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孢生物学论文-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

产孢生物学论文-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孢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稻瘟菌,生物学特性,产孢条件

产孢生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1](2012)在《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可以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依据。为此,比较了从不同生态区分离得到的4个稻瘟菌株(T1、T4、8400J2、YL5)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并对其产孢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稻瘟菌株在菌落形态、菌丝结构、孢子特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影响稻瘟菌产孢的条件中,光照时间是最主要的因素,以12h光暗交替处理时其产孢量最高;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稻瘟菌的产孢量也存在显着影响;4个稻瘟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其中8400J2产孢量最高。确定稻瘟菌的最佳产孢条件为:选用米糠培养基、在28℃左右培养、以12h光暗交替诱导48h,此条件下8400J2菌株的产孢量可达9.25×104个/mL。(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武增强[2](2010)在《钙调磷酸酶催化亚基BbCNA影响球孢白僵菌产孢、毒力和毒力相关生物学性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是自然界控制害虫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揭示病原真菌侵染致病的分子机理,对充分挖掘其控制害虫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钙调磷酸酶(Calicineurin, CN)是一种高度保守的Ser/Thr蛋白磷酸酶,它与Ca2+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结合,作为Ca2+信号传感器中继因子参与了受Ca2+调节的生物学功能的调控。钙调磷酸酶被认为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时的中心调节蛋白,并与真菌的孢子及菌丝形态、细胞内阳离子平衡、细胞壁的合成以及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等相关。可见,钙调磷酸酶介导的信号途径是揭示真菌相关生物学性状分子机理的重要线索。本论文以国内外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材料,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破坏钙调磷酸酶催化亚基编码基因Bbcna,分析了钙调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发现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产生、毒力及毒力相关生物学性状的重要因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BbCNA影响菌落形态、分生孢子产生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破坏Bbcna导致球孢白僵菌的菌落生长瘠薄,分生孢子产量显着下降。在CZM和1/4SDAY平板上,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产孢量分别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83-85%和51-61%。在液体培养条件下,Bbcna突变体菌丝容易聚集成团,形成菌丝球。由此表明,Bbcna对菌丝间的相互作用(排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bCNA基因影响球孢白僵菌对杀真菌剂咯菌腈fludioxonil的敏感性。咯菌晴敏感性实验表明,在野生菌株最低抑制浓度下(0.1 ug/1), 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对咯菌晴敏感。由此表明,钙调磷酸酶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球孢白僵菌对杀真菌剂咯菌晴的敏感性调节。破坏BbCNA导致菌株毒力显着下降。用“孢子浴”法接种叁龄菜粉蝶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在1×107孢子/ml的浓度下,接种7天后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引起的感染死亡率比野生菌株降低了55.02-61.93%。但微量注射接种发现,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感染死亡率相比野生菌株差异不显着。另外,通过虫菌体的数量检测表明,Bbcna突变体虫菌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速率明显低于野生菌株,接种48 h后虫菌体数量比野生菌株降低了38.31%。由此表明,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致病性的重要因子。BbCNA影响分生孢子疏水性、附着性和附着胞形成率。分生孢子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在CZM和CZP平板上,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分生孢子疏水性分别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56-82%和80-87%。由此表明,钙调磷酸酶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疏水性的重要因子。附着性测定结果表明,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附着性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17.70-22.36%。附着胞诱导发现,Bbcna基因突变体能够形成形态正常的附着胞,但附着胞形成率显着下降,比野生菌株降低了75.50-76.53%。(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5-01)

王晔,胡同乐,曹克强[3](2009)在《苹果轮纹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些年来苹果主栽品种的更迭,苹果轮纹病菌已成为危害中国果树生产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引起的苹果果实及枝干轮纹病常给中国的苹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失。但是,该病原菌在离体条件下不易产生分生孢子,给抑菌、防治等试验造成了很大困难。笔者就近些年来对苹果轮纹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及改进,为今后针对苹果轮纹病病菌的各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及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期刊2009-10-27)

