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的影响,从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ERK1/2的表达、T细胞亚群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的方式,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1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40)治疗组(n=40)正常组(n=40)。于治疗后7、14、21天用光镜、电镜观测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治疗后3天、7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中ERK1/2的表达;7天、21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含量,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1.治疗组的病理形态改变明显较模型组轻微。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ERK1/2表达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心肌组织ERK1/2表达明显降低(P<0.01)。3.与正常组比较,7天模型组CD4+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CD4+/CD8+明显降低(P<0.01);与7天模型组相比,7天治疗组CD4+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CD8+细胞含量明显下降(P<0.05),CD4+/CD8+比值回升(P<0.01);7天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21天模型组CD8+细胞含量明显降低(P<0.01),CD4+/CD8+明显升高(P<0.01);与21天模型组相比,21天治疗组CD8+细胞含量明显回升(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21天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羚桂龙牡颗粒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病变。2.羚桂龙牡颗粒可抑制细胞外信号激酶1和2的表达,从而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和免疫杀伤系统及细胞凋亡的激活对心肌的损伤。3.羚桂龙牡颗粒能调节辅助性和杀伤性T淋巴细胞而控制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2.1 分型论治
  • 1.2.2 分期论治
  • 1.3 专方专药
  • 1.3.1 专药
  • 1.3.2 专方
  • 1.4 针剂的治疗
  • 2.现代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
  • 2.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因
  • 2.1.1 肠道病毒
  • 2.1.2 流感病毒
  • 2.1.3 副粘病毒
  • 2.1.4 疱疹病毒
  • 2.1.5 肝炎病毒
  • 2.1.6 其他病毒
  • 2.2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 2.2.1 病毒直接作用于心肌组织
  • 2.2.2 细胞外信号激酶1和2(ERK1/2)途径
  • 2.2.3 免疫发病机制
  • 2.3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
  • 2.3.1 免疫抑制剂
  • 2.3.2 免疫调节剂
  • 2.3.3 抗病毒药
  • 2.3.4 其它药物
  •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动物
  • 2.病毒
  • 3.实验用药
  • 4.主要试剂、仪器与软件
  • 4.1 主要试剂
  • 4.2 主要溶液配制
  • 4.3 主要仪器
  • 5.模型制备与分组
  • 6.给药方法
  • 7.取材
  • 8.观测指标与方法
  • 8.1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
  • 8.1.1 组织处理
  • 8.1.2 HE染色
  • 8.1.3 病理切片评分标准
  • 8.2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8.3 电镜观察小鼠心肌超微结构
  • 8.3.1 试剂配制
  • 8.3.2 实验步骤
  • 8.4 FAGS法测定T淋巴细胞CD4+和CD8+细胞亚群
  • 9.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
  • 1.1 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
  • 1.2 心肌病理积分
  • 1.3 心肌组织超微结构
  • 2.免疫组化ERK1/2结果
  • 3.T细胞亚群结果
  • 讨论
  • 1.VMC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在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 1.1 VMC动物模型的复制
  • 1.2 药物治疗中构建模型病毒浓度的筛选
  • 1.3 依据小鼠VMC模型的病程对实验观察时间点的选择
  • 1.4 动物实验观察指标的选择
  • 2.羚桂龙牡颗粒的中医理论基础及现代药理研究
  • 2.1 中医理论基础
  • 2.2 羚桂龙牡颗粒的现代药理研究
  • 3-VMC的疗效'>3.羚桂龙牡颗粒对小鼠CVB3-VMC的疗效
  • 3.1 羚桂龙牡颗粒对对心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羚桂龙牡颗粒对ERK1/2表达的影响
  • 3.3 羚桂龙牡颗粒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3.4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与脑血管变化的动态研究[J]. 影像视觉 2016(Z3)
    • [2].基于最小模型组最优模型扩展的机动目标跟踪方法[J]. 现代雷达 2015(03)
    • [3].淫羊藿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区域炎症反应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20(01)
    • [4].慢性光照联合氢醌诱导小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06)
    • [5].基于“鼻-脑”通路细胞模型组探索相对分子质量及粒径因素对药物制剂经鼻入脑的影响[J]. 中草药 2020(22)
    • [6].背根神经节8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J]. 上海医学 2013(06)
    • [7].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02)
    • [8].轴向负载诱导肾虚小鼠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01)
    • [9].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筛选[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7(01)
    • [10].丙戊酸抑制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机制研究[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2)
    • [11].海藻多糖的促排铅药效初步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20(01)
    • [12].参与教学:编外学员的追梦[J]. 新课程(综合版) 2015(05)
    • [13].内脏大神经切断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03)
    • [14].补阳还五汤加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7)
    • [15].四神丸对伊立替康所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6)
    • [16].高脂喂养联合免疫损伤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18)
    • [17].心痛贴贴敷对大鼠心肌梗死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20)
    • [18].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浅低温动物模型的建立[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01)
    • [19].黄连素灌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2)
    • [20].蜂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健康研究 2009(02)
    • [21].加味甘麦大枣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J]. 广州医药 2019(06)
    • [22].淫羊藿苷干预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0(02)
    • [23].寒证和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0(01)
    • [24].口服恒古骨伤愈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树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 [25].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 中医杂志 2019(24)
    • [26].香连片预防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2)
    • [27].参麦注射液对线粒体毒素致豚鼠药物性耳聋模型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7(13)
    • [28].双合汤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05)
    • [29].低分子肝素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5)
    • [30].通心络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11)

    标签:;  ;  ;  ;  

    羚桂龙牡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