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

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

论文摘要

尽管期货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已由最初的以农产品为主的商品期货发展到了复杂的金融衍生期货,但在我国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曲折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立商品期货以来,几经波折,虽有发展,但至今仍停留在几种简单的农产品和有色金属期货上,金融期货则还一直不敢推出,究其原因,风险作崇。当然,任何交易活动都会有风险,更何况复杂的金融活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一切价格、数量指标都被政府管制,表面上看不存在风险,但实则是所有风险都被政府兜起来了,并给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带来极大不便,在现阶段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就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经济发展的事物,包括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金融制度,不能因噎废食,害怕风险而拒绝期货及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关键是如何评认识价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管理体制来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将其对社会的危害性降至最低,而又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了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监管这一紧迫性的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对比与中外对比的分析方法,力图按照风险管理的步骤来处理这一问题,并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如何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体系。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可分为五个过程:辨识、测量、处理、实施、评估,重点是测量和处理。从国内对期货市场风险研究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辨识和实施两个阶段,即先找出存在的问题,严格地说只是表面现象,然后提出几条感性的认识对策论,谈不上有真正的参考价值。鲜有从理论、方法、技术、模型等方面对期货市场风险的测量、处理和效果进行研究的。金融风险的处理实质是在基于风险辨识、测量之后的风险应对之策,可选取的方法有承受、保险、分解、分散、转移、重配。承受得考虑自身能力和对风险的态度;保险则不是本文研究的范围,重配可以是同种类资产/负债内不同期限、结构的重配,也可以是一种资产或负债与其它资产/负债的组合重配。处理过程中剩下的就是分解和转移了。期货市场的两大功能就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如何通过期货市场微观层面即交易层面风险的识别及度量,找出易出现风险、易引发恶性风险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予以改进,再从制度、组织机构设计、法律规章制度层面进行宏观监管,并通过创新性的监管体系设计,来规范和引导期货市场的发展。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引言,对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国内发展状况等进行简单的回顾和分析,并对当前进行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的意义进行阐释,对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回顾述评,简要说明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及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分析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与风险监管的关系,并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找出我国期货市场中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从风险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的功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三章为我国期货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微观交易风险方面的,也有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的问题。第四章为期货市场风险的识别和度量,主要是深入到微观层面上的度量,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了期货市场风险的根源,为有的放矢地监管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导向。第五章通过研究期货逼仓风险,提出了一套日常交易层面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第六章则主要是对国外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体系的描述、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国现实情况的监管体系,提出了学习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上政府、行业协会组织、期货交易所“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用良好的监管制度引导促进期货市场发展的观点。并且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评价了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路径依赖及其对更一步发展的危害,监管部门应打破这种阻碍发展的有害的路径,运用创新路径的思路来引导期货市场发展,以风险导向的、市场定位的功能性监管来促进期货市场发展,同时避免金融业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也避免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业的整体发展,这对实行赶超战略的国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七章则分析了以风险导向的功能性监管,这是适应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局面而作的有益探索。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1、期货市场风险的辨识和度量。识别风险,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中国的期货市场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变化的,即使找到了表面现象上的风险,往往也因不能及时调整认识,而使监管滞后,要么是阻碍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么是忽视风险管理而酿致极大的风险。本文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致于在识别风险时就事论事,只注意表面现象而忽略风险发展变化的本质。2、期货市场风险的评级测量。一是对逼仓机理及日常交易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提出了对期货市场参与者进行风险分层评级的观点,这有利于对投资者按其风险的大小进行分层监管,真正做到根据参与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小来配置风险,克服了非理性情况下引起的逼仓及风险失控行为。3、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体系的设计。针对微观交易层面的风险和宏观管理层面的风险,本文设计了一套切合中国实际的风险监管体系,并遵循监管的辩证法,提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处于快速变化而期货市场基础本身又较差的市场中,利用监管创新、制度创新引导期货市场发展的观点。并用路径依赖理论来分析了监管部门如何区别好坏路径,破除旧路径的阻碍及锁定效应,建立新路径,引导期货市场发展。同时,还提出了整个金融体系内,应顺应社会经济变化的特征,打破分业经营、分来监管,各自为政,各自垄断一块的封闭局面,在逐渐走向开放,走向混业经营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应实行风险导向的市场功能性监管。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关于期货市场风险监控的理论综述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2 期货市场的功能、效率与监管的关系
  • 2.1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2.2 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 2.3 期货市场的效率
  • 2.4 信息披露与期货市场功能及风险的关系
  • 3 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 3.1 市场交易主体存在的问题
  • 3.2 交易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
  • 3.3 监管部门存在的问题
  • 4 期货市场风险的识别和度量
  • 4.1 期货市场风险分析
  • 4.2 市场主体分层的风险辨识
  • 4.3 基于投资者分层及风险评级的监管
  • 4.4 期货市场风险的度量
  • 5 期货市场监管指标研究
  • 5.1 期货市场风险需要微观的监控指标
  • 5.2 交易层面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
  • 6 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研究
  • 6.1 国外期货市场监管体系
  • 6.2 对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评析
  • 6.3 我国期货市场监管设计体系
  • 7 风险导向的功能性监管
  • 7.1 功能性监管的涵义
  • 7.2 期货市场监管的协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