马鸿文[4](2007)在《苜蓿假盘菌产孢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分化及ISSR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苜蓿假盘菌产孢生物学特性和寄主范围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分离的7个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苜蓿假盘菌生理分化的鉴别体系。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菌株多态性和致病力分化及地理来源间的关系。1.通过在不同温度、氮源、碳源、培养基和光照条件下,对苜蓿假盘菌产孢特性进行了研究。苜蓿假盘菌最适宜产生子囊盘的培养基是V-8碳酸钙培养基和苜蓿汁培养基。在不同碳氮源上不宜形成子囊盘。最适宜的温度是25~28℃,随着温度的升高子囊盘成熟率增大,但超过30℃不宜形成子囊盘。最适宜的光照条件是2000lux,黑暗不适合子囊盘的形成。人工诱导可以产生子囊盘但不产生子囊孢子。2.对豆科牧草的5个属14个种在室内条件下进行苜蓿假盘菌接种,并观察苜蓿假盘菌的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假盘菌可以危害苜蓿属的紫花苜蓿、杂花苜蓿、镰荚苜蓿,草木樨属的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叁叶草属的甜叁叶。说明苜蓿假盘菌具有寄主专化性。经室内鉴定,苜蓿假盘菌可以在苜蓿属和黄花草木樨上产生成熟的子实体及子囊孢子,而在白花草木樨和甜叁叶上不能形成子实体。3.从我国苜蓿品种资源中首次成功筛选出9个具有栽培代表性的品种,即宝鸡苜蓿、泾阳苜蓿、沙湾苜蓿、沙河苜蓿、晋南苜蓿、天水苜蓿、龙牧一号、保定苜蓿和伊鲁瑰斯,作为苜蓿假盘菌的生理分化鉴别寄主。初步构建了生理分化的鉴别体系。4.采用室内接种盘倒扣接菌法,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发病等级,将采自我国苜蓿主产区的7个苜蓿褐斑病菌菌株划分成5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A为强致病类型,致病类型E为弱致病类型,C、D和G组致病类型介于两者之间。5.对苜蓿假盘菌的ISSR遗传多态性,致病力分化和地理来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苜蓿褐斑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区的菌株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现象,ISSR遗传聚类组群的划分与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与菌株的来源,遗传聚类组群的划分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07-05-20)

李鹏,穆娟微,马德全,李德萍[5](2006)在《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营养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在大米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麦芽糖浓度为4%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分别以NaNO3、KNO3和酒石酸铵为氮源的3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不同氮源浓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显着;病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在以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在麦芽糖浓度为4%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在以Na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最多,在3.5‰蛋氨酸(Met)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在1‰NaNO3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2006年11期)

李鹏,穆娟微,马德全,李德萍[6](2006)在《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环境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水稻褐变穗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8℃,在25℃时生长最快;最适pH值为3.91~5.98,在pH值4.90时菌丝生长最快;在全光照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在连续振荡培养条件下,菌丝干重最大;病原菌致死温度为60℃水浴10min。病原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2~30℃,在25℃时产孢量达到最大;最适pH值为3.91~5.98,在pH值4.90时病原菌产孢量最大;在全黑暗条件下,病原菌产孢最多;在静止培养条件下,病原菌产孢最多。(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2006年05期)

华丽[7](2006)在《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产孢、侵染与贮存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虫疠霉属(Pandora)和虫瘟霉属(Zoophthora)属于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的重要成员,也是重要的害虫生防真菌资源。其中,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是全世界分布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常引发多种蚜虫的流行病,在蚜虫自然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能侵染同翅目和鳞翅目等多个类群害虫,是昆虫专化性病原真菌。虫疠霉和虫瘟霉一般对营养条件要求苛刻,其侵染体的人工繁殖相当困难,以致相关研究长期进展缓慢。针对虫霉侵染体繁殖这一普遍性的技术难题,在虫霉固体培养的探索中,用黍米、粟米等谷物作为营养基质成功地获得了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人工侵染体,由此建立了简便易行的虫霉侵染体繁殖技术体系,评价了黍米培养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侵染性和毒力,并发现了影响黍米培养物贮存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 新蚜虫疠霉的固体培养 采用黍米Panicum miliaceum(俗称黄米)和粟米Setaria italica(俗称小米)作为营养基质,对专性侵染蚜虫、营养要求苛刻的新蚜虫疠霉F98028菌株进行了侵染体繁殖试验。将半个生长旺盛的平板菌落挑碎,与3ml萨氏营养液混合后接入15g经高温湿热灭菌而适度熟化、含水量适宜的黍米或粟米中,在20℃和12L:12D条件下直接静止培养。所获3~21天黍米培养物和6~21天粟米培养物的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因培养天数不同而异。采用自行设计的采孢装置,定量测定20粒黍米或粟米培养物的产孢量。结果表明,培养6-15天的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产孢最好,能持续产孢6天,产孢量达16.8-23.4×10~4个孢子/粒。相对于新鲜蚜尸的8.4×10~4个孢子/头,单粒黍米产孢量高出1~1.8倍,有效产孢时间倍增。培养12天的粟米培养物最佳,产孢量为5.6×10~4个孢子/粒,明显低于黍米培养物。综合考虑米粒大小和产孢量,新蚜虫疠霉黍米米培养物的产孢能力优于粟米培养物,其单粒产孢的潜能和持续产孢时间均远优于单头病死蚜尸。 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的侵染性及毒力 用新蚜虫疠霉黍米培养物和培养液菌丝平板作为侵染源分别对桃蚜进行了9个序列剂量的“孢子浴”接种处理和时间—剂量一死亡率数据的模型模拟分析。接种后第4~7天,黍米培养物的LC_(50)分别为124.8、21.4、7.3和4.9个孢子/mm~2,而培养液菌丝的LC_(50)分别为175.0、22.1、10.6和7.7个孢子/mm~2;LT_(50)的最大值为6.9天时,对应的黍米培养物和液培菌丝所需的孢子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徐力文,周天雄,杨美林[8](2006)在《蜡蚧轮枝菌昆明菌株(KM9803)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二)——培养基种类、储藏条件对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7种培养基培养的结果,在麦芽汁培养基(MEA)上(23℃)得到最大产孢量(4.7×109分生孢子/皿);用6种谷物的固体培养基试验中,大米粒培养基最适宜产孢,发酵培养10 d得到最大产孢量1.5×109分生孢子/g,孢子萌发率95.14%。3种储藏条件试验的结果,以4℃冰箱中黑暗下6个月的孢子萌发率最高(91.47%)。(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徐力文,周天雄,耿瑞梅,杨美林[9](2006)在《蜡蚧轮枝菌昆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温度对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蜡蚧轮枝菌昆明菌株KM9803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的温度范围是5~35℃,适温范围是15~30℃,最适温度范围是23~28℃,最适温度25℃。当温度20~28℃时,14 h分生孢子萌发率为98.6%~100%。在查彼克培养基(CzA)上,20~28℃15 d平均产孢量范围是1.3×109~4.9×109孢子/皿,16 h分生孢子萌发率93.67%~100%。25℃最适于产孢。(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叶琪明,祝梅君[10](2000)在《柑桔黑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研究了柑桔黑腐病菌Alternariacitr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条件 ,结果表明 :病菌在 2 7℃菌丝生长最快 ,在 30℃产孢最多 ;甘露糖是最好的碳源 ,D 缬氨酸是最好的氮源 ,Czapek培养基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 ,桔叶汁培养基是产孢的最适宜培养基。(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00年06期)

