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探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探究

论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组成接受主体心理结构的不同要素与接受过程其它要素(教育主体、接受客体、接受环境、接受中介)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心理学、接受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从接受主体的心理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究,以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选题的缘由,通过概述国外和我国接受、接受心理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研究探求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概念进行界定,在阐明接受主体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论述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心理结构要素对接受客体、接受行为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并依据接受主体心理结构要素在接受过程中发生作用方式、机理的不同,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概括为:心理动力机制、心理选择机制、心理加工机制、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导向机制。第三部分,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存在心理障碍的表现,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运行机制对接受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存在的心理障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本文从教育者、接受主体、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优化的途径,即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 1. 国外对接受、接受心理理论的研究
  • 2. 中国古代教育对接受、接受心理理论的研究
  • (三)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研究述评
  •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相关概念分析与界定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 1. 接受主体的心理结构
  • 2. 接受主体心理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心理运行机制
  • 1. 心理动力机制
  • 2. 心理选择机制
  • 3. 心理加工机制
  • 4. 心理调节机制
  • 5. 心理导向机制
  •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的表现
  • 1. 闭锁心理
  • 2. 失衡心理
  • 3. 过敏心理
  • 4. 逆反心理
  • 5. 矫饰心理
  • 6. 盲目从众心理
  • 7. 漫不经心心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 1. 根本原因:接受主体的本体因素不协调
  • 2. 诱发原因:不良的客观环境
  •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优化的途径
  • (一) 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
  • 1. 提高接受主体认知水平
  • 2. 尊重接受主体心理需要
  • 3. 培育接受主体积极情感
  • 4. 促使接受主体态度认同与转变
  • 5. 加强对接受主体心理健康教育
  • (二) 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
  • 1. 自我教育
  • 2. 人际互动
  • 3. 心理互助
  • (三) 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优化
  • 1. 优化社会环境
  • 2. 优化学校环境
  • 3. 优化网络环境
  • 4. 优化家庭环境
  • 5. 优化社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概述[J]. 现代交际 2017(19)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初探[J]. 沈阳干部学刊 2018(04)
    • [3].党章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启示[J]. 党政干部论坛 2016(12)
    • [4].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机制研究——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J]. 时代教育 2016(23)
    • [5].校园欺凌的心理机制[J]. 科学24小时 2017(03)
    • [6].中学生手机依赖主要心理机制探究[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2)
    • [7].小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研究[J]. 中华少年 2017(23)
    • [8].解密宝宝撒谎![J]. 父母必读 2017(09)
    • [9].宽恕的心理机制:从认知失调角度解析宽恕的发生[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10].科学创造的心理机制及其对科学方法运用的指导[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10(01)
    • [11].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心理机制与培育策略[J]. 教育评论 2017(07)
    • [12].自我认识的心理机制及途径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8)
    • [13].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心理机制分析与对策[J]. 知识文库 2018(07)
    • [14].社会化心理机制助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7)
    • [15].品牌崇拜的心理机制及对策研究——基于偶像崇拜的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6)
    • [16].职业生涯成功的复合心理机制[J]. 经济管理 2011(08)
    • [17].大学生“双创教育”接受心理机制建设研究[J]. 知识经济 2017(23)
    • [18].大学生政治认同心理机制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12)
    • [19].俄语言语生成心理机制研究的教学意义[J]. 现代交际 2014(05)
    • [20].社会和谐的主要社会心理机制及作用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08(08)
    • [21].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康焦虑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策略: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J]. 四川精神卫生 2020(03)
    • [22].教师专业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3].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J]. 新西部 2019(09)
    • [24].大学生诚信心理机制调查分析——以四川省四所高校为例[J]. 艺术科技 2018(05)
    • [25].腐败行为心理机制与相应反腐败策略研究[J]. 法大研究生 2017(02)
    • [26].“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研究”实验班实验总结[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15)
    • [27].戏剧活动中儿童“假戏真做”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对策[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0(07)
    • [28].退一步海阔天空——谈领导者容人的心理机制[J]. 北方经贸 2012(06)
    • [29].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社会心理机制及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11)
    • [30].浅谈与家长交谈的心理机制[J]. 榆林科技 2019(01)

    标签:;  ;  ;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