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人们对于市民社会的思考总是寓于所处的历史背景之中。当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人们的观察角度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市民社会的概念就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被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梳理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脉络,不仅具有全面理解市民社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使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之间关系合理化的现实意义。只要现代国家还趋向于动员和重组其国民生活,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讨论就不会终止。在资本主义历史中,20世纪以后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在这一时期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等领域中呈现出明显的形态更移。在经济领域中,国家大规模地干预经济活动,赋予原本属于私人的经济行为以更多的公共性质,将经济领域中的私人性泯灭于国家行为之中,结果导致社会与国家的界限模糊,甚至使二者融为一体,形成了所谓的“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的基本走势。在文化和政治领域中,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对市民社会中的各种自治团体加以统合,极力将其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框架之中,使之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在野帮手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工具。在国家行为与统合市民社会的合力作用之下,资产阶级的统治具有了来自民众同意的合理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于是将目光从经济领域转移到对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这种研究转向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其革命道路密切相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试图利用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转向,来唤醒广大民众认清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层面重新构建理想的市民社会,并与资产阶级统治相抗衡。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我们应该历史地梳理二者的关系,在承认二者相对独立性的理论认识上,跳出以往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二元对立的模式,构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发展,加快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及途径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研究途径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
  • 二、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
  • 三、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
  • 注释
  • 第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的理论转向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转向的背景
  •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研究转向的历史必然性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转向的客观依据
  • 二、葛兰西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
  • (一) 葛兰西市民社会研究的理论背景
  • (二) 葛兰西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界定
  • 三、哈贝马斯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
  • 注释
  • 第三章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矛盾及解决途径
  • 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矛盾
  • (一) 经济基础、市民社会与国家
  • (二)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 (三) 社会的国家化
  •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中介
  • (一) 市民社会与意识形态
  • (二) 市民社会与文化领导权
  • (三)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 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 (一) 阵地战
  • (二) 第三条道路
  • 注释
  • 第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东、西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差异
  • (一) 东、西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差异分析
  • (二) 东、西方对比之下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脉络分析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对我国市民社会建构路径的启示
  • (一) 对我国意识形态构建的启示
  • (二) 对我国公共领域建设的启示
  • 注释
  • 结语
  • 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财经政法资讯 2009(05)
    • [2].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意蕴[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3].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J]. 现代交际 2020(01)
    • [4].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尼采的市民社会理论[J]. 政治思想史 2020(02)
    • [6].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逻辑架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7].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知与行 2017(05)
    • [8].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比较探析[J]. 学理论 2017(04)
    • [9].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探析——对培育我国公民社会的启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10].论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 [11].一个新的视角: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理性审视[J]. 理论月刊 2015(12)
    • [12].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借以回到现实的经济学环节[J]. 哲学研究 2015(12)
    • [1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1)
    • [1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审视及其当代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 西部皮革 2016(12)
    • [16].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发展我国协商民主的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8)
    • [17].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意蕴与当代价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Z1)
    • [18].市民社会理论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 商 2015(33)
    • [19].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效应——以平田清明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10)
    • [20].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30)
    • [21].探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2(00)
    • [22].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J]. 读书文摘 2015(02)
    • [23].市民社会理论及我国市民社会构建初探[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6)
    • [2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指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0(00)
    • [25].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探析[J]. 南方论丛 2011(02)
    • [26].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两种实践性批判[J]. 学术交流 2020(01)
    • [27].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J]. 学术月刊 2020(09)
    • [28].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及其思想史效应[J]. 东南学术 2018(01)
    • [29].虚设的理论与现实的困扰——所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之辨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0].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1)

    标签:;  ;  ;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