产孢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是自然界控制害虫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揭示病原真菌侵染致病的分子机理,对充分挖掘其控制害虫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钙调磷酸酶(Calicineurin, CN)是一种高度保守的Ser/Thr蛋白磷酸酶,它与Ca2+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结合,作为Ca2+信号传感器中继因子参与了受Ca2+调节的生物学功能的调控。钙调磷酸酶被认为是生物体应激反应时的中心调节蛋白,并与真菌的孢子及菌丝形态、细胞内阳离子平衡、细胞壁的合成以及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等相关。可见,钙调磷酸酶介导的信号途径是揭示真菌相关生物学性状分子机理的重要线索。本论文以国内外广泛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材料,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破坏钙调磷酸酶催化亚基编码基因Bbcna,分析了钙调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发现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产生、毒力及毒力相关生物学性状的重要因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BbCNA影响菌落形态、分生孢子产生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破坏Bbcna导致球孢白僵菌的菌落生长瘠薄,分生孢子产量显着下降。在CZM和1/4SDAY平板上,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产孢量分别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83-85%和51-61%。在液体培养条件下,Bbcna突变体菌丝容易聚集成团,形成菌丝球。由此表明,Bbcna对菌丝间的相互作用(排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bCNA基因影响球孢白僵菌对杀真菌剂咯菌腈fludioxonil的敏感性。咯菌晴敏感性实验表明,在野生菌株最低抑制浓度下(0.1 ug/1), 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对咯菌晴敏感。由此表明,钙调磷酸酶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球孢白僵菌对杀真菌剂咯菌晴的敏感性调节。破坏BbCNA导致菌株毒力显着下降。用“孢子浴”法接种叁龄菜粉蝶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在1×107孢子/ml的浓度下,接种7天后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引起的感染死亡率比野生菌株降低了55.02-61.93%。但微量注射接种发现,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感染死亡率相比野生菌株差异不显着。另外,通过虫菌体的数量检测表明,Bbcna突变体虫菌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速率明显低于野生菌株,接种48 h后虫菌体数量比野生菌株降低了38.31%。由此表明,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致病性的重要因子。BbCNA影响分生孢子疏水性、附着性和附着胞形成率。分生孢子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在CZM和CZP平板上,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分生孢子疏水性分别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56-82%和80-87%。由此表明,钙调磷酸酶BbCNA是影响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疏水性的重要因子。附着性测定结果表明,Bbcna基因破坏突变体的附着性比野生菌株下降了约17.70-22.36%。附着胞诱导发现,Bbcna基因突变体能够形成形态正常的附着胞,但附着胞形成率显着下降,比野生菌株降低了75.50-76.5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孢生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稻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孢条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

[2].武增强.钙调磷酸酶催化亚基BbCNA影响球孢白僵菌产孢、毒力和毒力相关生物学性状[D].西南大学.2010

[3].王晔,胡同乐,曹克强.苹果轮纹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诱导产孢技术研究进展[C].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2009

[4].马鸿文.苜蓿假盘菌产孢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分化及ISSR标记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

[5].李鹏,穆娟微,马德全,李德萍.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06

[6].李鹏,穆娟微,马德全,李德萍.水稻褐变穗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环境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06

[7].华丽.新蚜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产孢、侵染与贮存生物学特性[D].浙江大学.2006

[8].徐力文,周天雄,杨美林.蜡蚧轮枝菌昆明菌株(KM9803)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二)——培养基种类、储藏条件对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9].徐力文,周天雄,耿瑞梅,杨美林.蜡蚧轮枝菌昆明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温度对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10].叶琪明,祝梅君.柑桔黑腐病菌生长和产孢生物学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0

标签:;  ;  ;  

产孢生物学论文-唐力琼,张玲,胡运高,杨国涛,李海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