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肠道菌群演替的研究

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肠道菌群演替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肝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多种因素造成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逐渐增多,肝硬化已成为消化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肝移植是肝硬化和末期肝脏疾病唯一的医疗方法,而免疫疗法、外科手术技能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因此需要建立大型动物肝硬化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巴马香猪是我国特有的实验动物资源,具有近交程度高、遗传稳定、体型小、性情温顺、易反复采样等特点。由于巴马香猪的解剖结构与人相似,因此很适合用于器官移植、实验外科操作与研究;此外巴马香猪的食性、消化和生理特点以及肠道菌群结构与人极为相似,与常用的大、小鼠相比,巴马香猪更适合用于模拟人体疾病和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动物及人肠道内栖息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与肠道环境形成一个相对动态平衡、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从消化吸收、免疫抗病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健康状况。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很多疾病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慢性营养不良、肝硬化等的发生发展往往伴随着肠道微生态结构的改变,因此伴随着疾病的产生而导致的肠道菌群变化成为微生态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微生物技术只能分析可培养的微生物,在研究微生物生态系统时存在缺陷和不足,因此要准确评价肠道菌群的结构及演替变化规律就需其它方法的补充,以16S rDNA为基础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具有直观、快速和高通量等优点,能有效反映复杂微生物区系全貌,适合于分析复杂的微生物菌群。而16S rDNA扩增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摆脱了传统的纯种培养方法鉴定环境微生物。目前DGGE和16S rDNA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肠道微生态相关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巴马香猪为实验动物,通过注射外源性肝毒素CCl4橄榄油溶液,同时辅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控制,构建一种稳定、可复制、便捷和仿真性强的肝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肝硬化发生过程中其肠道菌群的演替变化,探讨肠道菌群与肝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相关疾病和微生态的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参考。研究方法1腹腔注射40%的CCl4橄榄油溶液,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面为食,同时以10%的乙醇为唯一饮料2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肝硬化模型形成过程中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及演替规律3活菌计数研究结果1成功制备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实验组10头巴马香猪(6雄4雌)从三月龄开始通过复合造模法成功制备小型猪肝硬化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其体型外观、体重以及肝功能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肝脏呈逐渐恶化的状态,HE染色显示成模后巴马香猪肝小叶不连续,并且出现了被胶原性纤维包围的假小叶,其上广泛分布着严重的肝细胞脂肪性恶化坏死。2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制备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照组肠道菌群的种类、数量和结构基本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造模过程中菌群在数量,种类以及复杂程度都发生了显著性改变,菌种数量增加明显,后期出现了细菌过增长,菌群发生紊乱。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单因素造模
  • 1.1 四氯化碳造模法
  • 1.2 酒精造模法
  • 1.3 致癌物造模法
  • 1.4 胆总管结扎造模法
  • 1.5 免疫性肝硬化动物模型
  • 1.6 病毒性肝硬化造模法
  • 1.7 其他造模方法
  • 2 多因素造模
  • 4复合多因素联合诱导法'>2.1 CCl4复合多因素联合诱导法
  • 2.2 酒精加铁剂联合诱导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正文 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肠道菌群演替的研究
  • 引言
  • 实验方案设计
  • 实验材料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仪器设备
  • 4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实验方法
  • 1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处理
  • 2 饲料的检测
  • 3 取样
  • 4 粪便菌群总DNA的提取
  • 5 PCR
  • 6 DGGE电泳及染色
  • 7 特殊条带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 8 活菌计数
  • 9 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1 肝硬化模型的建立
  • 1.1 外形及体重变化
  • 1.2 肝脏变化
  • 2 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的演替
  • 2.1 预实验比较两种所用饲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2 PCR-DGGE分析肝硬化建模过程中巴马香猪肠道菌群的演替
  • 3 活菌计数
  • 讨论
  • 1 造模是否成功
  • 2 肝硬化后的肠道菌群紊乱
  • 3 造模方法
  • 4 饲料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动物肝硬化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20(10)
    • [2].大鼠肝硬化模型建立探讨[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04)
    • [3].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6(04)
    • [4].肠道菌群失调对肝硬化的影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4)
    • [5].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对肝硬化治疗效果的比较[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07)
    • [6].3种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效果比较[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08)
    • [7].大型动物实验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05)
    • [8].骨髓干细胞肝移植对肝硬化模型猪并发心电图改变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03)
    • [9].自拟肝硬化药方对大鼠肝硬化模型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5)
    • [10].肝硬化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7(22)
    • [11].依那普利联合鸦胆子油对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07)
    • [12].小型猪肝硬化模型肝脏病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02)
    • [1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于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动物实验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01)
    • [14].IGF-1与肝硬化的关系[J]. 肝脏 2018(09)
    • [15].不同浓度CCl_4注射联合饮用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研究[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06)
    • [16].九味肝泰对小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肝硬化模型的干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7].脂肪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11)
    • [18].连续性MELD评分在肝硬化患者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18)
    • [19].四氯化碳加乙醇复合法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0)
    • [20].乳黄制剂对肝硬化模型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10(06)
    • [21].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鼠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级中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17(11)
    • [22].甜菜碱对复合致病因素诱导肝硬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6(04)
    • [23].CYP450基因在大鼠肝硬化模型中的表达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09)
    • [24].Palosuran改善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18)
    • [25].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及其比值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9(04)
    • [26].导管介入经门静脉注射内皮细胞致肝再生:大动物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06)
    • [27].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19)
    • [28].改良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模型建模方法及模型评估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14)
    • [29].他汀类药物治疗肝硬化的时代已经来临?[J]. 肝脏 2017(12)
    • [30].鞣花酸经活性氧与血管再生途径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的保护作用研究[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4)

    标签:;  ;  ;  ;  ;  

    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肠道菌群演替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