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康复的护理现状

乳腺癌术后康复的护理现状

罗丽华(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547000)

【摘要】乳腺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在目前多实施以手术治疗方案,但是术后采用的辅助治疗方式(化疗或者放射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因此患者术后不仅需要定期检查,还需要接受功能以及精神上的护理,本文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术后康复护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076-02

引言:

应用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患者患肢淋巴水肿、上肢功能障碍乃至心理问题,不仅会形成心理缺陷也会失去生活斗志,因此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的早期康健训练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质量,也促进了护理现状的进展。

1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病例中共选取了80例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经确诊后判定为1期~4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年龄在34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4±5.63)岁。患者中混合性格者12例,外向性格者15例,内向性格者53例。有家族史病症的患者有16例,无家族史病症的患者有64例。患者乳腺癌肿块大小在2.0cm×2.5cm×2.5cm~10cm×8cm×6cm之间,经常规病理检查,患者肾功能以及心肺功能正常。

2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

2.1术后康复护理

应用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需要将胸肌及其周围神经切除,术后患者上肢功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同时实施腋淋巴清洁术的原因,会影响上肢淋巴回流进而引发水肿。因此术后康复护理时应该对患者上肢皮肤进行护理,并增强器上肢功能训练。

患者实施手术后5天左右开始实施腕部训练,然后逐渐到肩关节功能训练,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训练内容的指导与成效判定进而判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效果,缓解上肢出现术后水肿情况[1]。

2.2化疗时护理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化疗以及放射性治疗是术后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对患者注射药物,但是长期经由静脉注射会对患者血管造成一定损伤,严重者发生静脉栓塞。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如果不能够一针到位则会对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而穿刺成功后枕头位置不固定则会出现血液回流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血管进行有效护理。首先加强自身技能训练,保证在穿刺时能够一针见血,然后准确固定枕头位置,防止患者乱动而出现血液回流。通过正确配药、正确给药提高缓解患者血管承受能力[2]。

在进行化疗时,患者应该先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生理盐水对静脉血管进行擦拭,然后将化疗药物推入血管内,保证药物顺利进入血管而不外溢。由于化疗过程十分痛苦,因此必须获得患者的全力配合,调节好患者的心理状态[3],对其化疗后的相应反应予以预防。

患者接受化疗后,胃肠道会因药物反应而出现不适症状,此时护理人员不仅应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告知其为正常反应,也应该采用肌肉注射法为其注射10mg的胃复安,这些护理措施不仅对保护血管具有良好的成效,也能够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治疗过程。在进行静脉注射时应该在患肢另一侧进行药物注射,进而防止注射过程中出现感染症状[4]。

2.3心理护理

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切除乳房后会出现心理崩溃,自卑乃至情绪低落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外形受损的心理雾霾,提高其配合治疗的自信心,保证患者术后心理的康复[5]。

3护理现状分析

3.1护理现状的发展演变

自传统护理开始,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项目就十分重视对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到目前乳腺癌术后护理手段逐渐变得优质化以及先进化,护理方法逐渐从单一性走向了综合性,从以单纯训练患者上肢运动强度转变为康复路径的护理,不仅对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进行强度训练,更重视不同阶段患者身心功能的康复,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做好全套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入院后的护理质量。

3.2传统护理与现今护理手段的差异性

表1传统护理与当今护理发展手段指标的结果比较

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方法的发展,提高了患者术后患者功能的康复能力,增加了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强了患肢的外展功能以及上举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护理康复效果而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护理体会

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发展到现今逐渐趋向于系统化护理方案,因此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便具有了完整的计划性,通过制定患者术后康复的语气目标以及护理措施一一规划出来,并在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后的最佳时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6],通过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让其对患者护理情况予以了解进而提高患者的配合能力,为其提供更加全面乃至细致化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转变患者自卑的心态,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结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现状来看,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患肢各功能康复的效果、身体各项指标的发展以及消除水肿的效果均有所增强,极大体现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状态,促进了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的有效率,推动了护理手段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明珑.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3):2761-2763.

[2]吴明珑.疼痛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影响[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集.2010:417-419.

[3]林细铃,钟就娣,郭敏如等.乳腺癌术后康复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J].家庭护士(中旬刊),2008,6(23):2070-2071.

[4]李清敏,王秀梅,董春花等.共情艺术在乳腺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1):1017-1018.

[5]黄宗超.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20(12):103,105.

[6]阳世伟,王先明,宗智敏等.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08-610.

标签:;  ;  ;  

乳腺癌术后康复的护理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