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港油田车40、车44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

东风港油田车40、车44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

论文摘要

东风港油田车40、44块目前处在油田开发的中期阶段,开发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油藏压力水平较低,油井供液不足,产量递减快。为了保证油田有效平稳的开发,详细研究了解工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明确影响开发的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的评价,找出影响目前开发效果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术对策和制定调整措施方案。本论文对研究区进行了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对主力层段的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研究区沙三上段为浊积扇沉积,油层分布以岩性为主要控制因素,属构造—岩性油藏。砂体发育相对较差,各小层内部砂体零散分布,面积小,多呈透镜体状、小面积扇状和条带状,且平面上厚度变化较大(2-6m)。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连通性较差,给油田大面积注水开发带来一定困难。同时,本文对研究区这种呈透镜状、小面积扇状和条带状零散分布的砂岩油藏的生产特征以及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明确指出了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注采井数比不合理,油藏压力低,产量自然递减率高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包括开发层系的划分,开发方式的选择,合理井距的确定,日产油能力,含水后最大日产油产液量的确定以及注水量的确定。最后在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综合调整方案,共提出转注井27口,重新投注已停注井车40-17-17,更新井一口车40-27-33,注采井数比提高为为1:1.46,并且对15年的生产指标进行预测,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平均水驱采收率为27.3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注水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发展概况
  • 1.2.2 注采井网调整研究现状
  • 1.3 工区概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车40、车44 块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油藏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2 断裂系统
  • 2.3 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
  • 2.3.1 沉积特征研究
  • 2.3.2 储层特征研究
  • 2.4 油藏特征
  • 2.4.1 油藏温度压力特征
  • 2.4.2 流体性质
  • 2.4.3 油藏类型
  • 2.4.4 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车40、车44 块开发效果评价
  • 3.1 开发概况
  • 3.1.1 开发阶段的划分
  • 3.1.2 开发现状
  • 3.2 车40、车44 块油藏动态分析
  • 3.2.1 开采特征
  • 3.2.2 井网适应性分析
  • 3.2.3 储量动用状况分析
  • 3.2.4 地层压力变化情况分析
  • 3.3 车40、车44 块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3.3.1 含水上升规律
  • 3.3.2 递减规律评价
  • 3.3.3 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
  • 3.3.4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3.3.5 可采储量评价
  • 第四章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技术对策
  • 4.1 车40、车44 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采取的主要技术对策
  • 4.2.1 层系划分
  • 4.2.2 开发方式的确定
  • 4.2.3 合理井距的确定
  • 4.2.4 日油能力确定
  • 4.2.5 含水后最大产液量及油量确定
  • 4.2.6 注水量确定
  • 第五章 车40、车44 块注采调整方案设计
  • 5.1 调整原则
  • 5.2 方案部署
  • 5.2.1 方案部署结果
  • 5.2.2 实施要求
  • 5.3 不同方案开发指标及采收率预测
  • 5.3.1 开发指标预测
  • 5.3.2 采收率预测
  • 5.3.3 推荐注采方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东风港油田车40、车44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