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初探

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初探

论文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纲要)提出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央正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服务的对象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担负着农村绝大多数行政事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命令、指示,往往都要通过乡镇政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来贯彻落实,对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基层政权和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乡镇政府引入绩效管理,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提高效能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服务“三农”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模式,进行规范分析我国乡镇政府的行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绩效管理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绩效管理系统的简要概述,尝试性地探索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以期通过绩效管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提高政府效能和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阐述绩效管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主要论述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有效运行的要素和政府绩效管理的管理理念,指出政府绩效管理坚持以市场、社会、服务为导向;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乡镇政府的基础性和微观性决定了其执行性和面向公众的务实性,同时也决定了其本质上是加强管理,突出服务,然而长期以来乡镇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越位,导致政府效能低下、管理成本高、服务意识淡化等问题的存在,分析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验证绩效管理是提高我国乡镇政府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探索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结合我国乡镇的具体情况,首先制定乡镇政府的在经济、政治、社会管理方面的绩效目标与计划;其次概括了绩效沟通是贯穿于乡镇政府绩效管理全过程,是联系乡镇政府与公众的纽带;再次简化乡镇政府达标项目指标,加快职能转变,建立科学化与制度化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绩效改进,使绩效评估的结果得到切实的应用,建立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地提高乡镇政府效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综述
  • (一) 绩效管理系统的内涵
  • (二) 绩效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要素
  • (三) 政府绩效管理的管理理念
  • 二、绩效管理是提高我国乡镇政府效能的必然选择
  • (一) 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
  • (二) 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三、探索建立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 (一) 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计划
  • (二) 建立动态持续的乡镇政府绩效沟通机制
  • (三) 建立科学化与制度化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四) 通过绩效改进使绩效评估的结果得到切实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