3.3 技术与管理子系统
  • 1.3.4 法律与民俗约束子系统
  • 1.3.5 植被恢复监测评估子系统
  • 1.4 研究地区的典型意义
  • 2、石林地区植被恢复概况
  • 2.1 石林植被发育的环境特征
  • 2.1.1 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 2.1.2 喀斯特退化生境
  • 2.1.3 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农牧业密集地带
  • 2.2 石林植被变化历史
  • 2.3 石林植被现状特征
  • 2.3.1 石林地区植被群落退化严重、分布不连续
  • 2.3.2 石林地区植被种类组成中非乡土植被物种较多
  • 2.3.3 植被恢复的基础条件恶劣
  • 3、基于植被恢复的石林地区农村与农户社会经济发展评价
  • 3.1 理论依据
  • 3.2 评价目标
  • 3.3 评价原则
  • 3.4 评价范围
  • 3.5 评价方法
  • 3.5.1 技术路线
  • 3.5.2 评价指标
  • 3.5.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3.5.4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量度方法
  • 3.5.5 植被恢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
  • 3.5.6 植被恢复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依赖度指数的计算
  • 3.6 石林植被恢复区农村与农户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与土地依赖度结果
  • 4 基于植被恢复的石林农村与农户社会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 4.1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4.1.1 依赖土地的村寨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取向性
  • 4.1.2 与石林远疏关系不同的村寨社会经济发展分异特征
  • 4.2 石林喀斯特保护地内村寨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依赖度的变化分析
  • 5 石林风景区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能力分析
  • 5.1 制约石林植被恢复的社会运行机制分析
  • 5.1.1 公共资源的利用
  • 5.1.2 环境经济运行机制
  • 5.1.3 环境恢复公共政策
  • 5.2 石林植被恢复中相关利益主体对于土地资源的竞争性利用冲突分析
  • 5.2.1 石林风景区内农户
  • 5.2.2 地方政府
  • 5.2.3 石林风景区管理局
  • 5.2.4 农户、地方政府、风景区管理局三者间土地资源竞争性利用的冲突
  • 5.3 石林风景区植被恢复中土地调整损益分析
  • 5.4 石林风景区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能力综合评述
  • 6 石林风景区的植被恢复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策
  • 6.1 总体保护与发展框架
  • 6.2 石林风景区整体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
  • 6.3 土地持续利用调整
  • 6.4 生态环境建设补偿
  • 6.5 社会发展调控
  • 6.6 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6.7 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石林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原始数据
  • 附表二:石林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标准数据
  • 附表三:石林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学旅行的社会支持系统分析——以文森研学为例[J]. 市场周刊 2019(12)
    • [2].基于WebGL的3D技术在风电运维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 风能 2020(05)
    • [3].职业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0(03)
    • [4].试论危机事件应对中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J]. 新西部 2019(21)
    • [5].社会支持系统与护士留职意愿相关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7(13)
    • [6].我国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8)
    • [7].高职院校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完善[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8].护士群体同事支持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16(14)
    • [9].大学生创业内部支持系统建设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
    • [10].论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7)
    • [11].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研究[J]. 科技与企业 2015(04)
    • [12].视障阅读社会支持系统构建浅议[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1)
    • [13].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小班化教育的机制探析——以香港为例[J]. 教育科学研究 2015(08)
    • [14].装备需求论证支持系统柔性设计理论研究[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5(05)
    • [15].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相关思考[J]. 牡丹 2020(08)
    • [16].宁波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其培育支持系统的实证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07)
    • [17].“四线并网”居家学习支持系统辅助下的校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 上海教育 2020(Z2)
    • [18].项目简介[J]. 江苏教育研究 2020(Z4)
    • [19].课程改革支持系统构建的实践思考——以如东县推进课程改革为例[J]. 教育视界 2017(05)
    • [20].朋辈支持系统构建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15)
    • [21].和谐团队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系统[J]. 江苏教育 2016(56)
    • [22].伙伴互助式小组心理辅导的探索[J]. 江苏教育 2017(24)
    • [23].构建流动儿童课外阅读支持系统的相关思考[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17(11)
    • [24].以互助为导向的高校困难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的视角[J]. 知识文库 2016(19)
    • [25].基于移动学习的企业培训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新校园(上旬) 2016(11)
    • [26].重寻自己 重获自我——探析基于弱势学生弱点类型的支持系统[J]. 新课程(中学) 2017(02)
    • [27].提高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探究[J]. 知识文库 2017(06)
    • [28].由“合”到“和”——构建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的三点做法[J]. 天津教育 2017(Z2)
    • [29].《成人护理学》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护理研究 2013(35)
    • [30].建立你的工作支持系统[J]. 职场 2012(02)

    标签:;  ;  ;  ;  ;  

    人类强烈活动区喀斯特保护地植被恢复的经济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以石林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