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眼内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

真菌性眼内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

论文摘要

真菌性眼内炎可以经血源途径感染,也可以继发于内眼手术及外伤。真菌性眼内炎发病率不是很高,但其对视功能损伤很严重,诊断、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眼球萎缩。早诊断、早治疗是影响真菌性眼内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真菌性眼内炎,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直接涂片镜检、真菌培养。文献报道直接涂片检查操作方便、快速,但检出率较低。培养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检出率同直接涂片相近,但是2~14天的真菌培养时限也影响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PCR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重视。 本研究以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标准菌株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10~4cfu/ml的真菌悬液,在显微镜下接种于两组兔的右眼,建立真菌性眼内炎的兔眼动物模型。于建立模型前3天抽取前房水、建立模型后1天、3天、7天、14天、30天分别抽取前房水、玻璃体进行涂片、培养和PCR检测。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来源标本的检出率差异。结果为: 1.以真菌性眼内炎进展至Ⅲ期为判断标准,白色念珠菌组病程为24±2.1天,烟曲霉菌组为14±1.5天。 2.第7、14及30天采集的标本,涂片法检出率无差别,但分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真菌性眼内炎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