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历史的本真 ——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

回归历史的本真 ——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

论文摘要

延安文学作为延安时期中国革命和历史叙述的重要参与者,兼具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文学蕴含和承载着延安时期最生动、最鲜活、最丰富的历史记忆,延安文学的研究,不仅关系于自身,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化史的建构和重新评价。本文认为,延安文学构成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经由报刊与大众文艺活动共同传播的独特的文学传播现象,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与新闻传播的核心主题高度一致,在特殊的战争氛围中实现了其传播目的——最直接的目标、最直接的受众、最显著的效果。延安文学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传播效应,以及民族化、大众化的传播实践,更使其具有多方位考察和估量的社会史学价值。因此,本文从探究历史本真的层面出发,力求通过对延安文学传播的研究从而回到历史的语境中,还原生动的历史轨迹,探求文学的生产机制、意义建构和传播形态,对延安文学做全方位、纵深化地动态观照。文学传播存在于社会各因素所构建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本文在分析研究延安文学传播的政治文化生态与媒介生态的基础上认为:作为战时政治文化中心,延安首先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心中的理想国和想象中的乌托邦而定格的,“五四”文学、苏区文学、左翼文学传统的汇流与重构为延安文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和新文学的传统。在革命战争文化生态下与艺术深度共生的,是知识分子因社会和政治危机日深而出现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当民族的、阶级的、政党的和文学的使命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结点上交汇时,文学必然的与革命、政治交融,这也决定了延安文学传播成为抗战宣传的武器的重要特性。延安时期特殊的革命战争的政治化语境构成的传播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生存和生产状态,也决定了延安文学传播诸要素及模式,即:文化的不平衡和接受的多元状态下的多层次受众群体;传播者的多重身份定位和角色转换融合,以及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融合互动的集体创作模式。传播媒体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当时记录着其产生、演变的原始历史过程,也是文学、文化流变的原初载体。媒体是回到历史现场,考察当时文学演变历程、传播与接受历程的“活化石”。本文在研究传媒与文学的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传播制度、文人社团与报刊、报刊的传授互动过程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着重对延安时期的期刊与报纸两大传播媒体进行原始资料梳理与研究。认为:媒介的呈示性、表现性及建构性、同质化功能与文学功能合流,媒介传播与文学传播协同,建构着延安文学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空间。报刊在将文学置入一种新的传播语境的同时,也在规范着文学的内部秩序,在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文学传播途径的同时,形成了延安文学与国统区、沦陷区形貌迥异的文学版图。媒介形态的融合和拓展构成了延安文学传播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传播媒介的概念已不只局限于报纸、广播、杂志等传媒形态,从人类传播诞生始所有的可资运用的媒介在特殊的乃至极端的战争条件下都成为延安文学传播的媒介。而由此形成的朗诵诗、街头诗、秧歌剧运动也构成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本文认为:延安文学传播媒介形态的融合与拓展无疑是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文学传播的重要实践。朗诵诗运动与街头诗运动使诗歌在传播中回归与升华。新秧歌剧运动使戏剧从原始歌舞形态成为现实生活的承载体,广场演出的大众狂欢传播效应实现了传播形态从剧场走向广场的大众化重构。延安时期凝聚和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延安为战略中心和文化中心抗战建国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历史内涵。延安文学的传播因其本身的特质通过议程设置等方式而被收编和规范到革命宣传的体系之中,文学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张扬,成为首要的宣传利器。延安文学空前成功的传播效果无疑也使其成为文学传播研究的标本性对象。延安文学传播的标本性研究意义还在于,通过集中对一个时期特定传播生态下的文学传播现象的审视,更有益于我们超越特定的区域和时期获得关于一个时代的启示与反思,也更有益于我们反观近年来的文学传播研究热中的误区,获得方法论的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延安文学研究的进路与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一、延安文学的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延安文学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
  • 1、期刊研究的滥觞和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视角的确立
  • 2、从本质到本真:延安文学传播研究视角的确立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延安文学的传播生态环境
  • 一、延安文学与政治文化生态
  • 1、文化中心:传说之乐土,理想指归之圣地
  • 2、汇流与重构:“五四”文学、左翼文学、苏区文学传统与延安文学
  • 3、使命与武器:革命战争文化生态
  • 二、延安文学传播的媒介生态:传播主体与受众分析
  • 1、受众:文化的不平衡和接受的多元状态
  • 2、传播者:多重身份定位和角色转换
  • 3、集体创作: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融合与互动
  • 第三章 “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与延安文人的“公共空间”──延安文学期刊传播研究
  • 一、媒介与文学传播
  • 1、媒介的呈示性、表现性与建构性、同质化
  • 2、延安文学传播媒介:建构想象的空间
  • 二、宽松的政策空间:延安文学期刊述略
  • 三、延安文人社团与期刊
