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悲剧意识探析

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悲剧意识探析

论文摘要

悲剧意识是对于自由意志本身自相矛盾性的悲剧性感受和认识,是作家关注现实人生的一种审美意识,它使作品包蕴着深刻的悲剧性。中国文学的悲剧意识最早见于先秦神话,但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渐呈弱化趋势,直到五四时期,随着对西方文化的引介、新文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在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基础上,中国现代悲剧意识才得以觉醒和发展。九叶诗派承续并深化了新文学的悲剧意识,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西方悲剧意识的某些方面,在把握人与世界、个人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偶然和必然的关系时,更注重拷问主体矛盾分裂的内心世界,注重对自我、人类、宇宙及其相互关系的根本思考,把个体的悲剧性体验上升到对于人类普遍性存在境遇的思考。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九叶诗派悲剧意识产生的历史语境;第一部分主要从时代背景、文化素养、人生体验等方面阐述九叶诗派悲剧意识的生成;第二部分从自我意识、时间意识、死亡意识和对悲剧性存在的超越方面,论述九叶诗派悲剧意识的内涵;第三部分从知性化和戏剧化两方面论述九叶诗派悲剧意识的诗性表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九叶诗派的悲剧意识的生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文化背景
  • 第三节 悲剧性成长体验
  • 第二章 九叶诗人悲剧意识的内涵
  • 第一节 自我意识
  • 一 自我审视
  • 二 自我变异
  • 第二节 时间意识
  • 一 对物理时间的否定
  • 二 对现时性的把握
  • 三 生命对时间的抗争
  • 第三节 死亡意识
  • 一 对使命的主动承担
  • 二 解脱净化与审美体验
  • 三 死亡是生命的完成
  • 第四节 对于悲剧存在的超越
  • 一 诗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 审美超越
  • 第三章 悲剧意识的诗性表达
  • 第一节 悲剧意识的知性化表达
  • 一 知觉化
  • 二 哲理化
  • 三 反讽化
  • 第二节 悲剧意识的戏剧化表达
  • 一 人物动作戏剧化
  • 二 诗歌情境戏剧化
  • 三 人物声音戏剧化
  • 结语
  • 参考书目
  •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综合和创新:“九叶诗派”独特的诗歌艺术[J]. 汉字文化 2017(19)
    • [2].论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中国特质——以郭沫若、夏衍的剧本和七月诗派、九叶诗派的诗等为例[J]. 新文学评论 2016(03)
    • [3].九叶诗派的多元艺术探索[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6(02)
    • [4].伟大心灵的共鸣——读郑敏《金黄的稻束》[J]. 北方文学 2017(03)
    • [5].主持人语[J]. 星星 2017(14)
    • [6].论唐祈诗歌中的刚健知性写作和柔性抒情写作[J]. 星星 2017(14)
    • [7].“戏剧化”之美——论九叶诗派的诗歌美学[J]. 青年文学家 2017(09)
    • [8].九叶诗派的中坚力量——辛笛诗歌导读[J]. 中国诗歌 2015(07)
    • [9].九叶诗派[J]. 文学界(原创版) 2010(04)
    • [10].“九叶诗派”质疑[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1)
    • [11].对生命意志的坚守和超越——论穆旦及九叶诗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2].九叶诗派与民族国家想象[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S1)
    • [13].袁可嘉诗歌分期以及戏剧化特色[J]. 中华辞赋 2019(10)
    • [14].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活化石”——九叶诗派研究综述[J]. 文学评论 2009(02)
    • [15].论朦胧诗与九叶诗派的内在渊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04)
    • [16].生命的安居[J]. 诗潮 2008(03)
    • [17].我俩都是东南西北人——琐忆“九叶”诗人唐祈先生[J]. 诗探索 2015(07)
    • [18].九叶诗派:第一座中国现代诗的高峰[J]. 文学界(原创版) 2010(04)
    • [19].知性与思辨结合的诗学探索——马永波诗学理论专著《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研讨会发言纪要[J]. 五台山 2011(Z1)
    • [20].《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1].《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J]. 诗歌月刊 2010(05)
    • [22].“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关于九叶诗派的象征表现之二[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01)
    • [23].诗与思的完美结合——《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读后[J]. 创作评谭 2018(01)
    • [24].《九叶诗派与西方现代主义》研讨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5].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烛照下的九叶诗派——以里尔克与郑敏为例[J]. 长治学院学报 2019(01)
    • [26].诗与现实的平衡——九叶诗派诗论研究之一[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7].九叶诗派抗战时期诗歌的城市化倾向与艾略特诗歌之比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03)
    • [28].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建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8)
    • [29].就这样静默着,触碰你疲倦下的美丽——品读《金黄的稻束》诗歌中的灵魂[J]. 神州 2013(05)
    • [30].现代诗是“戏剧的诗”——九叶诗派诗论研究之二[J]. 江汉论坛 2015(01)

    标签:;  ;  ;  

    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悲剧意识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