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梁秀梅

导师: 于清涟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理论,作用和意义

文献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我国总人口和在校学生数的80%左右在农村,每年约有一千一百万左右的初中、高中生回到农村。这一国情决定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关系到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关系到全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城镇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影响未来社会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分析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并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理论,采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及规范分析法从理论意义上探究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微观角度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对受教育的劳动力个体,其积极意义在于,农村职业教育使学习者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其技术含量,提高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以增强受训学员在工作中的生产能力,成为应用型或实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最直接作用的体现,也是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含量最基本的目标。技术技能的掌握,无疑会大大增强学习者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适应力,拓宽学习者的择业空间,促进其个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增加学习者的个人收入,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就宏观角度来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同样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当前因人口过多而引发的失业现象,是我国需要解决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如何缓解就业与失业的社会矛盾,从长远来看,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既可以使劳动力的供给得以分流,从而延缓劳动力供给,缓解我国劳动就业领域的巨大压力,又可以为未来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做好准备,防止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合理和有序化。同时,大量具备一定人力资本含量的农村剩余人口进城,不但扩大了工业生产的劳动供给与市场消费,也产生了城市人口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转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界定

(一) 职业教育的定义和分类

(二) 农村职业教育的含义界定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 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 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成因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二)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三) 目前中国农村学生的两难

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成因

三、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及对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一)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分析

(二) 对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第三部分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

(一) 整体转移无序、缺乏稳定性

(二) 多为就地转移、转移部门狭窄

(三) 转移速度缓慢、层次较低

三、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一) 人力资本简介

(二)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来讲

(一) 明确办学方向,定位于企业和市场需求

(二) 形成办学特色,发展面向区域经济

(三) 转变办学模式,实行多元化合作办学

二、从外部整体环境的改善来讲

(一) 政府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

(二) 企业良好的制度激励

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26

参考文献

  • [1].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问题[D]. 茹小佳.燕山大学2012
  • [2].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 张丽华.福建农林大学2011
  • [3].阿瓦提县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D]. 刘玥.新疆农业大学2015
  •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发展[D]. 伍齐珊.湘潭大学2011
  •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D]. 刘超.浙江师范大学2012
  • [6].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 雷重熹.东北师范大学2005
  • [7].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研究[D]. 周玉秀.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 [8].安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 李璐.安徽大学2012
  • [9].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 曾繁相.福建师范大学2003
  • [10].成都龙泉驿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李春林.四川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 尚雪艳.天津大学2005
  • [2].“三农”问题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透视[D]. 刘永川.天津大学2005
  • [3].职业教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D]. 李新.华中师范大学2007
  • [4].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王国巍.东北师范大学2007
  • [5].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三农”的研究[D]. 陈拥贤.湖南农业大学2004
  • [6].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分析[D]. 陈红艳.陕西师范大学2006
  • [7].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 雷重熹.东北师范大学2005
  • [8].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D]. 宋桂言.山东农业大学2005
  • [9].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钱海杰.上海师范大学2006
  • [10].我国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霞.西南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