  • 1、“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文协”与《文艺突击》
  • 2、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鲁艺”与“文抗”、《草叶》与《谷雨》
  • 3、大度宽容的“公共空间”:文艺月会与《文艺月报》
  • 4、生活的诗化,战斗的浪漫:诗社与诗刊
  • 四、论争与融合:同而不同,异而不异的“准公共空间”
  • 五、一种传受互动关系模式:文艺小组和星期学园
  • 六、期刊:构筑文艺的战线
  • 第四章 从“不完全的党报”到“完全的党报”──《解放日报》与延安文学报纸传播研究
  • 一、延安时期报纸概观:从《红色中华报》、《新中华报》到《解放日报》
  • 二、媒介平台的整合与延安文学的转折与重塑
  • 三、作者群的培养与受众的互动
  • 四、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与话语建构
  • 1、延安文人传播者的议程设置
  • 2、主流意识形态的议程设置
  • 3、媒体议程建构的合力:传播者、主流意识形态、受众
  • 五、文艺批评与论争:延安文艺理论构建与规约的过程
  • 1、媒介的建构功能和文学批评
  • 2、《解放日报》的办刊宗旨与贯穿始终的延安文艺理论建构
  • 3、批评的民主氛围及偏离偏移:一种不正常批评之风的萌芽
  • 六、纪实文学:作为历史现场记录的新闻文学文本
  • 第五章 媒介形态的融合与拓展: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文学传播──从“朗诵诗”、“街头诗”到新秧歌剧
  • 一、文学在传播中回归与升华:朗诵诗运动与街头诗运动
  • 1、朗诵诗:由书面传播走向口头传播
  • 2、街头诗:由小众走向大众
  • 3、诗歌创作:由欧化走向民间、由诉诸内心情感走向诉诸现实生活
  • 4、跨媒体的推动:由“街头”、“墙头”走向“报头”、“刊头”
  • 二、新秧歌剧运动:从剧场到广场重构民间性与大众化文学传播
  • 1、从原始歌舞形态到现实生活的承载体
  • 2、新的“民间”的构建
  • 3、广场演出的大众狂欢传播效应
  • 4、从实践到理论:新的升华与拓展
  • 第六章 历史的本质与本真
  • 一、从本质到本真:延安文学评价坐标和研究坐标的建立
  • 二、传播视野下延安文学经典与经典定位的历史观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功能与“沉默的螺旋”
  • 四、现代性的变异:从“权宜之计”到“唯一方向”──再论文学与政治
  • 参考资料
  •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主要报纸杂志概览
  • 附录二: 延安时期代表性报刊发刊词
  • 附录三: 延安时期主要文化单位、团体及相关报刊概览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国以来文学传播中简体字的使用[J]. 蚌埠学院学报 2017(06)
    • [2].多元与融合: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传播方式[J]. 视听 2017(01)
    • [3].大众传媒在中国文学传播中的责任探究[J]. 中国报业 2016(02)
    • [4].美援文艺体制与20世纪50年代台港文学传播——以《“亚洲”短篇小说选》为观察对象[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7(01)
    • [5].中原文学传播问题浅析[J]. 牡丹 2017(19)
    • [6].新媒体背景下文学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评《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11)
    • [7].文学传播的评价机制[J]. 传播与版权 2018(07)
    • [8].探析新闻传播对文学传播形式的影响[J]. 传播力研究 2018(24)
    • [9].延安文艺的传播环境生态探析[J]. 长江学术 2016(04)
    • [10].孔子师徒文学传播的显著特点[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6(Z4)
    • [11].论军事文化传播交流中的军事文学传播[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3(02)
    • [12].从《赵氏孤儿》的经典化过程看中国文学传播的发展[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4)
    • [13].文学传播的特征[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4].《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出版[J]. 新闻知识 2010(07)
    • [15].文学传播学论纲[J]. 当代传播 2010(05)
    • [16].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与新文学研究范式[J]. 求索 2009(08)
    • [17].中外海洋文学传播流变比较与反思[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6)
    • [18].2014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1)
    • [19].2014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J]. 长江学术 2014(04)
    • [20].浅析外国文学传播的优势[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10)
    • [21].论洛文塔尔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与文学研究[J]. 求索 2010(08)
    • [22].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3].新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开拓[J]. 参花(上) 2016(09)
    • [24].传媒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三大障碍及破解之策[J]. 河北学刊 2012(02)
    • [25].浅议网络与文学的关系[J]. 文学教育(下) 2017(10)
    • [26].Blog对文学传播的利与弊[J]. 青年文学家 2009(13)
    • [27].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新闻爱好者 2009(14)
    • [28].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J]. 新闻知识 2008(01)
    • [29].文学传播与接受中的西安城市形象塑造[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0].古代文学传播动因初探[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标签:;  ;  ;  ;  ;  

    回归历史的本真 ——延安文学传播研究(1935-194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